高等学校学科团队建设路径研究杨菊先(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教务处,湖南湘潭411105)摘要:基础性、发展性、竞争性、战略性是学科团队建设人才资源功能的指向,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创新团队是学科团队建设的战略抓手。目前,高等学校学科团队建设中存在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整体提升与能级匹配、学科需求与社会需求三对矛盾,而学术水平、实质匹配、自主创新则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团队建设的焦点。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团队;能级匹配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AStudyofApproachestoTeamBuildingforDisciplinesataUniversityYANGJu-xian(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Abstract:Teambuildingforvariousdisciplinesaimsatitsfoundation,development,competitivenessandstrategy,andisfocusedonfosteringmasterscholars,keypersonnelandinnovativeteams.Atpresent,themaincontradictionsinthisregardarethosebetweenthecurrentneedsandfutureneeds,betweenanoverallenhancementandamatchofone’scapabilityandleveldesignation,andbetweentheacademicneedsandsocialneeds.Theacademicstrength,capabilitylevelmatch,andinnovationarethemajorareasinteambuilding.Keywords:disciplinebuilding;disciplineteam;matchofone’scapabilityandleveldesignation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围绕学术性而展开的社会建制活动。这一社会建制活动是以学科团队人才资源为基点的,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科团队人才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发展性功能、竞争性功能和战略性功能。学科团队建设人才资源功能的指向或者说在人才资源的挖掘中,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创新团队构成是其战略抓手,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整体提升与能级匹配、学科需求与社会需求则是其必须解决的三对矛盾,而这些又都必须围绕学术水平、实质匹配、自主创新这三个焦点而展开。资源功能是学科团队建设的空间,战略抓手是学科团队建设的突破口,三对矛盾是学科团队建设内在运动状态的反映,三个焦点则是学科团队建设的理想目标。资源功能——战略抓手——运动状态——理想目标分别作为学科团队建设的一个面和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学科团队建设的路径集成,共同制约着学科团队建设的成效。一、学科团队建设人才资源功能的四个指向:基础性、发展性、竞争性、战略性1.作为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所强调的就是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构成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很多,而高素质人才是其基础性资源。第一,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学科专业人才的训练与发展为前提的,人既是知识的构造者,又被知识所构造。现代知识的这一特征说明,这一时期知识的生产与人的生产同步进行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也决定了学科制度的基本特征——知识的生产与高级专门人才生产的整合。第二,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且是高层次人才,高等学校及其学科建设的一系列资源都以人才为基础,学科方向要以学科团队成员的兴趣为基础,学科基地要以学科团队成员的参与为前提,学科团队成员特别是其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果,是学科凝炼方向和构筑基地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三,学科建设要避免那种见物不见人,即只重视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而轻视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学科建设思路,因为这是不利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科建设要将高层次人才作为其基础性资源,围绕这一基础性资源的积累与优化而制订长远规划,夯实基础。2.作为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发展性功能之所以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资源,并不仅仅在于其基础性作用,而且在于这一基础性资源与一般基础性资源相比,具有发展性,即能够实现增值。一方面,人是最活跃的革命性力量,学科其他资源正是也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学科其他资源一旦纳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过程之中,就有可能实现增值。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有一个明显不同之处,人力资源遵循的是效益递增规律,而不像其他资源遵循的是效益递减规律。对于一个学科而言,一批志趣相同的高层次人才一旦有机地融合于学科建设之中,在消耗一般基础性学科资源的同时,其学科智力资源却以比较快的速度递增。因此,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不断提升其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发展性功能,围绕高层次人才资源进行资源的配置与运作,以激活其他基础性资源。3.作为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的竞争性功能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资源和潜能之所在。一方面,人才的国际化日益明显,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本地知识人才。随着一系列重点工程特别是人才工程的启动,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学科汇聚了一批优秀拔尖人才。但总的看来,我国高等学校所汇聚的优秀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缺乏世界一流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普遍较弱。与此同时,国外对我国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高层次人才成为最大的竞争性资源。相对于实验设备等硬件而言,高层次人才并不是金钱所能解决的,高层次人才是一种稀缺的竞争性资源,同时又是一种极具流动性的竞争性资源。为此,一是要在人才竞争中抓住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其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现有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支持学科团队成员参加重大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竞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领导职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加快提升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既要考虑到“国际市场国内化”的严峻现实,又要考虑到“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未来挑战。4.作为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功能知识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知识成了第一生产要素,由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引起了科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高等学校学科建设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相对于基础条件等物质性资源而言,高层次人才在其资源配置中的战略影响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影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成败好坏的战略性决定因素。“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拥有和储备是学科在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的基础。”[1]因此,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高层次人才作为其战略性资源予以重点建设。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这就既要从形而下即对策措施层面,也要从形而上即战略理念层面来考虑高等学校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战略资源配置的角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这就既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这一重点,又要高度重视围绕这一战略资源来配置和使用学科的其他资源。二、学科团队建设的三个战略抓手: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创新团队1.要把学术大师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一流学科必然聚集了一流的学术人才,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且拥有大师级学术带头人。正如科南特(1933—1953年为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所言:“大学者,大师云集之地也。如果学校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对于学科建设而言,尤其如此,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就必须具有世界一流的大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显示,一个世界级学术大师常常给其所在学科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美国贝尔实验室和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辉煌成就及其每次历史转折的前瞻性,就证实了一个好的带头人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对于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而言,其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近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批新生力量充实到学科队伍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但是,学术大师尤其是具有组织协调才能的学术大师仍然非常缺乏,因此,人才竞争的焦点往往体现在学术大师的争夺上。如果不能有效地扭转学术大师严重缺乏的局面,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就难以走出平庸,学科建设就有可能低水平重复或者每况愈下。因此,当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学术大师,要始终坚持把学术大师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所谓战略抓手,就是指战略上高度重视学术大师的培养与引进,战术上将学术大师的培养与引进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对于中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而言,一方面要引智,即从国外吸引、招聘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策略地培育那些具有良好的潜力的学术骨干成为学术大师。前者能够相对较快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国际影响,但要以顺利的“本土化”为前提;后者能够立足国情,属于一种内涵式发展,但要以时间为代价。因此,要两个方面统筹兼顾,就引智而言,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就培养而言,则要大力支持其直接参与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从而避免夜郎自大和边缘化。2.要把学术骨干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学科团队应当是一个金字塔形状,最上面的是学术大师等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这些学术大师以其远见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制定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发展重点,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学科建设与发展。但是,学科建设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尽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支持。当前,一些高等学校就存在一叶障目的情形,过于重视所谓学术大师,一切惟学术大师马首是瞻,忽略了学术骨干的培养,将有限的资源过于集中于几个所谓的学术大师,或者是将所有的资源用于培养一、二个学术大师。这种做法在某一个时期也许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如新增一个院士等,但却损害了学科建设的基石,不利于学科及其师资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真正培养一个学术大师,或者是有效引进一个学术大师,都必须以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队伍为基础,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既要高度重视学术大师的培养与引进,又要高度重视学术骨干的培养与引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金字塔,从而达成良好的能级匹配。3.要把创新团队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一个高新科技领域中原创性研究的历时性,可以转化成多个领域中原创性研究的共时性。其转化的途径是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源头创新机制”。就科学研究而言,既要以共时性带动历时性,又要以历时性统摄共时性。前者需要科学合作与科学共同体,后者需要科学远见与科学大师。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想状态是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派观点或体系。缺乏远见与自己的理论体系,共同体就会烟消云散;有远见或理论体系,缺乏共同体,光靠单兵独进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交叉性的合作研究在诺贝尔获奖成果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率,据最近25年的统计,这一比率已达到47%。因此,高等学校学科团队建设中,要努力形成结构优势,促生创新团队。一是凝聚学科方向,通过推动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包容整合学科团队成员,实现学科个人、学科团队、学科方向之间的最佳匹配,实现优势集成。二是构筑学科基地,通过有计划地整合学科的优势资源,推进学科资源的共享,围绕创新平台的搭建,包容整合学科团队成员,实现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与学科资源的最佳匹配,激活优势资源。三是推进联合攻关,通过组织多学科联合、多形式协作攻关,围绕大兵团协作攻关优势的形成与培育,包容整合学科团队成员,实现个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