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社会写真一、知识概述咏叹百姓疾苦,针砭时弊,关注社会,是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具备的优良传统。如《诗经》,其中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唐宋以来,许多进步诗人,他们继承了诗歌关注社会这一优良传统,着力倡导并实践了诗歌讽喻现实的功能。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可堪当时的社会写真。“先向歌诗求讽刺”选录了唐宋时期几篇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学习此类文章,一则要加强诗歌诵读练习,体会语言的细微之处;二是要分析讽喻诗的艺术特征,体会叙事铺陈的显明和议论抒情的隐晦,体会诗的意境。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石壕吏杜甫(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世称“诗圣”。其诗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内容极其丰富,范围极其广阔,思想极其深刻,故而被称作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二)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军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便是其中一篇。“石壕吏”重点在于“吏”。这里的“吏”到底是怎样的一类官吏?这类官吏的活动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呢?(三)文章分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诗歌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暮投石壕村”到“老妇出门看”):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主要体现了官吏的横暴,百姓的苦难。第二层(“吏呼一何怒”到“犹得备晨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以下官吏与妇人的对话,主要是围绕家中是否有男丁而展开。其间通过妇人之口,讲述了三个儿子的命运:一子在战,二子已亡。唯剩乳孙寡妇。官吏苦苦相逼,欲强征哺乳的儿媳,老妇人不得已,急应河阳之役。本部分虽为叙事,却于叙事中刻画了差吏之凶狠无情,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第三层(“夜久语声绝”到“独与老翁别”):本层写官吏横征村民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写听到哭声,表明诗人是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写“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四)主旨概括文章通过写差役趁夜捉人,最后老妇被抓的故事,突出了两点主旨:第一,这首诗固然通过石壕吏趁夜捉人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但最主要还是反映“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二,作者并不反对平定“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不平,国家就不会安稳,所以又有着对“老妇人”慨然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这两种主旨夹杂在一起,反映了杜甫思想上的深刻矛盾。纵观全诗,其主旨与情感,更多地还是倾向于表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图示:卖炭翁白居易(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所写大量讽喻诗,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另有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古代讽喻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自觉明确地从咏叹民生疾苦、针砭时政这样的目的出发,系统进行创作的,白居易堪称第一人。他的《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是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经过严密编排构建的讽喻诗系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开创性的贡献。(二)背景介绍《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原诗自注:“苦宫市也。”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三)文本分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伐薪烧炭南山中”,主要是讲述卖炭翁之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说明烧炭工序较为复杂,时间较为漫长。“南山”为烧炭地点,此处南山即王维诗歌中所谓的终南山,常有豺狼出没,荒无人烟,极言环境险恶。“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抓住满面、两鬓、十指,对卖炭翁进行肖像描写,突出卖炭翁生活之艰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此句是说卖炭翁为什么要在一个危机四伏、天寒地冻的环境烧炭,即为了解决穿衣和吃饭问题。这里暗示卖炭翁没有土地,贫穷得无立锥之地,故而烧炭换取微薄的收入是他唯一的生存途径。这样的描写,拓宽了百姓生活艰辛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这一句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从上面可知,卖炭翁极为贫穷,画面中的卖炭翁,年老体迈,衣衫褴褛。按常理,应该希望天气暖和一些,但尽管自己衣衫单薄,他却希望天气更加寒冷。因为,也只有这样,自己所烧的炭才能卖出个好价钱。这凸显了卖炭翁复杂的心理。“可怜”一词,包含了诗人对于卖炭翁的无限同情。“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这正是卖炭翁的期待,故而他趁着天色尚早,不顾寒冷,驾车进程,可谓期待满怀。“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日头已经很高,说明从城外到城内,从山野到城中,路途遥远,何其艰辛。然其中似乎并未能感觉到卖炭翁的一丝抱怨,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卖炭翁依然充满了期待:他似乎并不在乎路途多么难走,多么艰辛,只在乎一车炭能够值多少钱。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四句是说卖炭翁先前的期待与希望转瞬间化为泡影。这几句,既有形貌描写,也有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掠夺百姓行径的一种愤怒与批判。(四)表达技巧陪衬与反衬是《卖炭翁》一诗运用得最多的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肖像描写、环境描写陪衬卖炭翁生活的艰辛,激起人们对于生活艰辛的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第二,以环境之艰难反衬卖炭翁愿望期待之强烈,为前后鲜明的对比做好了铺垫,进而表现在“宫市”环境下百姓被剥削的悲惨命运。第三,“翩翩两骑”与“牛困人饥”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之悬殊。第四,“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宫市对百姓掠夺的残酷。第五,以先前炽烈的希望与期待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可悲可痛。(五)主题概括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无限同情,对统治者掠夺百姓的行径给予了有力的鞭挞。关山月陆游(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或抒发政治抱负,或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的诗歌中,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代表作:《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等。(二)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以“燕饮颓放”的罪名,被再次免官,从此闲居成都。其间,宋朝大片中原地区被金人占领而不能收复,陆游面对南宋半壁江山,感慨万端,于是在成都用乐府旧体写了三首诗,即《关山月》、《出塞曲》、《战城南》,三首古体诗自成一组,集中表现了诗人谴责朝廷议和、要求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这首《关山月》,写得尤其沉痛悲怆,为陆游乐府诗中的名篇。(三)解题《关山月》属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种离别,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起的。《乐府解题》对于“关山月”三字的出处,引古诗《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四句作为解释。《关山月》又是笛曲。唐代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奈)金闺万里愁。”从南北朝至唐代,有不少诗人曾以《关山月》为题写过诗。他们的诗一般是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之情,隐含厌战、抱怨的情绪。陆游此诗却不同,思想内容比前人同题诗作更为深广,有着更为强烈的时代精神。(四)文本分析根据诗歌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层次,写南宋投降而议和后文恬武嬉、武备松弛的局面,这些都是“和戎”的后果。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第二层次,写守边战士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等待老死边疆的怨愤。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第三层次,写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而连年失望的悲痛。本诗三个层次分别描写了三个画面,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豪门贵族醉心歌舞——高官乐;边疆战士笛里寄怨——战士怨;北宋遗民生不如死——遗民悲。(五)主题思想诗中巧借守边战士的口吻,痛斥统治者对敌苟和投降的政策,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行径给予了无情的谴责,表现出守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三、难点知识剖析(一)《石壕吏》中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对“捉人”一事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结合诗歌背景可知,这是一场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之战,当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需要人民作出牺牲,杜甫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一边是人民蒙受的惨痛,一边是国家面临的灾难,这一切都深深刺激着杜甫沉重而痛苦的心灵,他渴望早日平定叛乱,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他陷入矛盾的漩涡中,一边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沉重灾难,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一边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鼓励、赞美人民忍辱负重、慷慨赴国的行为,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这种矛盾也体现在他当时写的很多诗篇中。(二)白居易是怎样刻画卖炭翁的形象的?在这首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染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时,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千馀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显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同时,在诗歌中,作者还用了大量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三)《关山月》中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怀的?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诗人由近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