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最近,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如何结合浦口工业发展的实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分析。现简要报告如下:一、全区工业经济现状分析近年来,特别是新区成立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发展速度较快。xxxx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2.6亿元、销售收入93亿元、增加值21.8亿元、利税总额9.3亿元,分别比xxxx年增长25.1%、24.3%、24.6%和41.5%。今年1-5月份,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增幅达36.8%,其中规模工业增幅43.9%。在南京市十三个区县中,我区的工业增幅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三。2、规模工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xxxx年,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55.8%,xxxx年比重上升到64.4%,今年至5月末这一比重又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xxxx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9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3家,当年实现产值或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3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有16家。这33家重点规模企业数占全区的3.38%,当年实现产值49.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2%;净增产值16.4亿元,占全区净增产值的73.4%;实现利税5.2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总额的55.7%。因此,无论是工业总量的增加,还是经济效益的增长,规模企业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初步形成了相对优势产业。通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区工业已经形成了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特种车辆等四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机电制造业,企业总数近60家,已有大吉铁塔制造、伊凯科技、电力变压器厂等6家过亿元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较高,去年该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生物医药业,主要集中在区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超过10家,高新技术产品集聚,发展潜力很大。纺织服装业,这一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容纳劳动力多。经过持续多年的产品结构调整,纺织服装业正向新的产业高度发展跨越,已经出现了象中脉科技、华脉保健品、道吉面料这样的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强势企业。特种车辆业,大多集中在顶山街道和珠江镇,以浦镇车辆厂的城市轻轨及天印公司的专用汽车为龙头,企业数近90家,其中有10多家由铁道部许可为定点生产企业。4、工业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区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5亿元,入区企业263家,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累计超过18亿元。镇街工业集中区累计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1.6万平方米,累计入区企业168家,去年园区产出占镇街工业的45%。5、工业贡献份额大幅提高。我区近60%的财政收入来自工业的贡献;各类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提高城市化率,工业是主要推动力;工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了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总量偏少。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在南京市7个郊区县中居第4位,与我区的地位不相称。二是重量级的企业不多。过5亿争10亿的企业还没有;从产业带动上看,对行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优势产品不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全区企业数的1.23%,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仅占全部工业的10%,远低于全市30%的平均水平。四是受资源性因素制约。工业征地难度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完成全年工业投入将产生一定影响;银行资金供应收紧,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面临考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路和对策措施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将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我区工业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主要思路和对策措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条主线,加大五化力度,坚持三个不减,确保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的增长势头,为全区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围绕一条主线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二)加大五化力度1、大力推进企业规模化,以此为支撑带动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规模企业,抓住了这些规模企业,就抓住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大局。要抓紧制定规模工业企业培强做大规划,加大对规模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与预测,加大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和缓解规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规模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挖掘技改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用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比较大的增值空间。到xxxx年,全区力争培育出1个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4个过10亿元的企业,50个过亿元的企业,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80%,带动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2、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以此带动工业特色产业的形成。根据产业集聚、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布局现状,以实施沿江开发为契机,着手进行全区工业布局、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工作,通过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优势。重点抓好生物医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几大产业的布局战略调整和优化,建立有利于对我区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链网络。针对生物医药和机电制造行业企业集聚的优势,引导做好产业链延伸组合工作,在区内实行产业的社会化分工,做长做粗产品链;同时,使相关行业内的企业既有互相竞争,又有互相协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此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力争通过3-5年努力,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机电制造、高档纺织、专用汽车等三大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50亿元。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此带动新兴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区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使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有一个较大发展,成为带动我区经济高起点发展的新亮点。一是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0%,与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用3-5年时间,使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研发等重点产业,特别是要紧紧依托科学城优势、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生态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软件产业,力争成为国内知名的重要软件产业基地。二是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支柱产业中的'比重。要以支柱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大项目,以及知名研发机构,切实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机电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走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努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发挥我区高校院所众多的优势,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的开发,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培育,使我区科技成果转化有一个大的突破。4、大力推进工业集约化,以此带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集聚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土地资源整合、调配和管理,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推广企业合建、共建模式;在符合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区开发区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至少达20万美元或160万元,市级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至少达15万美元或120万元,区开发区进一步凸现生物医药、高档纺织等产业集群优势;市级乡镇重点工业集中区突出主导产业,实行集约开发。今年,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确保超过2亿元,园区总产出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力争达50%以上。同时,在长江三桥附近规划建设三桥经济区,争取纳入全市制造业重点发展布局。目前,初步规划方案已报市政府待批,力争下半年实施产业启动区。二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在当前宏观经济紧运行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能源等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在土地上,不等增量,用活存量。用好已批的,做到能少用的不多用,能统一建多层标准厂房的不分散自建厂房,能向空中发展的,不向地面扩张。清理未用的,合理调剂,力保重点项目用地。盘活闲置的,对全区关闭的企业、撤并的学校、村部以及各园区内的存量土地,加大盘活力度,腾笼换鸟,变闲为宝。开发后备的,加大土地开发和复垦力度,以地换地,自求平衡。在电力上,不等宽松,自我调控。坚持科学调配,实行错峰用电,积极引导企业多用夜间电、自发电,确保限电不拉路,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电需要;同时抓紧变电站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行。三是积极探索发展新兴工业业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型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相应提高污染控制标准,严格控制大用地量、大用水量、大用电量、大运输量的企业进入我区,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项目出现,力争在每一次循环中投入最少量的补充,把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料消耗的依赖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开发区和有条件的镇街,要结合实际,转变思路,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楼宇经济、商务经济、总部经济、税源经济等新型业态,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巨大潜力、积蓄发展后劲。5、大力推进工业外向化,以此为主要途径带动多元化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没有有效投入就没有有效产出。当前,尤其要拓宽思路,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投入,努力构筑工业多元化投入的新局面。突出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走工业内生型发展之路。创新城乡资源对接的思路和办法引进一批,全年力争引进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内联项目不少于100个,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18亿元,主要投入工业领域;鼓励民资、社会法人资本参与区属和镇街企业改制重组催生一批,以实现低成本扩张,引导1-2家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民企推进资本运作,迅速做大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对具有品牌优势、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实行挂牌重点服务,积极引导其向技术型、规模型、外向型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层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走工业外源型发展之路。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把着眼点由侧重上新项目向结合现有企业嫁接改造、技术升级转变,筛选一批重大项目向外推介,鼓励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实行资产重组,促进优化升级;把项目引进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提高门槛、注重质量转变,围绕生物医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产业,做强龙头,拉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把招商对象由广招博引向主攻境外大公司大集团转变,精心组织好赴外招商引资活动,力求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开放型经济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三)坚持三个不减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创新思路,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力求加快发展,坚持三个不减,力保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1、坚持有效益和质量的发展速度不减。积极应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的情况,一着不让,加大对工业生产的协调服务力度。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替代技术和产品,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消耗;指导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积极落实合同,压缩两项资金占用;积极扶持新经济增长点,对列入监控的新增长点,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尽快达产达效。全年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136亿、增加值26.5亿元的目标。2、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入强度不减。针对国家停止土地审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