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安史之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长恨歌(节选)白居易安史之乱探究一一、“安史之乱”1.时间755—763年原因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高力士:宦官干预朝政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2.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影响?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材料一(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賦”。——《新唐书》材料二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边缜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原因2: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皇帝;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禄山原因3: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安禄山靠重金行贿李林甫、杨贵妃,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唐玄宗让他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控制了广大地区,统兵20万,形成“兵雄天下”之势。3.安史之乱的过程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南渡黄河,攻下洛阳。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叛军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至马嵬驿,兵士哗变。七月,玄宗入蜀,抵成都。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757年,安禄山被其子所杀;758年,史思明杀安禄山之子,并在范阳称帝。761年,史思明被其子所杀。763年,史思明之子自杀,安史之乱平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得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红颜祸水”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杨玉环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材料研读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4.安史之乱的影响藩镇割据长达八年的战乱,使许多州县化为废墟,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中央掌握的户口数由约900万户下降为约130万户。唐朝由盛而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采取安抚政策,在边境和内地相继任命了更多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域内拥兵自重,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经济破坏1.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采取安抚政策,在边境和内地相继任命了更多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域内拥兵自重,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2.藩镇的割据性1.自行委派官吏。2.不向中央交赋税。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宦官专权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有宦官把持。高力士李辅国高力士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宦官专权第一阶段批阅奏折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令其掌管禁军,后禁军一直由宦官掌管。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李辅国才能面见皇帝。宦官专权第二阶段掌握禁军宦官专权第三阶段掌握皇帝生杀予夺大权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②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黄巢起义探究二原因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绵爆发875年,王仙芝,黄巢;山东、河南一带特点流动作战高潮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失败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作用瓦解了唐朝的统治黄巢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霜冷蝶难来,它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菊花诗》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2.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1)背景:3.唐朝灭亡:(2)灭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五代十国探究三相关史事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3)节度使实例膨胀,内重外轻(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挤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3.五代十国的特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实质: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消极影响: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恢复发展: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统一的曙光: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改革,势力逐渐变强,为北宋的统一奠定基础。知识拓展周世宗改革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朱温建梁十国:五代:梁、唐、晋、汉、周安史之乱原因:统治腐败,矛盾尖锐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到衰的转折点经过: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楚、前蜀、吴越、闽、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唐朝的兴亡过程1.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A.742年B.755年C.756年D.763年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A.安史之乱是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3.下列关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藩镇的节度使要尊奉朝廷,向朝廷纳税;B.藩镇管辖的范围内,有自己的管制和法令;C.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唐朝灭亡;D.藩镇的节度使可以世袭罔替;4.黄巢起义是唐朝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B.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875年,最终因兵败自杀;C.黄巢起义军曾占领长安,建立了大梁政权;D.黄巢起义军是在唐军的多路大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5.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B.十国主要是南方地区先后建立的多个割据小国;C.五代十国时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期盼统一;D.五代中后周进行的改革,为其统一奠定了基础;6.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七国之乱D.八国之乱A7.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C.形成五代十国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B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