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林型金矿床研究进展简述从卡林型金矿床被人们所认识、开发利用直到至今已成为世界四大金矿床类型之一,其矿床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进展。文章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卡林型金矿床的定义、分布、形成条件、成矿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论述。标签: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1卡林型金矿床概念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是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于1962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勘探到该地具有开采价值的金矿,由于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一般金矿床有很大不同,被命名为卡林型金矿床[1]。卡林型金矿床指产在未发生区域性变质岩石中低温微细侵染型热液金矿床,其赋存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和硅质岩等沉积岩为主,还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低级变质沉积岩等。矿床中容矿岩石普遍发育浸染状构造,金以显微状-次显微细状分散产出,常见中低温热液硫化物、蚀变矿物的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组合(Au-As-Hg-Sh-Tl),但并非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2、3、4、5]。2卡林型金矿主要产地目前已发现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地区,少量分布在南美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卡林型金矿在我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成群性、区域性,构成了几个规模不等的金矿化集中区,比如滇-黔-桂、陕-甘-川、西南秦岭等金矿点富集区[2、3]。3卡林型金矿床地质条件3.1地质构造背景(1)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卡林型金矿床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在区域上具有较稳定的沉积史,发育厚的区域上大面积分布的一套沉积建造,成为成矿期赋存围岩,分布最广为中至古生代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沉积建造,主要产在洋陆和陆陆俯冲-碰撞带两侧的局部拉张裂陷盆地[4、7]。(2)与火山有关的卡林型金矿床在成矿期岩浆活动强烈,提供各种地热液来源。(3)矿床区域内成矿期常发育构造活动,以剧烈的地壳构造拉张为特点[2、4]。3.2矿床地质特征3.2.1围岩卡林型金矿床赋存围岩主要是寒武纪到早石炭纪地层,而一些金矿点的围岩为岩浆岩[2],比如煎茶岭卡林型金矿成因就与超基性岩有联系[4]。分布在我国的卡林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二叠纪至三叠纪的含钙、钙质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少数发育于震旦纪和寒武纪地层[2、6]。3.2.2围岩蚀变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去碳酸盐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高岭土化等。蚀变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在不同矿床中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矿床内也会有变化的,且在某些矿床中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多期次性[2、6]。3.2.3矿石矿石矿物共生形成顺序如图1。石英、方解石、黄铁矿和重晶石等已经存在的矿石在成矿前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及溶解;金的富集和成矿热液时期形成的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等矿物紧密相关,且金呈次显微状形式分散存在其中;成矿期较晚阶段主要形成雄黄、雌黄等砷硫化物;成矿期最晚阶段形成重晶石、辉锑矿和晚期的方解石。卡林型金矿床一般不形成碱金属硫化物矿石。4卡林型金矿床成因问题一个矿床的成因问题往往非常复杂,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矿床也有不同观点。目前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成因观点有:(1)沉积-改造成因说:认为卡林型矿床产于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沉积盆地中,含钙质、硅质、碳质、硫化物质等容矿岩石发育在造山带拉张盆地的深水至深水的还原环境,与化学沉积、火山沉积或热水沉积岩有关,有利于含金的金属硫化物及其有关成矿元素在沉积作用、火山及同生断裂作用下与深源物质、热水热液发生作用达到富集[4]。(2)岩浆热液成因说:认为矿床的形成与碰撞型花岗岩密切相关,成矿作用的发生涉及到地幔柱作用,加上地壳扩张和流体在上地壳的对流循环同时对金富集形成了圈闭作用,矿床发育在岩浆岩体内[4]。岩浆活动及其产物不仅可以是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系统的来源,而且也是驱动热液系统的热液[7]。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不是单一控矿因素,往往是多成因多因素的耦合结果。参考文献[1]赵爱林,李景春,等.金矿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质与资源,2003,12(4).[2]应汉龙.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及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2001,29(4).[3]王可勇.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特征[J].贵金属地质,2000,9(3).[4]张夏新,肖丽.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J].中国地质,2004,31(4).[5]周余国,刘继顺,等.卡林型金矿的再定义[J].黄金地质,2008,29(11).[6]刘源,侯中健,等.我国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J].四川地质学报,2013,33(2).[7]欧阳玉飞,刘继顺,周余国,等.卡林型金矿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