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畢恆達(1998)〈自然環境與人的心理健康〉。劉小如、黃勉善(編)《新世紀的自然保育行動綱領》(頁15-24)。台北:厚生基金會。人類本來就生活在自然裡,日常的食物、衣服、住宅材料都來自於大自然。隨著技術的演進,人類慢慢脫離大自然,而住在人造的都市環境裡。在西方文明史中有無數的文獻傳達了自然環境較之都市環境平靜而緩和的概念。美國都市公園的鼓吹者也相信自然公園是平靜(tranquility)的來源,可以讓人們從日常生活空間中的混亂步調、物質取向與低落的環境品質中逃脫。Kaplan認為自然的模式本身就是吸引人的,所以人們不必花費大量的能量去壓抑讓人分心的刺激。在自然中,人們不必耗費精神去注意無趣的刺激。分心與壓抑的機制可以關閉,因此能量可以獲得恢復。當人們回到日常的生活空間時,就可以比較有效地適應競爭與分心的刺激。而當文化中的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自然環境作為心靈慰藉地點的意義也就越重要。爬山之後,我有很深的成就感。從爬岩的過程中,我為生活中注入了熱情、力量與連結。當我和另一個女人一起爬山的時候,我把我的生命交到她的手中。我完全地信任她,她也信任我。我們成為朋友,學習如何信任彼此的判斷。這種經驗進入我其他的生活。…遊戲已經脫離我的生活很久了。當我和岩石、樹林、陽光遊戲的時候,我得到滋養。…有了愉快的自然體驗之後,我的工作也做的比較好,內心覺得充滿希望。我比較能夠和朋友情感交流,同時比較能夠享受孤獨。能夠很快地從生活中的創傷恢復過來。我的生命變得比較平衡。Gierasch,Climbingformylife,pp.232-233有的人接觸自然是為了逃離每日生活世界中的活動與社會互動,從緊張、步調快速的生活中得到改變。自然當然不只是為了增添日常環境中的色彩,否則人造花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此真的自然顯然有些是人造物所無法達成的,那就是成長與變化的能力:花的含苞、開放與凋謝,草的成長。當冬雪融盡,我看見許多小蜘蛛在枯草乾枝間,結起了一張張可愛的小網,網上掛滿了霧粒凝結的小小水珠,美得令人屏息,我知道是冬去春來的時候了。原本積著霜雪的地方,現在山菊奮力茁長,不消幾日已亭亭玉立。這些熱情的山花,正無視於拖泥帶水的殘冷,忙著為春天的到來而挺長。相對於自然的多情,我為人類的無情感到悲哀。引自徐仁修「思源啞口歲時記」頁151大自然的音樂由風、由浪、由流水、由蟲鳥相互協奏組成。風吹動不同樹葉、青草、竹枝發出不同的聲音;浪在不同的天氣湧想不同的濤聲;流水在大小高低的石間擊起不同的共鳴,蟲鳴鳥唱早晚春秋也有不同的心情。引自區紀復,鹽寮淨土,頁197人們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擁擠、噪音與例行工作等面向中逃開。辛苦工作一天、一月或一年後,人們總會覺得消耗光了,迫切想要得到休息。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甚至只是幾個小時的工作,例如開一個下午的會議、為某個計畫傷腦筋、擔心焦慮的時刻、或者只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做許多事情。這些情境所產生的疲憊,通常並不是生理上的,因為人們甚至可能抱怨身體都沒有機會動一動。相反地,它通常是精神上的疲勞。而自然環境(例如自然中的動物、日出日落、瀑布、火等)可以讓人從強制性的專心中解脫,而提供人們入迷的經驗。我坐在海邊時已無需任何音樂,什麼音樂都比不上浪聲更令人陶醉。當晴空萬里、微風清吹,大海漣漪、波光粼粼,浪聲深沈、緩緩拍打岸石,像情人的喃喃細語;在颱風來臨的前夕,雲彩變換、日映生輝,狂濤巨浪如萬馬奔騰,那種震懾人心的感覺,可以把你整個人吸了進去。海浪永遠是一波接一波的,是最恆久、最有節奏的音樂,能淨化人心、穩定情緒。引自區紀復,鹽寮淨土,頁199-200入迷對於恢復經驗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它吸引人,讓人從厭煩的事物中逃開,不必花精神去注意事情。讓環境中的內在元素去引導他們的行為,而不必傷神。因此每天應付生活壓力的心理機制可以得到休息。這個時候迷人的環境(特別是自然環境)就可以讓人有恢復的經驗(restorativeexperiences)。自然經常提供人們軟性的入迷經驗(softfascination)。彩雲、日落、樹影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但是不至於強大到讓人無法去想任何其他事物,它允許人們內省。這種入迷經驗,也經常同時帶來愉悅。它帶領人的內心去漫遊,讓心靈從日常世界中逃脫。人們走向自然因為想要尋求多樣性。渴望各種不同資訊的人有探索的需求。缺少紋理與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是很乏味的。雖然都市裡可能充滿刺激,但是都市生活可能是單調的。自然可以讓人遠離日常重複的行為,帶來新的資訊與經驗。人們會驚訝於他們在自然環境中所學到的東西。他們不只發現可以在和日常生活世界很不一樣的地方生活,而且從中得到滿足。他們會發現平靜,或平日很少經驗到的靜默。這個不只是獲得有關環境的新資訊,也獲得有關自己的新的體驗。這些朵朵成束成簇的金花,在一片鬱綠的大樹間,在充滿野性、幽深的密林中,像黃昏時山谷裏透出小窗的溫暖燈光,它的植株與大樹相比簡直變得渺小,但它的花朵卻如此充滿自信,不卑不亢,它讓我深深覺得,世間萬物的形體雖有大小之分,生命卻無貴賤之別。在這茂密的中海拔闊葉林裏,我深深體會了佛陀所云「眾生平等,皆有佛性」的含意。引自徐仁修「思源啞口歲時記」頁64我最喜歡看夜晚的星星。有一次,在拉拉山的夜空下,我看著星星在說話,星星很神秘,你仔細看它,雖然遙遠,卻一直很亮,它細細的說:「這世界和宇宙太遼闊,生命的形態,也有無限的可能!」於是,我放空了。我覺得,這世界真的很大,大到人不一定要靠炫麗的表達才有價值,不一定要靠物質的豐裕才能安心,真正重要的東西往往最單純,卻往往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引自李宗芹,張老師月刊第243期,頁128在平日的生活環境當中,我們都希望獲得控制。但是在自然中,環境的要求和個人控制是不合的。與其嘗試控制具有敵意的環境,不如順應自然,反而會發現其實自然是安全的。控制其實不必須也是不可能達成的。在對自然的驚奇與敬畏感當中,人們發展出關連與參與感,而不是企圖控制環境。與其控制,不如放鬆自己,去傾聽與感受自然。發現自己內在的新的可能性,發現自己可以和周圍自然環境合為一體。人們會為自然所吸引,並期望和自然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這種經驗往往超出個人本身。WilliamJames指出除了宗教經驗之外,我們也可能都有宇宙的生命彷彿友善地包圍我們的經驗。天氣平和地喃喃自語、存在的美就像乾而溫暖的天氣、風鈴的聲音彷彿有內在的聲音和世界發生共鳴。在野地裡躺下來的經驗是一種奇妙的覺醒,而且是一種放鬆的過程;野地的舒適遠遠不如文明的床,碎石崎嶇著你的背,蚊蟲在你的臉上飛擾,野草刺癢難當。果真能度過這層試煉而放鬆自己,你便能看見白雲在藍天裡泅泳而來的姿勢,聽見和風在大地飛翔迴繞的聲音,觸摸森林沁涼清爽的體溫;那是一種立即的體悟,遠比成佛成道來得簡單。引自王家祥,四季的聲音,頁19夜晚的天然林是一種「無我」的狀態,生命紛紛飄昇入夢,安靜巨大而無限,危險同時存在卻異常溫柔;「無我」使人放下恐懼與成見,智慧便能清明。引自王家祥,四季的聲音,頁69也有研究者認為人們喜愛自然環境因為它可以加強個人的控制感、能力與自尊。特別是在休閒治療與集體露營的文獻中,強調自然是一個加深自我信賴、自信、精神健康的有力治療工具。Kaplan發現參加荒野計畫的人,比較關心他人、對於個人的長處與短處有比較切實際的評價、能夠比較有效地利用時間與能力、對於自我則有較正面的看法。自然可以將人們從自我認知的限制中解放出來。它提供一個新的世界給人們掌握,我們所習慣的行為模式、資源與解決問題的風格可能不再適合。自然迫使人必須成功地掌握新的經驗,因而拓展個人的潛能、支持人的成長與成就。幾年來,我已把自己的一些靈魂交給了海神,而心臟的跳動由自己來控制,我想。雨,依然下著;海,依舊凶猛,在此刻,我是孤獨的,在海裡非常的孤伶,而我的感覺是何等的舒暢。勇者,往往把最危險的狀況視為體驗人生最好豐富生命最高的自我反省的機會。引自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頁27在汪洋大海裡,我獨自擁有浮浮沈沈的感受,像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像是體驗憋氣潛入十多米的海底,在浮出海面前的那幾秒鐘,氣耗盡,吐無數的氣泡,像被人勒緊脖子就要窒息的剎那間,在衝出海面換氣的那一、二秒,感到生命重生的舒暢,是無極的亢奮,遠勝於男性射出精液的爽快。…從自己的潛水經驗,充實自己在灰暗的海底世界的生命哲學。引自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頁214自然通常不會給人負面的回饋,因此當人們與非自然環境互動而得到負面回饋時可以從自然獲得解脫。自然很少爭論、回嘴、或對人有所反應。在一個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自然相對而言比較不具威脅、沒有價值判斷。也因此人們比較常說和自然合為一體,人和自然的邊界變得模糊。漂浮在海面這一方搖擺不定的小小空間…陸地上複雜的人際關係僅存我與海湧伯單純的同舟情誼…剩下的就是人與大自然、人與海洋,那勿須語言,勿須技巧,嚴肅而直接的關係。引自廖鴻基,討海人,頁18海上遼無遮攔,船隻以有限的空間卻能任意遨遊無限寬廣和無限驚奇的海洋。海洋紓解了岸上人對人眼對眼的擁擠世界,一個甲板往往就是一個王國。在這裡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單純和原始,一切規範、制度…那種種人為的藩籬,都可以打破、修改和重建。在海上,我感受到任性的自由和解放,那最原始的人性得以在這裡掙脫束縛無遮無藏。引自廖鴻基,討海人,頁165在自然中,人可以增加控制能力,減少負面的回饋與反應。自然環境比較容易操弄與預測,比較容易提供皮亞傑認為對於智慧發展所必須的環境。自然有回應但是可以預測,比較少驚奇意外。自然同時具有會反應與可預測的雙重特質,允許人可以專注於成長取向的行為,而不是讓防衛與適應行為所填滿。自然也可以做為自我認同的表達。花園是一個展示個人個性與價值的高度可見的場所。它強化個人的重要性。成為人的領域、個人投入與歸屬感的強化者。相對於其他沒有彈性、難以控制的場所作用力,自然可以回應人的意志。在自然中,人的自由度比較高,不必受到社會與機構的限制,也因此對於個人行動的報酬也較高,因而加深個人的自我瞭解。園藝治療近來也日漸受到重視,它是透過人與植物的互動過程中訓練及修復受傷的身心。園藝工作最大的好處是,它不是一項靜態的工作,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照顧者會一直感覺到有事情發生:植物發新葉、新芽、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當感覺到有生命需要自己來照顧的時候,能夠增加對自我的肯定。Lewis在一項社區實驗中也發現,當社區將一塊公有花園劃分成許多區塊,由當地青少年來認養,結果青少年花許多時間照顧自己的花圃,最後減少了當地青少年犯罪的比例。Lewis也指出,過於醜陋、髒亂、太多建築物、缺少自然的環境會造成人們的自我負面評價,而差的自我評價又對於人們與環境以及他人的關係有負面的影響,彼此產生惡性循環。在都市環境中,維護良好的庭園,會增強自我形象。而過路人也會因此對於整個社區有較良好的印象。自然具有承載意義的能力,例如水象徵生命的源頭。許多歷史學家描述公園或其他自然保留地是國家榮譽與歷史遺產的象徵,並且提供樂觀的未來。自然可以做為生命本身的象徵:生命的活力、成長與改變的能力。人們從自然中體會生與死循環中的重要性、秩序、命運、與目標。自然也是連續性與永恆的象徵。當世界是變化快速且難以控制的時候,自然是穩定、永恆與普同的。自然象徵超出人類行動的力量,象徵不屈服的力量。自然也是神秘與靈性的象徵。不受到物質世界的結構、法則所限制,因而成為新的現實的象徵。自然同時也在各種宗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在地理位置上聖殿與廣場一帶正面對楠梓仙溪河谷,從聖殿正門的玄關看出去,可見群山重疊由近而遠排列于錫安山左右兩旁,被視為有「君臨天下」的氣勢,又有如「寶座的扶手」,每逢陰晴變化雲霧翻騰其間則有氣象萬千之勢;而夜間從魚池往上看,聖殿玄關頂恰對準北極星。這些地理上的特殊性與聖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意義結合後,不僅信徒們深信這是神為此「聖山」所做的特別安排,同時也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引自張發誠,錫安山空間意義之建構,頁78另有許多研究指出光是看到自然就可以給人心理和生理帶來好處。利用照片模擬法,Ulrich發現無論對於有壓力或無壓力的個人,以自然元素為主的風景帶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