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李渡长江大桥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正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涪陵李渡长江大桥位于涪陵区李渡镇长江河段,距离现涪陵长江大桥6.5公里。涪陵李渡长江大桥北接规划建设中的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起点始于李渡片区中心道路骨架的交叉点,经李渡南北快速干道与渝涪高速公路相接,作为经济示范区的出口通道,渝涪高速公路李渡出口将打造成涪陵的“第一门户”;大桥南连涪陵区龙桥经济开发区(南岸浦片区),采用隧道通过石龙山公园、聚云山直连主城区道路网络。在各处相交的地方规划立交衔接,并通过规划公路网与渝怀铁路涪陵火车站相接。李渡长江大桥是涪陵区交通“十五”计划内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并已经重庆市计委批准立项,项目法人单位为涪陵区城镇发展公司。根据《涪陵李渡长江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项目建设方案,大桥为“对称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桥”,全长882米,桥身跨度分别为170米+398米+170米,引桥146.6米。桥面宽度为双向四车道,外加双侧各2米人行道,全宽22.5米。采用SMA沥青砼路面。涪陵李渡长江大桥线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1级,设计车速每小时50公里。大桥工程概算总投资2.6亿元,建设工期为30个月,2006年上半年完工。根据《涪陵李渡长江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的数据,本项目总投资回收期预计13年,工程贷款预计11年可全部偿还。经过半年时间的前期准备,2003年底,李渡长江大桥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组审查。2004年1月30日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桥墩工程),涪陵区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均出席了奠基仪式。另据调查得知,作为大桥主体——桥身工程将不迟于2004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桥身工程的招标定于2004年2月底或3月初举行的涪陵区招商引资洽谈会(涪陵区政府主办,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上确定。我司已报名参加该洽谈会。二.项目建设背景涪陵素有小重庆之称,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涪陵主城区地形酷似重庆渝中母城,同样是两江环抱的半岛形状,南、北、东方向由于天堑隔绝,加之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一江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极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在地域上也受到很大限制。按照《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涪陵的定位,涪陵是“重庆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港之一,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为主的沿江开放城市;到2020年,城市发展为人口规模50万、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城市”。(2002年,涪陵区委、区府提出到2010年把涪陵建成城镇人口50万人口大城市,到2020年,城镇人口要增加到60万人。)面对重大历史机遇,涪陵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势必要冲出主城樊篱,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李渡作为联系涪陵与重庆主城经济大动脉——渝涪高速公路的桥头堡成为涪陵城市突围的必然选择。根据涪陵区最新修订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确立了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强化城市规划、挖掘城市资源、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围绕2010年发展成为40平方公里、50万人口大城市的总体目标。预计到2007年,按照建成大城市和基本形成涪陵大城市骨架,拉通城市主干道的要求,拓展李渡片区、南岸浦片区,并将李渡和南岸浦片区建成工业和物流区,加快城市西扩步伐,最终构建“以江南旧城包括江东为中心,李渡...............包括南岸浦为副中心的城市结构,沿长江水轴形成相对独立的一城四..............................片组团式山地城市........”。李渡长江大桥工程是涪陵区2004年城市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也是涪陵区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李渡长江大桥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涪陵朝创建国内大城市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大桥建成后,李渡、南岸浦、江南老城区三片将融入涪陵“一城四片”的发展空间,这将对扩大涪陵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带动涪陵经济社会及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另据调查得知,为进一步加快未来主城各片区之间的联系,除李渡长江大桥外,涪陵区政府拟在长江上再建设一座长江大桥,即在乌江入江口的长江下游,将建设长江三桥(连接江东与江北片区)与乌江二桥。同时尽快完善城市道路骨架,建成8.5公里长江大桥至乌江大桥的滨江大道,改造江东3公里乌江大桥至长江三桥段、江北6公里长江三桥至长江大桥段,形成24米至34米宽的4条双向四车道城市二级路,延伸李渡主干道至花桥段,建成火车站(渝怀铁路涪陵客运站)站前大道,改造天(子殿)北(拱)滨江路,最终形成五座大桥、五条大道的涪陵主城外环高速通道格局。据了解,以上几项工程也将在涪陵区府举办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对外招标。三.项目投资环境分析1、涪陵区域概况A.区位概况涪陵位于重庆市及三峡库区中部,居长江与乌江交汇要冲。涪陵行政区北接长寿、垫江,南邻南川、五隆,西依巴南,东靠丰都。具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联动、辐射的区位优势。涪陵区域面积2941.47平方公里,辖17个镇、2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1个示范区。2002年末,全区总人口11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85万人,非农业人口27.61万人。B.经济发展2003年,涪陵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完成财政总收入15.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9亿元;完成财政支出14.46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57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1元,增长13.2%。表1、1999-2003年涪陵区GDP及人均GDP增长趋势表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GDP(亿元)63.845169.324876.587285.0897.77人均GDP(元)58216277691076508772图1、1999-2003年涪陵区GDP及人均GDP增长趋势图1999-2003年涪陵区GDP及人均GDP增长趋势0204060801001201999200020012002200302000400060008000100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表1反映了1999-2003年涪陵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可以看出,5年间涪陵区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增长率并呈加速增长态势。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涪陵区2002年制定的未来五年“一三三”的总体奋斗目标有望实现。(“一三三”的总体奋斗目标:到2007年,一个成型——50万人口大城市骨架基本成型;三个建成——基本建成六大工业园区,基本建成涪陵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建成区域性金融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三个突破——力争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突破25亿元。)工业:涪陵区工业经济基础雄厚,效益较好。其中,以榨菜、饮料为主的食品工业;以中成药为主的医药工业;以化肥为主的天然气化工工业;以苎麻、丝绸为主的纺织工业;以水泥、陶瓷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汽车、摩托车配件为主的机械工业已形成规模发展效应。2002年,有19户企业进入重庆大中型企业行列,8户企业挤身重庆市工业50强,拥有4家上市公司,加上收购的上市公司,共有6家上市公司;同时,娃哈哈、金义集团、飞渡泉凌啤酒、涪银塑料、纳爱斯等一批影响较大的对口支援企业也落户涪陵。2003年,涪陵区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93.65亿元,增长1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5%。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涪陵区委、区府始终把工业化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实施重点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按照“建大园区、办大工业、促大发展”的思路,目前,规划并正在建设“太极、李渡、化工、纺织、有色、建峰”等六大工业园区,预计到2005年,六大工业园区实现利税20亿元。到2007年,力争4—5户重点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成为国际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为涪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农业:涪陵区素有“榨菜之乡”的美名,先后被评为“中国果蔬十强区县”和“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区县”,涪陵榨菜集团进入“中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0强”和“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乡镇企业发展较快,2003年,实现总产值32.62亿元,增长37.3%。但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长缓慢。2003年涪陵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57元,如按照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则农民人均收入要达到8000元,平均每年需增加344元,年均递增8%。但199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仅增加100元,年均增长6%,从这一速度看,到2020年要达到这一目标的难度很大。商贸: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把涪陵打造成区域商贸经济中心,并制定了“2456”的发展目标: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市场发展,重点企业和2个重点市场;加快4个中心镇商业区和5个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连锁经营;强化社会大商业管理职能,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引进大店、名店。200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5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10.15亿元,贷款余额117.75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6.4%和10.8%。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涪陵区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区。C.城市建设应该说涪陵老城区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先天的地理条件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的无序,使得整个城市布局相当局促、零乱,极大降低了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目前的状况是,主城区囿于地域狭窄,几无扩张空间,新旧建筑如犬牙交错,导致旧城改造困难极大。但新区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基础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短期之内难以承担城市扩容的重任。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也极大的限制了涪陵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2002年涪陵区城镇人口为37.36万人,城镇化率为33.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到2010年涪陵建成50万人口大城市,届时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3%,城镇人口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加16.5万人;2020年要达到50%,即城镇人口要增加到60万人,这个数字仍然远远低于2020年重庆市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预计届时重庆市城镇化率水平为70%)。涪陵老城区建设的失误却为现在城市建设的高起点规划创造了条件。据了解,涪陵区政府将在若干年后举迁李渡,政府的搬迁既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城市功能布局的重新定位与梳理。借重庆直辖以及三峡工程上马的东风,涪陵区城市建设开始走上了协调发展的道路。D.交通运输在整个重庆市行政版图上,涪陵位于中心位置,是重庆主城区联结渝东20个区县的城乡经济走廊,素有“乌江门户”之称。渝涪高速公路距重庆主城区100余公里、距江北机场90公里,渝怀铁路、国道319线、规划中的重庆至湖北利川铁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穿越涪陵境内。涪陵-黔江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建成之后,涪陵则成了重庆到黔江,进而再到贵州和湖南必经之路;重庆-长寿-利川铁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重庆则可经涪陵、黔江、利川而进入湖北沿长江铁路。可以预见,不久之后,涪陵交通必将迎来大发展。涪陵港处于长江、乌江交汇点,水运发达,作为5大主要港口之一,被列入了《重庆市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涪陵港集装码头的功能及运力居重庆前列,渝东地区及乌江流域的集装箱货物基本在涪装运,并已实现江海联运,可直通海外。三峡成库以后,万吨巨轮将可直达重庆,届时,涪陵港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另外,涪陵还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将搬迁224户工矿企业和动迁11万人,移民淹没补偿静态投资34.45亿元,补偿总额居重庆库区第4位。巨大的移民迁建量,为涪陵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2、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及南岸浦工业园区概况1998年,李渡撤镇建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目前,示范区下属李渡、金银、马鞍三个办事处,32个村、居委会,216个农业社,总面积达91.6平方公里,人口5.6万。示范区经济以发展工业.商贸为主,以工业部分带动城市经济,以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发展。2003年3月,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李渡工业园区,属市级工业园区。园区发展规划面积为21平方公里,按照“开发一片、应用一片、成熟一片”的原则进行滚动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