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26-2011 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划分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26—2011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划分标准StandardonclassifyingthecategoriesofGeneticresources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1-09-09发布2012-0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等级类型...................................................................................................................................35指标的应用...............................................................................................................................36濒危指标...................................................................................................................................37社会经济指标...........................................................................................................................68等级的调整...............................................................................................................................79实施与监督...............................................................................................................................7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级划分时需提交的文件记录................................................................8附录B(规范性附录)应用标准的相关要求................................................................................9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科学评估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及时掌握其变化趋势,遏制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促进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等级的划分标准、等级调整的规定和等级划分时应提交的文件记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9月9日批准。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划分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等级的划分标准、等级调整的规定和等级划分时应提交的文件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原产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的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划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Y/T1683-2006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等级标准(版本3.1)3术语和定义3.1生物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价值)的,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包含物种及物种以下的分类单元(亚种、变种、变型、品种、品系、类型),包括个体、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DNA片段和基因等多种形态。3.2灭绝extinct(EX)所有证据表明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的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灭绝。3.3野外灭绝extinctinthewild(EW)所有证据表明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的个体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自然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3.4地区灭绝regionallyextinct(RE)如果可以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昀后的有潜在繁殖能力的个体已经死亡或消失,或一先前造访的分类单元的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或消失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地区灭绝。3.5极危criticallyendangered(CR)当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几率非常高,即符合极危条件(见6濒危指标)时,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极危。3.6濒危endangered(EN)当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条件,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灭绝的几率很高,即符合濒危条件(见6濒危指标)时,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濒危。3.7易危vulnerable(VU)当一物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或者濒危条件,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其野生种群面临灭绝的几率较高,即符合易危条件(见6濒危指标)时,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易危。13.8禁止交换类生物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ofprohibitedexchange当一生物遗传资源具有极高价值,达到禁止交换类条件(见7社会经济指标),需严格禁止出境的一类生物遗传资源。3.9限制交换类生物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oflimitedexchange当一生物遗传资源具有较高价值,未达到禁止交换类条件,但符合限制交换类条件(见7社会经济指标),未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禁止出境的一类生物遗传资源。3.10分布区extentofoccurrence包含一生物遗传资源所有已知、推断或预计的出现位点(不包括偶现种的出现位点)在内的昀短连续边界所围成的面积(图1A、B)。分布区通常用昀小凸多边形的面积来度量(该昀小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不能超过180°,并要包含所有出现位点)。3.11占有面积areaofoccupancy一生物遗传资源在“分布区”内实际占有面积(不包括偶现种的情况)(图1C)。占有面积的大小与该生物遗传资源分布范围测量时所用图幅的比例尺大小成函数关系。比例尺应该根据该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生物学特点、受威胁类型和可用数据来确定。A.表示已知、推断或预计的生物遗传资源出现位点的空间分布。B.表示分布区的可能边界,边界内的面积即为生物遗传资源的分布区面积。C.表示占有面积的一种计算方法,即各个出现位点所在的方形样格的面积总和。图1分布区和占有面积之间示例3.12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根据已知的生活史、栖息地要求、致危因素以及任何具体的管理方式等信息,来估计一生物遗传资源的灭绝可能性的任何一种分析形式。3.13降级和升级downgradingandupgrading2根据一生物遗传资源灭绝危险程度及其价值的增减来调整其等级的过程。4等级类型4.1生物遗传资源等级根据其濒危性和价值确定,其划分指标分为濒危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两大类。4.2生物遗传资源濒危性按照濒危指标分为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极危、濒危、易危和普通;其价值按照社会经济指标分为禁止交换类、限制交换类和普通。4.3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普通级别,具体划分见表1。4.3.1一级(firstclass,FC)。当一生物遗传资源属于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极危、濒危、禁止交换类、易危且限制交换类其中一项时,该生物遗传资源即列为一级。4.3.2二级(secondclass,SC)。当一生物遗传资源未达到一级标准,但属于易危或限制交换类时,该生物遗传资源即列为二级。4.3.3普通(ordinary,OR)。当一生物遗传资源未达到二级标准,该生物遗传资源即列为普通生物遗传资源。表1生物遗传资源等级对照表等级指标濒危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综合评估一级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极危、濒危禁止交换类易危+限制交换类二级易危限制交换类——普通——————5指标的应用5.1本标准对野生生物遗传资源和人工生物遗传资源应分别进行评估。5.2濒危指标仅适用于除微生物外的野生生物遗传资源种或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此类生物遗传资源需应用所有的指标进行评估,昀终列入相应级别。5.3人工生物遗传资源和微生物仅应用社会经济指标进行评估。5.4符合标准中任何一项条件即应予列入相应级别。6濒危指标6.1指标划分当一野生生物遗传资源面临灭绝的几率非常高,即符合6.2~6.5的任何一项条件时,该生物遗传资源即列入相应级别,并应用6.6~6.7进行等级调整。6.2灭绝、野外灭绝与地区灭绝当一野生生物遗传资源灭绝、野外灭绝或地区灭绝时,该生物所有的遗传资源列入一级生物遗传资源。6.3极危当一野生生物遗传资源满足下列5个条件之一时,该生物遗传资源面临极高的野外灭绝危险,应列入极危。3(1)种群数量减少情况符合表2中极危等级的4种类型条件之一。(2)地理范围满足表3中极危等级的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指标之一,且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满足表3中条件1~3中任意两项。(3)种群大小及衰退情况满足表4中极危等级的种群成熟个体数量指标和条件1~2之一。(4)估计种群的成熟个体数满足表5中极危等级的数量指标。(5)定量分析表明,野生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满足表6中极危等级的数量指标。表2种群数量减少情况划分指标濒危等级种群数量减少状况极危濒危易危时间导致种群减少的因子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指标类型1≥90%≥70%≥50%过去10年或3个世代内(以较长者为准)可知、可消除并已经停止类型2≥80%≥50%≥30%过去10年或3个世代内(以较长者为准)可能还没有停止、或是未知的、或是不可逆转的类型3≥80%≥50%≥30%今后10年或3个世代内(以较长者为准,但不超过100年)类型4≥80%≥50%≥30%包括过去和将来的任何10年或3个世代内(以较长者为准,但不超过100年)可能还没有停止、或是未知的、或是不可逆转的观察、估计、推断或预测1)直接观察2)适合该分类单位的丰富度指数3)占有面积、分布范围减少和(或)栖息地质量下降4)实际的或潜在的开采利用影响5)受外来物种、杂交、病原体、污染、竞争者或寄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表3地理范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