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学说。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历来为人们所遵奉。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论证,说明人们在求得某一种科学知识以前,早就在那里实际地行动了。他还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进一步指出:若果有了“真知”的指导,“则行之决无所难”。据此,他认为,只要我们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迷信,努力以赴,夺取革命胜利“诚有如反掌之易也”。孙中山对于知难行易的整个论证,与他的行先知后思想紧密相联。他针对“知易行难”之说,明确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的论断,这种行先知后、由行致知的思想,是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中的唯物主义内容。孙中山在肯定行先知后的同时,还极其重视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对于行的指导意义,他认为“知与不知”乃是革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孙中山说的“以行而求知”,“因已知而更进于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与“知”的辩证关系。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是他的知行学说也有严重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认识论上,他提出的知难行易和“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旧说同样是片面的。孙中山虽重视“行”的意义,认为先行而后知,但他又提出“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的知行分任说,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为少数“先知先觉者”统治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孙中山所理解的“行”,主要是指“习练”、“试验”、“探索”、“冒险”等科学研究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狭隘、抽象、直观的理解,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问题,不能正确说明人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伊朗)2.我方和对方交流可能遇到的问题1)对方: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我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如果直接回答,可以说:对方辩友能否回答为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是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落后的原因,追根究底是由于科技落后、知之不足的原因,现在的你是否仍然认为蜀道难呢?只有通过知的过程,使科技不断发展,修出公路、铁路,开通汽车、火车甚至飞机,行还难吗?)2)对方:对方辩友提到孙中山同志(很可能提到,因为他认为知易行难是误国思想,并提出知难行易的观点,如果没有可适当修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大家都知道孙中山从1895年到1911年领导十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那么,对方辩友认为这是因为孙中山无知能,还是因为知易行难呢?我方:对方辩友,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肯定一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人无完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起义多次失败,追根究底是出在了“知”的问题上,正是由于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才导致了多次失败,后来毛泽东吸取经验教育,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才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个例子深刻的揭示了“知难行易”的道理啊!3)请问对方辩友阿基米德是不是不了解杠杆原理才导致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的片面观点,还是因为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导致知易行难的结果???如何回答4)对方:对方辩友,您说知难行易,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您连基本的知识还尚未知道,又该如何去有所行动呢?我方:对方辩友,请不要偷换概念,我们今天辩论的是“知”和“行”的难易问题,我并没有说我连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也不代表说“知”的过程中就没有基本知识,“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逐渐累积的过程,只有当“知”的过程完成,我们才会取得“行”的大刀阔斧。5)大人常常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大道理其实道理我们全懂,全都“知道”但是真正碰上的时候还是会手足无措还是会“行难”我方:通常“知易行难”被作为成语广泛流传,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现实中无知、堕落充斥在方方面面,我们能说这是知了吗,一个知了的人是不会自甘堕落的。佛法中讲世间各种痛苦皆因无明也就是无知,可见知有多难。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加强教育,也是为了增加知的广度和深度,可见知有多难。如果知易而又去自甘堕落,那么知易行难似乎是行得通的,而这一论点又是错误的,是对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以及堕落的诡辩,问题在于一个知了的人、一个觉悟了的人、一个决定一心向善了的人是不会用“知易行难”来为自己辩护的,可见“知难行易”是多么正确,一旦掌握了真知,一个人的行为会是多么的易行。6)对方:走路,大家都知道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它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于失去双腿的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难道对方辩友说它是一件容易的事吗?我们虽然知道某件事很简单,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我方:对方辩友说的是,对不同的人可能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但是难道因为他们是婴儿,是失去双腿的人,他们就没有办法很容易地行走吗?婴儿在母亲的慢慢教导下会学会行走,固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代表这个对他们来说很难;通过研究发明轮椅,残疾人照样能行动自如,假如通过学习、发明这些“知”的过程那“行”还难吗?南非有个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失去了双腿,但是借助着人造双腿的力量,我们普通人根本跑不过他。7)对方:特蕾莎修女当她无私的照顾那些孤儿和流浪者的时候,是放弃了自己原先平静安宁的生活,来到贫穷动荡的加尔各答,以至于自己长期积劳成疾,脚都变形了,这真正的行动起来对一个人该有多难啊?我方:是啊,特蕾莎修女是多么的伟大!她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难以实现!可是,如果没有特蕾莎修女看到穷苦人民悲惨的处境,如果她没有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如果没有这些心灵上“知”的过程,她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平凡与伟大?以下的问题都是出现在95年大专辩论赛中问题,予以总结:8)对方: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有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难在“行”啊!我方: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像您这样的翩翩君子/窈窕淑女就因为您拥有本心所固有的良知而从小到大您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良知的教育吗?您没有认识和探索您本心所固有的良知的过程吗?就算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那它自己也不是推销员,它不会自己找上门来而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啊!探索的过程又是何其维艰啊!这不正说明了知的过程是难上加难啊!(这个答案可以设计一下,不一定一次就说完,可以层层递进!)9)对方: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以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但是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也就是他最后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对方辩友您怎么看刘备的行呢?我方:①对方辩友说的是机遇的重要性吗?这似乎偏离了我们今天的辩题了吧?②将刘备的三顾茅庐的三次简单“行”的重复与孔明运筹帷幄的才能相比孰难孰易呢?10)对方: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所谓的今日建筑科技的发达轻易地可以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导致的啊!我方:我想告诉对方辩友,时间的长短和难易程度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我们能说:我摘果子用的时间少,吃果子用的时间长,就说摘果子容易而吃果子难吗?(还可以举“绣十字绣”的例子:要秀出一大幅十字绣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修过十字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过程只是简单的重复,没有什么难的)对方辩友说这全然是因为环境所导致,那我就想问对方辩友是因为环境恶劣而我们的技术当时无法攻克呢还是修建桥的人散散漫漫不认真修桥呢(可以再想一个和环境相关的,通过二选一这种方式把他们陷入困境)?11)对方:知易行难其实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时间警示)男性女性要互相地关怀,男性要平等地对待女性,但是在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平反,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我方:对方辩友能告诉我们男女无法实现平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不就是因为思想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在男女权力的问题上没有达到共识吗?我们指导个人探索求知历尽艰难,而要众人达成共识则难上加难。但是一旦达成共识、众心齐了,就能泰山移,到那时可能就不再需要妇女运动了。12)对方:有句话讲得好“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对方辩友如何看待这句话?我方:对方辩友,我想要天上的星星,你可以摘给我吗?这是空想做不到啊!由此可见这句话是有问题的。13)西方的两次工业革命反而否定了知难行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标志是电的发明,而电的发明最大一个应用是电灯,爱迪生恰恰是经过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灯的目的。爱迪生已经知道了肯定会有材料能成功,但请问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用6000种材料不停地尝试,这难道是说做比明白更容易吗?我方: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视听,让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爱迪生所做的划时代的这个伟大实验!爱迪生在试验之前是不知道是否会有材料比他当时发现的材料更耐用、更廉价,性价比更高的。所以,爱迪生实验的过程必然是在总结、分析这样“知”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不仅仅是“行”这种简单的重复。感谢对方给我方提供了一个证明我方观点“知难行易”的例子!3.在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环节可以提的问题:1)行为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行为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判断难易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谁规定的标准?是人规定的标准吗?人类可以为难易规定标准吗?被人类规定的标准还是客观的标准吗?2)如果真理不依赖人的思维存在,那么知识的掌握如何可以变得简单?变得简单的知识还是知识吗?是什么样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联通真理吗?如果知识可以简单,那么几千年的哲学发展都在干什么事情?3)行为难吗?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吃东西难吗?喝水难吗?4)知与行有多大的联系?把握知识的难易和行为的难易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这关系是怎么实现的?请运用哲学、心理学等等不同学科进行解释,请从政治、法律、生活、情感等不同侧面进行举例。5)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是知易行难呢?那是因为对于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与彻底,所以才会觉得知易。6)知是行的结果还是过程的指导呢?谢谢7)对方辩友,请问你的交友观是什么?。。那你应该听过“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句话吧?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无论你是否听说过,而你和这句话一样在实践着,这就是所谓的“知难行易”。8)用热水和凉水做冰激凌哪个更快?这个一做就知道了,但是原理是什么呢?请对方辩友回答?9)您方既然认为知易,请您方举出支持我方观点的10个例子10)论语里有三思而后行,如果对方辩友所说,是行难,为什么还要三思呢,一思不是就可以了吗?11)我们指导我们突破海洋深海探测突破3000米,但是我们能达到5000米吗?对方辩友既然您方说知易行难,是不是就是说您方都是霍金,我方都是牛顿,底下坐着的观众全是爱因斯坦。。。请对方辩友不要混淆视听/是非?让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爱迪生这个跨世纪的实验。。。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鸡与蛋的产生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很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像马克思就很可能给出实践在先的答案,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待,知行都是相互促进的,很难将知行拆开去讲谁在先,谁在后,这里的知也未必就是指绝对真理的知识,很多相对真理同样可以作为知识促进行为发展。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待,假如我们非要推定实践在先,那么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个结论的呢?只能靠理性推理。比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吃奶了,那么究竟是知在先还是行在先呢?这个问题不能准确的作出答案。至少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研究,否则只能是一种独断。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哲学思想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