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投资管理体制下的项目申报一、基本背景和主线核心问题是发展理念、条件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建立,构建了新的发展理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市场经济体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投资项目管理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项目目标、价值判断、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改变--资金、技术等内部因素的约束开始降低,而社会、土地、环境、生态、资源、能源等外部性因素的约束在加强第一,投资管理体制和理念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方法--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对企业、对各级政府•政府作为全社会代表,在发展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发挥两种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者和提高社会公共福利的投资建设者--对企业投资进行规划和行业引导、外部管理和控制•政府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合理分工--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够由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尽可能利用社会资金建设。第二,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和方法的转变•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用不同的管理流程--三类管理制度下项目申报的流程不同•采用更加有效灵活的管理手段--产业政策指导、规划约束、土地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控制•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更加合理的投资项目管理权限--中央政府投资除本级政权等建设外,主要安排跨地区、跨流域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对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实行严格、规范和全过程管理--严格审批、规范评价、科学决策、全过程监管、责任追究、后评价制度第三,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日趋完善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构成•技术评价方法•财务评价方法•经济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社会评价方法各种评价方法的简单比较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基本思路财务评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的财务盈利和清偿能力、确定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FNPV)投资利润率计算项目的直接效益和费用,强调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追求收益最大化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确定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费用效益比计算直接和间接效益和费用,追求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各项环境指标,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治理措施分析项目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社会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对社会的影响、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人口变化、就业、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基础设施等影响指标强调项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但未考虑被影响人口的反应及其对项目的影响社会评价项目建设与外部社会环境间的相互适应性,社会风险、可行性、持续性定性描述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强调公平、参与、持续性、机构发展、性别、贫困等方面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中心。强调项目对人的影响及人对项目的反应――项目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作用、项目与社会协调发展项目前期管理制度和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逐步建立和规范针对不同性质项目的三类项目管理制度: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逐步由相对单一的项目决策模式向综合化、多元化决策模式转变进一步规范项目评价、项目评估、项目申请等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明确项目前期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职能划分进一步明确项目前期管理的工作程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投资项目前期管理的改革发展三类项目管理制度审批制适用对象: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政府投资的投入方式: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转贷(财政担保的国外贷款)目的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三类项目管理制度审批制管理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2004年7月16日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按照资金来源进行管理,即财权与事权对应。但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例外,地方政府投资核准目录内的项目需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中央财政投资补助和贴息审批资金申请报告。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报请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5]76号),2005年7月14日;审批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审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关规定(暂行)》(发改投资[2005]1392号)2005年7月27日。•《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试行)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27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31号,2005年6月8日)核准制适用对象: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目的作用: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外资项目还包括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资本项目、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府对项目提出的外部管理要求管理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2004年7月16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管理权限:由“目录”确定,地方政府可自行划分各级管理权限核准管理办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2004年9月15日;•《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2号令),2004年10月9日;•《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04年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报请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5]76号),2005年7月14日备案制适用对象:审批和核准目录范围外的企业投资项目目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在投资中的主体地位。管理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2004年7月16日备案管理权限:属地管理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2004年11月25日综合化、多元化决策模式投资体制改革前的决策模式相对单一的决策模式:•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体,以指令性计划为手段,以行政命令为中介的投资直接管理方式。其最大缺陷:它是一个从上到下没有任何责任约束的“大锅饭”的投资体制和投资管理方式投资体制改革后的新的综合化、多元化决策模式明确规划对投资项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2005年10月22日;•《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规划[2007]794号),2007年4月14日;•《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2007年7月26日。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明确产业政策对投资项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2005年12月2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2005年12月2日;2007年修订本仅征求意见,未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部署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6]596号),2006年3月22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令第57号),2007年7月31日•《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二)、(三)》(2004年7月、2005年10月、2007年1月),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决策依据多样化•土地合理利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国土资发[2006]296号),2006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2004年11月1日--依据占用土地面积标准确定的分级管理权限•环境保护:《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2004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和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保部审批的建设项目目录、依据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划分的各级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决策依据多样化•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实施);《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94号),2006年9月17日;《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资源勘探和开采许可证制度等•行业准入标准: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文件,以及各个专业部门的有关标准。项目评价、评估、申报规范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2007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对核准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了规范,涉及到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核准文件格式文本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08]2369号•2008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08年第37号公告,公布了《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两个工程咨询技术规范文件项目评价、评估、申报规范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08]196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8]177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8]1269号)项目申请报告实行标准化内容和格式要求•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节能方案分析•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经济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项目评价、评估、申报规范管理项目申请报告与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区别•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时序不同;•法律效力不同。目的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要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市场前景可行性、技术方案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融资方案可行性等•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而是在企业认为从企业自身角度看项目已经可行的情况,回答政府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许可角度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1.从企业角度2.微观的角度;3.企业内部角度4.技术经济角度进行论证•项目申请报告1.从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角度2.宏观的角度3.外部性角度4.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角度内容不同•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论证、设备选型、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