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论文国内博客研究论文:国内博客研究综述摘要:博客是一种蕴涵网络原质力量的以公众为中心的网络传播方式。目前学界对博客的研究分为介绍推广、专业领域探索和广泛关注、研究三个阶段,研究重心包括讨论博客的特点、使用方法、历史、使用感受以及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引起的公与私的大讨论和博客话语权的争论等。研究视角包括传播学视角、教育及心理学视角、法律问题的探讨、技术实现与应用的研究等等。关键词:博客;博客研究;综述一、博客的界定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olg,其实是web和log的合成词。web是指worldwideweb,即万维网或通称的互联网;log的原意则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是peter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中文把blog译为“网志”或者“博客”,前者取义,后者取音。不仅写blog的“blogger”也被译为“博客”,而且还可以作为动词用,写博客这种行为也可称为“博客”。《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gillmor)说,blog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者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而3.0就是以blog为趋势的自媒体(we-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美国useland公司的ceo戴夫·温纳(davewiner)认为博客就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theuneditedvoiceofaperson)。此外还有人认为blog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笔者参引麦尚文等人写的《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blog的勃兴》[1]认为blog是一种蕴涵网络原质力量的以公众为中心的网络传播方式。一个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是为个人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超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在传统领域,文档成为彼此分离的孤岛和孤独的碎片,而在博客领域,一个作者的文档的表现能力完全可以突破自己知识和思想的局限性,完全可以把整个互联网优秀的文档作为自己文档的组成部分。超链接是博客最有力的武器,没有链接就没有活力。博客现象之所以重要和值得我们关注,不是因为某个人的博客内容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博客彼此连接的方式打破了我们熟知的社交交流常态。二、博客研究的现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目前学界博客研究可以划分为介绍推广、专业领域的探索和学界广泛关注、研究三个阶段。(一)介绍推广阶段。2002—2003年,其特点是对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介绍推广,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讨论博客的特点、使用方法、历史以及使用感受等。2003年年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客(blog)技术及其对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博客的应用首次被纳入了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使对博客的研究视角逐渐放大。(二)专业领域的探索阶段。2004—2006年,这一时期对博客的探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它作为一个新媒介的层面上,而是从多个视角进行研究和探讨,学术论文和研究论文广泛出现。包括传播学视角、教育及心理学视角、法律问题的探讨、技术实现与应用的研究等等,博客已经逐渐进入各个学科领域研究范畴。表现出数量多,涉及主体广、研究范围宽的特点。诸如,周海英在《“博客”的传播学分析》中从传播的模式和传播形态两方面,分析了博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生互补关系[2]。张俊超则从博客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角度,对博客应用于教育进行了现象学解读。文章指出博客应用于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让我们形成一种接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使我们能够成为一种更直接、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走近教育问题[3]。宋雪飞的《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中指出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空间。文章从博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探讨了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4]。与此同时,学界开始出现一些针对博客的研究专著。如,方兴东、王俊秀合著的《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5],除了较详细地介绍了博客在国外的发展以外,还深刻地分析了博客在中国初期的发展状态,指出博客的精神是“思想共享”,并提出了“四零”原则作为博客的基本特征。在2004年的中国网络传播年会上作者又补充了一条“零体制”,进而扩充为“五零”条件。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博客研究的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是博客在中国发源启蒙的开山之作。此外还有著名博客顺风和吴佑昕合著的《顺风新博客论:互联网2.0新思维》,这是中国第一本纯原创博客研究专著,同时也是一本互联网创新、创业和创富的智慧书。(三)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阶段。2007年至今,博客的蓬勃发展引来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由博客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意识到博客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思想革命,纷纷从各自的专业理论背景出发,对博客现象进行研究。这一时期是博客研究的辉煌时期也是反思时期,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中:第一,基于公共领域理论的相关论述,引起了公与私的大讨论。公共领域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政治学概念。它是指介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公民可以就社会问题在自由辩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博客的诞生为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契机,但私人话语在公共领域出现过多,必然出现挤压关注公共事务的公共话语的现象,尤其是博客娱乐化的现象严重,公共性的缺失使得批判功能丧失。杨琳、周耀民认为博客汇聚了大量的“私人”参与其中,借助最具独立性的沟通媒介,在博客世界中进行批判性讨论,并达成共识,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可能。相比传统的公共领域,博客公共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并指出从当前博客发展的状况来看,博客公共领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6]。刘敏则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作为支点,对博客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缺点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博客的个人性保证了“独立人格”的存在;开放性和共享性保证交流的自由和沟通的充分;交互性保证自由辩论的实现,这是博客作为公共领域所具有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博客“公私不分”的特征导致侵犯个人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博客内容多以感性为主,缺少理性分析,难以形成有效的辩论;博客公共领域诉求的多元化使得“共识”难以达成[7]。第二,博客话语权争论,其中包括名人与草根之间,记者与平民之间的话语权讨论。博客话语权的实现,是指博客通过发表文章,借以吸引受众注意和反馈,继而产生传播效果的过程。然而话语权不单单指话语的权利,还包括话语的权力。拥有话语的权利(right)却没有话语的权力(power)——他们能说话,却没人听;他们能传播信息,却没有任何传播效果,这一问题引发了大批学者的思考。樊庆磊在《场域·符号·话语权——解读网络博客的新视角》中引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将博客视为一个场域,运用传播学中的符号与话语理论分析博客场域的内部规则与博客场域内部各种资本对话语权的争夺。参与到这个场域中的每个人都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本争夺场域内的符号资本——点击率,进而获得场域中更好的位置以达到自己争夺话语权力的目的[8]。刘伟鑫在《“多元精英化”形势下的博客话语权》认为,博客的出现开启了话语权平民化的大门,但是博客的商业化经营模式以及它本身的优胜劣汰,它迟早会由平民化向多元精英化转变。届时,话语权又将逐渐回归到精英之手[9]。第三,对博客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的批判。学者呼唤理性的回归,只有具有理性的博客舆论才具有社会引导作用,进而引起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人们不仅要有认识、获取、分享信息的能力,更应该具有筛选、解读、批判反思的能力。李永健参考美国“looksharp”项目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要求,首次提出运用“博客”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0]。张艳丽在《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中,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综合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理论、消费主义理论和解构主义对“流氓”话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文化视角解析博客平台上的“流氓”话语的现状并通过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构想[11]。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杜庆杰的《博客初探》[12],从文化的角度对博客进行分析,将博客视做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借助社会交往的理论,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需要理由系统。著者指出:在社会交往中,博客发出的正是作者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聚集起来才形成了社会的声音。赵雅文的《博客:生性.生存.生态》[13]主要在“博客实务”层面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探讨了博客生性、博客生存、博客生态这三个异常分明的逻辑层级,构建了本书的“立体”体系。总之,这一时期的博客研究更加具体与思辨。三、小结虽然目前学界对博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为博客现象总结性的定性分析;研究内容方面重点集中在博客的传播特性、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方面;在研究理论方面自觉运用理论或建构理论以解释博客现象的论文较少,并且理论的选择多集中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框架中。尤其微博的出现使得学者的注意力部分转移,因此,国内学界对博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与研究深度。参考文献:[1]麦尚文,丁玲华,张印平.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blog的勃兴[j].新闻界,2003,(6):37-38.[2]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70-172.[3]张俊超.对博客应用于教育的现象学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0-122.[4]宋雪飞.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6):40-41.[5]方兴东,王俊秀著.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6]杨琳,周耀民.博客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及特征[j].当代传播,2008,(4):80-83.[7]刘敏.博客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点与缺点[j].新闻爱好者,2009,(21):26-27.[8]樊庆磊.场域·符号·话语权——解读网络博客的新视角[j].新闻世界.2010,(4):133-134.[9]刘伟鑫.“多元精英化”形势下的博客话语权[j].青年记者.2009.(11):7-8.[10]李永健,李萍.“博客”建构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c]//“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2007:299-306.[11]张艳丽.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12]杜庆杰.博客初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