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第1—30小题每题1分,第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圆褐固氮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其次级代谢产物B.无氧条件下能将硝酸盐转化成氮气C.能在无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D.以二分裂方式产生有性生殖细胞2.“生物导弹”是指()A.连接单克隆抗体的T淋巴细胞B.连接抗癌药物的单克隆抗体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D.产生特定淋巴因子的T淋巴细胞3.下列关于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围绕维管束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②在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上进行水的光解③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化合物中④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⑤NADPH既是还原剂,又是活跃的化学能源物质之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⑤4.“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培育过程不涉及()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同源染色体分离C.制备原生质体D.形成愈伤组织5.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的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6.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②叶绿体中的色素均可以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③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可以吸收和转换光能④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和转换光能⑤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能吸收和传递光能A.①③B.②C.③④D.③⑤7.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蓝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既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既发”的“气”是指()A.氧气B.二氧化碳C.乙烯D.吲哚乙酸8.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9.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证明细胞膜的存在的是()A.根尖分生区细胞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C.质壁分离已经复原的细胞D.落叶中的死细胞10.一株菠菜和一株苋菜,分别置于大小相同、密闭的两个钟罩内。每天光照12小时,一星期后,菠菜死亡,苋菜依旧存活。原因是()A.苋菜在夜间的呼吸需氧较少B.苋菜能够从土壤中得到需要的养料,而菠菜不能C.苋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少于菠菜D.苋菜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菠菜不能11.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是()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B.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C.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D.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12.取分别编号的锥形瓶4个,各加等量的清水,向3、4号锥形瓶加等量河泥,再向2、3、4号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在各个锥形瓶内分别加入一条生命活性相同的金鱼,加清水至各瓶液面位置于同一高度,然后用橡皮塞塞紧,4号瓶放在不透光的纸盒中,其余环境条件保持相同,结果发现瓶中金鱼的存活时间不同。金鱼生存时间最长的锥形瓶是()1,3,5A.1号瓶B.2号瓶C.3号瓶D.4号瓶13.在连续多雾的天气里,大白菜叶常会表现出缺钙症状,主要原因是()A.蒸腾作用减弱,影响钙的吸收B.蒸腾作用加强,影响钙的吸收C.蒸腾作用减弱,影响钙的运输D.蒸腾作用加强,影响钙的运输14.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是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利地进行15.有关肝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进行氨基转换作用B.通过分泌胆汁将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C.可以合成脂蛋白D.可以合成糖元1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有正、负两方面影响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膜为双层单位膜,其上有核孔B.所有的植物细胞内都有中心体C.绿色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叶绿体D.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中的细胞器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C.分化后的细胞只保留与其功能相关的一些遗传物质D.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19.下列与植物激素有直接关系的是()①生产三倍体无籽西瓜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20.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B.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D.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的21.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②切断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可使人感觉不到疼痛,可以为晚期病人减轻痛苦③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是反射弧④反射和应激性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但前者只适用于动物,后者适用于植物⑤所有动物都具有神经和激素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22.人体的胃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胃蛋白酶,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析胰岛素,下面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无法从胃腺细胞中检测到胰岛素基因B.从这两种细胞分别提取到的信使RNA完全相同C.胃腺细胞与胰岛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胃蛋白酶和胰岛素都是通过外排作用分泌的,此过程不消耗ATP23.下列哪一项不能用来说明“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A.大肠杆菌合成分解乳糖的酶B.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细胞中表达C.鸡的活细胞都合成有氧呼吸酶D.肌细胞合成肌红蛋白2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5.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人体内,此时()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增多B.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多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26.下列四组生物中,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养型的一组是()A.木耳和乳酸菌B.水螅和草履虫C.蛔虫和大肠杆菌D.根霉和草莓27.人体内的糖代谢不可能完成的是()A.生成CO2和水B.合成糖元C.转化成脂肪D.转化成20种氨基酸28.在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肝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传代细胞叫细胞株29.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A.人的肾小管细胞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B.人的肝细胞吸收组织液中的氨基酸C.人的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D.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消化道中的乙醇30.右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呼吸的条件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以H2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呼吸光合的条件下,测得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31.右图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A.酶、CO2B.酶、CO2、ATPC.酶、NADPH、ATPD.酶、CO2、NADPH、ATP3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下图状态,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33.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班氏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1,3,5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作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34.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溶液中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实验条件水分消耗(ml)Ca2+(%)K+(%)Mg2+(%)光下109013527179暗中4351053211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下,根细胞吸K+的速度大于吸水速度B.在光下和暗处,根吸收Ca2+、Mg2+的速度大于吸水速度C.相同时间内,光下吸收K+量比暗处少D.在光下或暗处,根细胞不吸收Ca2+、Mg2+,反而向溶液中分泌了Ca2+、Mg2+35.植物细胞甲、乙、丙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分别给予一定的光照、温度等实验条件,甲细胞只测得CO2而未测得O2,乙细胞只测得O2而未测得CO2,丙细胞既未测得O2也未测得CO2,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D.甲可能取自于茎36.下列符合右图所示含义的是()A.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该酶的最适pH值为737.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的膜外侧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38.将某植物幼苗的根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将其根部从中间切开分成a、b两部分,将a、b两部分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c、d上,结果幼苗d生长快于幼苗c。以上现象说明()A.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B.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C.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D.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39.下列关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遗传物质种类一样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细胞结构一样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一样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中的目的基因提取一般都用“鸟枪法”40.将两株长势、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A(完全培养液)瓶、B(缺铁元素的营养液)瓶中,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几天后B瓶中的植物表现出嫩叶缺绿症—嫩叶外周失绿,近叶脉处仍是绿色。向B瓶补充很少量的铁盐后,上述病症消失。这说明()A.铁元素是植物叶绿素分子所含有的必需元素B.铁是不可再利用的微量元素C.缺绿病症的发生是由于植物根细胞膜上缺少运输铁离子的载体D.细胞内线粒体供能不足时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第Ⅱ卷(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总分50分)1.(8分)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