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文化景观◇过关检测◇一、选择题1.对文化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就是指科学知识B.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C.只有精神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D.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属于文化范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云岗石窟属于自然文化景观B.峨眉山是自然景观,山上的宗教建筑和旅游设施是文化景观C.台湾岛上由于有人类的活动,所以该岛是文化景观D.凡是不能通过人类的视觉感受的事物或现象都不属于文化景观3.下列景观中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是A.台湾海峡B.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的梯田D.泰国首都曼谷的佛塔4.下列有关概念是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顺序排列的是A.文化体系——文化区——文化综合体B.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C.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文化区D.文化综合体——文化区——文化体系5.下列文化源地中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是①世界主要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源地②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源地③世界主要古代文明源地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源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文化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并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的形态,一方面自然对文化景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文化景观对自然也有改变,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据此回答6—9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由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是很大的②随着建筑材料种类的增加,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小③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影响④尽管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但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分布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7.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源泉的含义是指A.自然环境能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B.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C.自然界具有美学价值D.自然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舞台和道具8.以下文化景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秦始皇兵马俑B.青岛市城雕“四月风”C.北京律师事务所D.江南丘陵茶园9.下列有关龙王庙和虫神庙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历史上看,龙王庙较多地区,必定是水灾频繁地区B.从历史上看,虫神庙较少地区,必定是蝗灾不发生地区C.龙王庙和虫神庙——这些精神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D.龙王庙这种精神文化景观分布说明自然环境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功能没有影响10.下列校园文化事物中,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组是①校园雕塑②校歌③校花④校服⑤校风、教风和学风⑥校报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11.西藏的布达拉宫建造时最主要的文化景观功能有A.美学功能B.旅游观赏功能C.宗教信仰功能D.军事信息传递功能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4—13—4回答12—14题。图4—13—412.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13.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A.都江堰B.坎儿井C.竹楼D.喇嘛寺庙14.该地区的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A.aB.bC.cD.d冬季,气候寒冷的北方,人们在冰上溜冰娱乐,气候温暖的南方,人们则利用“冰鞋”滑旱冰。据此回答15—16题。15.溜冰这种娱乐方式从北方扩散到南方的过程属于A.迁移扩散B.刺激扩散C.等级扩散D.传染扩散16.南方人没有照搬北方的溜冰方式,是由于A.南方人怕冷,不习惯在冰上溜冰B.在冰上溜冰技术要求更高,南方人不适应C.南方的自然环境不能提供在冰上溜冰的条件D.滑旱冰比在冰上溜冰更安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德国举行,这不仅是体育界的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回答17—18题。17.比赛期间各国文化在此交流,此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属于A.等级扩散B.传染扩散C.文化传承D.刺激扩散18.更多的人在电视等媒体里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此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A.迁移扩散B.传染扩散C.等级扩散D.刺激扩散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城市雕塑之一“金钥匙”,意欲打开城市“繁华之门”,主要体现了这种文化景观的功能性B.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村的民居发生了很大变化,昔日的茅草矮屋被如今的三层、四层造型别致的楼房所代替,由这么多楼房组成的村落文化景观反映了它的功能性C.万里长城是一处极富历史意义的文化建筑,这样的景观主要体现了它的空间性D.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表现了时代性20.下列有关文化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脑源于美国,目前已开始在我国向家庭普及,这种扩散属于传染扩散B.在我国首先是高校开设计算机课,举办各种电脑培训班,这种扩散属于等级扩散C.电脑从高校科研人员掌握普及到家庭属于等级扩散D.电脑的文字由英语到现在的多种汉字处理属于传染扩散读图4—13—5中两幅文化景观图,回答21—24题。图4—13—521.甲乙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表形态B.生产活动C.气候条件D.风俗习惯22.两种文化景观所位于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B.乙图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C.甲图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D.乙图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23.两种文化景观所在地区的农作物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B.乙处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C.甲景观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D.乙景观处传统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24.关于上述两种文化景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文化景观都是人们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B.两种文化景观是以人类精神活动为主的景观C.两种文化景观是为了满足需要,创造出来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D.自然对两种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功能形态上25.读“山西省一些老四合院示意图4—13—6”,我国山西省有一些老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面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人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反映出图4—13—6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C.山西人认为这样的结构坚固、美观D.山西人对水有特殊的“风俗习惯”二.非选择题26.读“中国古今著名水利工程分布图4—13—7”回答下列问题。图4—13—7(1)填出下列水利工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都江堰()京杭运河()坎儿井()葛州坝()灵渠()小浪底()(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因此都属于,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和。(3)简述下列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都江堰大运河灵渠27.读图4—13—8,回答问题。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图4—13—8(1)长城属于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试说明它的旅游价值。(2)万里长城这一中华大地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界线,请分别说明:人文分界线:自然分界线:28.读图4—13—9,回答下列问题:图4—13—9(1)世界(东半球)四大文明发源地各是洲的A.B.C.和洲的D.。(2)这些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它们兴起的共同的自然条件有:以为主的地形、河流的游以及适宜的气候环境等。(3)从文化源地的类型来看,这里反映的是源地的情况。(4)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范围的覆盖上,又可以说是四大,其共同的文化景观是农田、灌溉渠道等。(5).各文化区的形成在空间上的特点是①,②,③。(6)以文学要素为例,创造拚音文字的是文明,创造楔形文字的是文明,创造象形文字的是文明和文明。29.读中世纪穆斯林统治的地区图4—13—10,回答问题:图4—13—10(1)图中是宗教的分布区,它的发源地在。(2)7世纪到13世纪是此宗教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它扩散到洲、洲等地区。它的扩散形式以扩散为主,扩散为辅。此宗教的扩散与的扩张相一致的。(3)图中阴影区域内(矿产)丰富,其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主要输往、和等地。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的特点,以及此资源生产和消费的。(4)此宗教三大圣地之一的,也是和教的圣地,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事件的原因有:。30.结合图4—13—11和材料,回答问题。图4—13—11材料: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上面三种传统建筑都采用了用木桩或水泥柱将房屋架起来的方式,但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不同的。请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考点131.[解析]: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D2.[解析]: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而自然景观是自然界原有的事物。[答案]:B3.[解析]: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景观。[答案]:C4.[解析]: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文化系统,文化系统所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区。[答案]:B5.[解析]:文化事象源地是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产生地,分布范围较有限;文化系统源地是一个结构较完整,特征较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可分解为许多文化要素的源地,分布范围较大。题中①②都是一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的源地,而③④是许多文化事物组成的文化系统或现象的源地,这些文化事物或现象一起组成了相应文化系统,它们产生地就是文化系统源地。[答案]:C6.[解析]:解题时要正确理解文化与自然、文化环境与自然的关系。非物质文化景观受自然影响小。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使自然对建筑影响减少。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果不顺应规律,就会造成有害影响。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局限性。[答案]:D7.[解析]: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体现在自然界具有美学价值。[答案]:C8.[解析]: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答案]:D9.[解析]: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但某些精神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无龙王庙和虫神庙的并不一定说明历史上是否有水灾和虫灾。[答案]:C10.[解析]: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文化特征,如校园雕塑、校服、校花等。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长期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的独特文化现象,如校歌、校报等。[答案]:D11.[解析]:布达拉宫是西藏的佛教建筑,因此最主要的文化景观功能是宗教信仰功能。[答案]:C12-14[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源不足。该地农业用水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地下水,为减少水份损耗,当地人修筑了坎儿井。C地位于山麓地带,地形平坦开阔,且处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答案]:12.C13.B14.C15-16[解析]:南方气候温暖,滑旱冰与北方冬季冰上溜冰只是变化了形式而其本质没变,此文化扩散是刺激扩散;南方人滑旱冰的原因是南方较温暖,缺少冰上溜冰的条件。[答案]:15.B16.C17-18[解析]:答题时要掌握文化传播方式的区别。电视媒体传播文化在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属于传染扩散。[答案]:17.B18.B19.[解析]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时代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而珠江三角洲昔日的草屋变为楼房,体现了文化景观时代性特征。万里长城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体现了它的功能性。[答案]A20.[解析]:文化扩散分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类型,其中扩展扩散又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种类型。电脑由美国向我国的扩散属于迁移扩散,在高校开设计算机课,举办各种电脑培训班属于传染扩散,文字由英语到现在的多种汉字处理属于刺激扩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