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指南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新版指南看糖尿病治疗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延用1999年WHO标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新变化治疗-有更新中国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进入治疗流程图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选择新药的应用手术治疗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主要内容患病率-更新诊断标准控制目标治疗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30年回首,糖尿病发展迅速1980年30万全人群兰州标准0.67%1994年21万25-64岁WHO19852.28%2002年10万≥18岁WHO1999城市4.5%农村1.8%糖尿病患病率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08年4.6万≥18岁WHO1999接近10%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YangWY,etal.NEJM2010;362:1090-101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据此推算,我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1.47亿新指南总结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主要内容患病率诊断标准-延用1999年WHO标准控制目标治疗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仍采用WHO(1999年)标准诊断标准1.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的分类正常6.0mmol/l(108mg/dl)空腹血糖过高(IFG)6.1~6.9mmol/l(110~125mg/dl)糖尿病≥7.0mmol/l(126mg/dl)(需另一天再次证实)2.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的分类正常7.7mmol/l糖耐量减低7.8~11.1mmol/l(140~199mg/dl)糖尿病≥11.1mmol/l(200mg/dl)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OGTT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FPG≥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HPG≥11.1mmol/l(200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静脉血浆血糖浓度mmol/L(mg/dl)糖尿病空腹≥7.0(126)和/或服糖后2小时≥11.1(200)糖耐量减低(IGT)空腹(如有检测)7.0(126)服糖后2小时≥7.8(140)~11.1(200)空腹血糖过高(IFG)空腹≥6.1(110)~7.0(126)服糖后2小时(如有检测)7.8(140)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IGR)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任何类型糖尿病(DM)的糖尿病前期状态7.06.17.811.1负荷后2小时血糖mmol/l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空腹血糖mmol/l糖调节受损(IGR)有两种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及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原称糖耐量减退或糖耐量低减)。IFG及IGT可单独或合并存在IFGIFG+IGTIGT7.06.17.811.1DM空腹血糖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mmol/l主要内容患病率诊断标准控制目标-新变化治疗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值血糖(mmol/L)*空腹3.9–7.2mmol/l(70–130mg/dl)非空腹≤10.0mmol/l(180mg/dl)HbA1c(%)7.0血压(mmHg)130/80HDL-C(mmol/l)男性1.0(40mg/dl)女性1.3(50mg/dl)TG(mmol/l)1.7(150mg/dl)LDL-C(mmol/l)未合并冠心病2.6(100mg/dl)合并冠心病1.8((70mg/dl)体重指数(BMI,kg/m2)2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男性女性尿白蛋白排泄率2.5(22mg/g)3.5(31mg/g)20μg/min(30mg/d)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一)大血管病变(二)微血管病变1.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糖尿病心肌病(三)神经病变(四)眼的其他病变(五)糖尿病足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FongDS,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ME,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4–S98.3KannelWB,etal.AmHeartJ1990;120:672–676.4GrayRP&YudkinJS.InTextbookofDiabetes1997.5MayfieldJA,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78–S7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作年龄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1•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第一位原因2•中风心血管死亡和中风增加2到4倍3•糖尿病神经病变非创伤性截肢的第一位原因5•心血管疾病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4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疗费用耗费巨大•在医院治疗的病友中约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伴有并发症!•有并发症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74倍!•有并发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是无并发症的10倍!并发症肾脏病变眼病心血管病神经病变骨骼病变外周神经病变无并发症者每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元)488062425519849126471090255663726陈兴宝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4期P238-41大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冠心病脑血管脑梗死肾动脉外周血管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形成的机理内层中层内弹力板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嗜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泡沫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高血糖胰岛素(?)血小板产生的前列腺素等血小板聚集及粘附胰岛素(?)生长因子生长激素(?)胰岛素(?)脂蛋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巨嗜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移动脂肪合成及在斑块中沉积微血管病变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等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Ⅰ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入球小动脉扩张,球内压增加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正常或间歇性增高Ⅲ期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AER20~200μg/minⅣ期临床肾病,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浮肿和高血压Ⅴ期尿毒症尿白蛋白排泄量正常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终末期肾病死亡糖尿病肾病发展的过程。箭头代表各阶段之间的转换,向回的箭头表示患者可以停留在此阶段一段较长的时间。指向‘死亡’的箭头的宽度代表在此糖尿病肾病阶段患者发生死亡的可能性。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形成Ⅵ期视网膜脱离,失明3.眼的其他病变白内障、黄斑病、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糖尿病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2)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排汗异常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你足部的神经节段性脱髓鞘轴突变性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变可使你的足部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烧灼样痛刀割样痛蚁走感麻木感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变还可使你的足部感觉缺失无痛性神经病变—非常危险正常人神经病变患者您可能对下列情况毫无感觉:割伤烧伤碰伤磨破水疱心肌缺血一个星期的图钉!无痛性损伤竟不知疼痛!无痛性损伤竟不知疼痛!无痛性损伤67岁,女性,糖尿病,穿带瓷片的鞋行走,引起足底大面积溃疡。47岁,男性,糖尿病,打火机丢失,行走3小时后在鞋中发现,为此他失去了大脚趾。糖尿病患者,电疗时烧伤足部皮肤,因为他没有感觉。可怕的心源性猝死—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细菌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继发糖尿病足最终可致截肢截肢每年的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可使45%~85%的患者免于截肢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循证医学证据:强化治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Type2UKPDS87%17-21%24-33%-HbA1cRetinopathyNephropathyNeuropathyType1DCCT97%76%54%60%Type2Kumamoto97%69%70%-循证医学证据,强化治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1993年公布的美国DCCT研究发现,经过7年的强化血糖控制,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的进展显著降低。与DCCT设计相似的日本Kumamoto研究6年的随访情况表明,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两组中血糖控制结果与发生并发症风险之间的关系与DCCT研究结果类似,强化治疗组的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了70%。英国UKPDS研究平均随访10年,进一步量化了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可使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DCCT、UKPDS等研究证实了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预后,结束了有关降糖治疗的这个核心问题长达50年的争论。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ADVANCE研究:HbA1c降至6.5%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主要微血管事件:显著降低主要大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ADVANCECollaborativeGroup.NEnglJMed.2008;358(24):2560-72基线HbA1c水平(%)终点HbA1c水平(%)标准组强化组7.27.36.5ACCORD和VADT研究结果基线HbA1c(%)终点HbA1c(%)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年)心血管死亡比例(%)强化组标准组强化组标准组强化组标准组ACCORD8.16.47.53.11.02.631.83VADT9.46.98.441.62.11.7TheActiontoControlCardiovascularRiskinDiabetesStudyGroup.NEnglJMed2008;358:2545-59VADT研究,adaptedfromADA2008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HbA1c从10%降低到9%对减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从7%降低到6%国际上HbA1c的控制目标ADA(2010)AACE/ACE(2009)IDFCDS加拿大(2008)NICE(2009)6.5%√√(2005)√(2007)6.5%(单药)7.0%√√(2010)√(2010)≤7%说明个体化(正常4-6%)7.5%(2种药)新指南中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的变化HbA1c的控制标准定为7%,其主要理由是:1.与IDF新指南保持一致2.多个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如UKPDS,DCCT,Kumamoto等)证明HbA1c降至7%,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明显降低,HbA1c进一步降低可能对微血管病变有益处,但低血糖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3.VADT,ADVANCE,ACCORD在强化血糖控制组死亡的风险上存

1 / 20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