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辩解张凯孔夫子周游列国,宣讲圣道,而后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广播之。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当初孔夫子所宣扬的到底何意,众说纷纭。明朝独尊儒学,奉朱熹之言为最,虽阳明先生开创心学,细说知行合一之理,然后世成就者至清而至,清朝儒学文风继明儒之遗,复归朱子之学。尤为甚至现在发行读本,依朱子之言强解《论语》,使国之瑰宝沦为乡人俚语,悲夫!正如佛家云:不受菩萨戒,勿登讲经台。然孔子圣言却是随人乱解,误导流毒。吾知解粗陋,才学疏浅,本不该妄解圣意。况《论语》成文颇早,又无上下文相照,千百年来学者依己见所著汗牛充栋,各具风采。现在计算机时代成书快捷,行文者仅用ctrl+c和ctrl+v就完成书稿,文中更是流毒广布,贻害大众。故匆忙成文数言,拳打脚踢一番为孔夫子辩解。辩解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为《论语》首句,此句通则句句通,不解此句,难明圣人之意。然文解多依朱子,把“学”之意解为“做学问”,缪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故南环瑾《论语别裁》中批驳道,学习后再复习一遍,有谁会高兴?圣人决计不会有此等语义,是我们会意错了。那么此句中真实含义是什么呢?要明白此句,必先明白“学”的含义,《论语》下文解释了学: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为之学矣。何谓“贤”?《说文》:贤,多才也。又《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黄帝内经》有云:“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由此可见,贤者和天地而动,依四时而行,顺古从道也。何谓“色”,佛经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世人因迷而成物,变现十法界,行六道轮回。故“易色”之意应作不依外境而改变。“贤贤易色”之意,第一个贤为动词,第二个贤为名词,其义与“格物”之意相同。“格物”王阳明《大学问》解释为:格者,正也,正气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气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物。格物之意为不易于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也应作“致知、诚意、正心”而论。综而言之,“学”应为修身之意,正如佛家所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自觉也。“时”者,依四时而动,符合天地之道。正如《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圣人之作为,必利于生、和于道也。“习”者,行也。自修过程中的自我修正,通过修正达到自觉。《中庸》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正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而得正果。“说”者,悦也。此中有何喜乐?《圣经·传道书》:“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难道我们的祖先不明白一切尽虚空吗?曾子《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的世间喜乐决不是圣人的追求。故《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未发”之意比较难懂。佛家的论述比较详细,如“四禅八定”中的四禅之义,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不动定。此中喜是有定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习之”而得。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不亦说乎的含义,应为自悟后离苦得乐。可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真实含义应为:成圣之道是要符合天地之法,自省自查,内证自检恢复本性,自性之中生出喜悦。“朋”者,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可见朋的本意是愿意接受共同的教诲,达到共同的目标。最初修行的方向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但目的相同。常言道: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佛言八万四千法门,皆能度生死流,登涅槃岸。初入自修是一门专注,杂驳无益。若即修佛又修道,佛道两难成。故《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谋”与下文“君子谋道不谋食”之谋相同,都为共修之意。然而无论从何种法门修,必是修和敬。若传道利生则无门派分别,无人我分别,娑婆众生皆视为同门共修,此为“朋”之意也。“自”者,自来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悟道后,当初离开他的五个随从全都回来,成为后人传颂的五比丘,此后更多的弟子皈依门下共修。圣人传道,门徒自来也。“乐”者,离苦得乐,此为妙乐,非世间欲乐也。此“乐”与上句“说”相较意义不同,前“说”者为自悦也,开悟后由定中生喜,尚有我执存在。此“乐”者为众乐也,同登极乐,大愿成就也。《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才有真乐,何谓知者?知道者圣人也。若天人皆知道行,法从阴阳,则天下平也。此乐为大乐、真乐也。也正是自觉后行大愿,觉悟众生,觉他力行之乐。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实含义应为:觉他力行视相聚而来的众生皆为同门共修,法喜充满同登极乐。“人不知”,通常译作人们不明白,又译作“人家不理解我”。这句话由于没有宾语,故疑惑丛生,后人难解真实义。然而这样“我”字当头与孔圣人的思想相差甚远矣。常人之所知无外乎五欲六根之念,行一时之快,走贪嗔痴慢疑之道。故《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若不追求欲念享受,行无为之道,达到无知无欲,则天下无不治。故“人不知”当为人不起贪念,自性回归。《道德经》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欲望当前,难识本来面目。因此圣人治世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目的。“愠”者,《说文》:愠,怒也。不愠也就是没有怨恨,无嗔也。《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故怨恨心灭,善心兴,天下同。“君子”者,为做人的最高典范。《论语》中多有论述,摘录如下:《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恶,小人反是。”,“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娇而不泰”。《论语·宪问》:“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由上文可知,君子者,德无量、仁义天下,早已超越常人的范畴,决计不会因他人所为或所不为而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妄谈也!君子已无人我两执的存在,以兴天下为己任,那里会考虑自己的得失。《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对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此为观世音菩萨应身得度,观上下两文意何等相近,君子之风何异于佛菩萨之行?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真实含义应为:使天下所有人无有贪念,而且不起怨恨之心,觉行圆满。这才是君子之道。综而言之,《论语》开篇就是教导我们成圣之道分为三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三者为一,不可分而论之。正如《大学》开篇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而习之就是明明德,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在亲民,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在止于至善。故《论语》是圣人传道之文,读圣人之文当有圣人之心,心怀天下,疾苦众生。若以文论意蔽贤辱圣也,后学当慎之。辩解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论语·为政》中的一句。一般译文作:孔子说:“由,我教导你话你明白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求学的态度。”若以此论,孔子如村妇教子,何有圣人之风?后学无知也!“由诲女”中的“由”,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子路”。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之野人,即今山东平邑县仲村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如果孔子如此教育他,恐怕忠勇好义直言不讳的子路早就离他远去啦。子见南子,子路尚且不悦。如此教诲成何体统?《论语》文中凡提及人名必是“回也”、“由也”,或直言其字,未有如此称呼。若是教诲子路的话,应撰文曰:“由也,诲女之”。故此句的意思应该是“由我来告诉你”。我仅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至于原意如何,现在不可考证,不过不影响整句的内容。“知之”,什么是“知之”?《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此圣人言“知”非智也,“知”是知天道,也就是“明明德,止于至善,在亲民”,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的知。就是明了、证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古书是没有断句的,虽然先秦出现了句读标注,但没有统一规范使用,现在的标点符号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真正应用的。句读不一,意义不同。吾以为此句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符合孔子圣言。“为”者,道也。《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所先后,圣人也。《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左,狷者右,皆不得其正。若不知中行大道,非狂即狷也。不知其所为而为之,小人也。《中庸·前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所致,知天下也。知天下才能救天下。所谓“知之为”,亦如佛言:娑婆世界万念变现。亦如道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知物之所为,明天下之所事。所谓:“不知为”,亦如佛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亦如道语:无为而无不治。正如《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人我两执尽除,恍若无知,大道成也!故“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实含义应为:“孔子说:由我来告诉你什么是知。明天道之行,回归自性,此为知之;人我两执尽除,恍若无知,此为不知。这才是真正的知。综而言之,此句从事相两个方面充分论述了知的含义。不执著于眼看心思之所知,回归自性。如孔子自语“空空如也”,非空也。此空为真空妙有之意也。佛言:“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幻境在前当离而觉之,觉而行之。此谓真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