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综合办公大楼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编制时间:二○一四年四月2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总论....................................3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6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14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22第五章方案规划设计.........................................23第六章节能方案及节能设计...................................30第七章环境保护.............................................34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40第九章建设方案及工程进度...................................43第十章建设投资估算.........................................46第十一章经济影响及社会影响分析.............................49附图:1、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综合大楼效果图2、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综合大楼平面图附件:1、国有土地使用证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4、XXX信用联社固定资产审批意见书3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综合办公大楼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狮子山新区路号4、项目建设申请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法定代表人:5、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该项目规划在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路号新建一栋综合楼,框架结构,用地总面积2291.30平方米,综合楼基底下面积1169.22平方米,地下5层,地上30层,总建筑面积29684.3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388.74平方米,1-6层为办公用房,7-30层为住宅用房;地下建筑面积2295.59平方米,主要为商业用房和地下停车库,配套建设强弱电、给排水及消防设施。6、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4个月(自2014年4月于2016年4月)二、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4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305.3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642.55万元;前期工程费及其他费用394.80万元;开发期间税费287.65万元;不可预见费316.25万元;代建管理费664.13万元。2.2资金来源2、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由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自筹,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三、结论陕西省白河县陕西省白河县信用联社综合大楼项目建设符合白河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品位;顺应商业银行的发展,建设规模能够满足信用合作社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基层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并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确保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当地的金融信贷资源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是职工安居乐业;盘活了联社闲置土地资产。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申请报告编制原则从实际出发,结合陕西省白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规划,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进度,力求使陕西省白河县基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设施条件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给基层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信用合作社群众基础好、组织健全、机构完善、规模适度、网络配套,在“三农”服务,农村信贷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把白河县信用联社办成为一个为农民5办实事、吸收农民存款,发放农业贷款,扶持农业生产,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稳定农村金融秩序,维护农村金融安全,颇受农民欢迎的金融组织。该项目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贯彻节能方针,保护环境,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6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一、项目建设背景1、自然概况(1)区位与面积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属安康市管辖。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东经109°37″~110°10″,北纬32°34″~32°55″,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全县行政区划分为12镇、124个村民委员会、3个城镇社区,分别是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茅坪镇、卡子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麻虎镇、小双镇、双丰镇。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2)地势地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丘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全县共有大小河沟76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696条,占90.9%;流域面积为5-10平方公里的河沟27条,占3.5%;10-30平方公里的23条,占3%;30-50平方公里的10条,占1.3%;50-100平方公里的5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72、项目区域经济状况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白河县完成生产总值20.04亿元,增长14.1%,其中一产5.02亿元,二产7.44亿元,三产7.58亿元,分别增长6.2%、25.5%、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9亿元,增长39.8%,其中500万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8亿元;财政总收入1276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28万元,分别增长16.2%、20.1%;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1.63亿元,增长15%,贷款余额8.26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亿元,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分别增长17%、20.5%。“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白河发展最快,城乡变化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从2005年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由7.75亿增加到20.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由36:21:43调整为25:37:38。到去年底实现财政总收入1276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28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3.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新增规模企业1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74亿元,增加值5.1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8.5倍和5倍。农业总产值达到9.1亿元,较2005年增长70%。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牵引、集约经营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白河木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逸牌木瓜酒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累计实现收入28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57亿元增加到6.22亿元,年均增长19.3%。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考核中,我县先后两次荣获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2009年工业增速进入全省前10名。8(2)发展条件显著改变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完成县级交通设施建设投入3.7亿元,襄渝铁路二线建成营运,安康至白河高速公路将于今年竣工通车,铺筑通村水泥路7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完成了通乡油路建设任务,建成白河大桥等34座桥梁和127座便民桥,开展了汉江航道整治,交通瓶颈制约初步破解。完成生态建设和环保治理投入0.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造林绿化24.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4.1%提高到58.36%;新修基本农田4万亩,新修河堤150千米,新增塘窖2000口,浇灌面积1万亩。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719公里;通信信号覆盖127个行政村(社区);电视入户率达到63%。县城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用,启动了县城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完成了70个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汉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3)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五年累计完成民生投入13.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6466元提高到14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86元提高到3980元,城乡居民储蓄由4.5亿元增加到14.9亿元,增长了2.3倍。五年实施移民搬迁1.2万人,解决了10.6万人饮水困难,累计完成18个市级新农村、37个县级新农村和92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实施整村移民8个,扶贫开发惠及14万群众。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2.4万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18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16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成了28个中心敬老院,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1%。完成和在建廉租房4.7万平方米,解决了1547户城镇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农村危改、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和灾后重建,促使1.33万农村居民搬进新房。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蛋奶工程全覆盖。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夙愿正在变为现实。9(4)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立足县情实际,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域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推进县城、集镇、新村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入6.5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资1.1亿元。以狮子山新区开发为重点的县城建设力度加大,狮子山新城区拔地而起,县城规划建设层次提升,城市形象明显改善。以扩大容量、提升品位为重点的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规模日益扩大,功能逐步完善。以社区化、生态化为特色的新村建设亮点纷呈,初步完成了县域新村整体规划,启动实施的16个社区化生态新村风格各异,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探索形成了符合白河实际的城乡一体化路子,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较好落实,五年累计投入“两基”资金4.32亿元,教育经费由0.65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增长2.6倍。新改扩建校舍12.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两基”达标通过验收,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声有色,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专利授权3个,引进专利技术2项,完成了地震台站和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累计完成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投入6150万元,三级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全面加强,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工作繁荣活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重点文物保护抢修进一步加强,以“白河水色”为代表的文艺创作水平提升,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和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有力有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各类自然灾害防范有力。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6)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县内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7.8%。密切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改进融资服务方式,抓紧组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10小额信贷公司,通过财信担保累计为企业融资2040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积极推进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