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市党建调研报告2021年城市党建调研报告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把城市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系统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人性化四个理念,按照区域统筹、整合联动、共建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功能,探索和推进一体化党建模式,通过四个一体化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一、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整合,促进单枪匹马向整体作战转变以全新的视野和思路规划城市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区委层面,我们坚持抓基层、落实主体责任,运用延安精神,明确了完善共住共建制度、制定党建标准体系、搭建党建信息平台、打造一批党建示范样板、完善一套考核评价机制等五位一体的工作方法,促进了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的下沉,激发了街道社区组织的活力。区委成立了城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除了区级职能部门,成员单位还吸收了驻地单位和街道党工委,以基层党建为主,讨论区域发展。年初,区委把新社区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十件实事,安排财政资金万元,重点解决地方议事。在街道层面,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在每个城市的所有街道设立党建联席会议,吸收所辖区域内各党组织负责人,明确负责街道工作的常委同志为联席会议召集人,使一月一会一主题一议公开。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将其放在问题墙上,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并将问题处理结果公布在回音壁上,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评议。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建设党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成立社区网格党支部和建设党组,把在职党员和社区党员有机地联系起来,服务群众,让每一个党员焕发光彩。管理辖区内小微企业组织党建工作,及时跟进商业大厦、商圈市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党组织推荐的诚信业户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了一个组织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盏灯的先锋带头作用。(2)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封闭所有制向开放共享转变引导全市各方面党组织破除行政隶属壁垒,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打破各自为政、封闭运行的工作局面,共同构建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第一,突出共建。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联合解困、联合创建文明、联合治理环境、联合防御治安等七项联合举措,充分动员各领域党组织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三个城市的联合创建。进一步理解第三,加强共管。充分发挥同城优势,党员集中在市区,启动党员创业行动,组织数名党员在社区外开展数小时活动,为居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群众下单,社区下单,接收党员订单。社区党组织采用季度总结、半年反馈、年终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党员年度档案,民主评选星级党员,调动服务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积极解决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要求,在社区建立流动党员之家,提供就业推荐、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服务,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3)加强服务整合,促进从分散到多元的转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街道社区和居民单位以群众需求为互联互通和互动点,共同创新服务链、服务品牌和服务载体,实现组织优势、服务资源和服务功能的最佳利用。第一,延伸新的便利服务链。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做好民政、社保、医疗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社区网格化工作者上门为老年、体弱、残疾等特殊群体提供代理服务,实现群众开放、干部跑腿。根据社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合理设置社区养老、公益服务、关爱救助等人性化服务,建设日托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服务。与辖区内学校沟通协商,建立社区小时班,解决学生离校与家长下班时差问题。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设立爱心诊所,为社区贫困人群提供免费体检和免费健康门诊服务。二是为志愿服务打造红色名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建立了以驻地党员为主体的张侧便民服务队、便民服务队、丁玲宣传队等一批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广大党员成为服务人民的先锋模范。社区党总支部整合辖区内党校、医院、学校等党员力量,设立以红名片、红袖章、红十字会、红夕阳、红领巾为主体的红岗,开展公民文明教育、免费门诊、扶贫、环境治理、化解冲突等活动。并把服务与群众融为一体,从而打造了彩虹桥党建品牌。三是开通民生服务直通车。对于居家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街道党工委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筛查零就业困难家庭人员,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服务和生活照顾。社区党组织负责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做到一岗双扶。目前全区已确定民生服务目标,选定工作人员。同时在非公有制企业实施贫困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政府每人每月补贴元,解决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问题。一岗两扶被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评选为民生示范工程。(4)加强治理整合,促进从条块分割到协商治理的转变二是加强综合管理。赋予十无新的时代内涵,即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为主要内容,不缺警力,不乱建设,不邻里纠纷,不缺三道防线,不乱环境,不存在火灾隐患,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乱停车,不违法活动,不发生刑事案件。社区党组织整合公安、消防、执法力量,引导建立党员志愿联防队,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首届世界山地苹果节等重大活动提供综合保障服务,集中展示党员风采。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各驻地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担责任,解决问题,组织活动。搭建两个代表一个委员参与治理的平台,搭建党代表工作室,倾听声音,观察民情,求教好点子,寻找好策略,解决人民后顾之忧。第三,创新管理手段。依托党建云平台,探索在市三办建立管理信息平台,收集各网格的人、地、物、物、机构信息,综合对比分析各类数据,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石楠街在辖区居民中推广一本书、一张卡、一个号,甚至人民服务手册、邻里亲情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展全程关爱六送,提升邻里情怀,充分发挥人民智慧和力量,团结共建。第二,存在问题第一,社区党组织的基本保障水平不高。近年来,社区基本保障得到加强。但由于经济条件、人员配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仍存在服务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整个地区社区整体基础条件普遍薄弱,没有独立的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办公空间在今年的城市建设中进行了搬迁。小区在居民楼或商住楼,有些楼层很高,不方便群众做事;新建社区由于规划选址、资金等问题,尚未达到办公活动标准要求;在14个城市社区中,除书记和主任外,还有正式干部、聘用干部、劳动保障助理、社区专职人员和电网成员。平均每个小区的正式干部不够,其他人工资低,流动性大,影响工作。二是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面还不广。以社区为中心抓社区的思维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打破,多年来管理体制的滞后导致商业大厦和商业区市场与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相分离,存在党组织难以覆盖的盲点。城市社区的业主委员会大多没有发挥作用,党很难覆盖其组织和工作。三是驻地单位共建意识不强。社区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不够,地域性、群众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活动不够,与社区单位联系不够密切;此外,条块分割、共建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约束手段,导致部分驻地单位党组织共建意识淡薄,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第四,领导基层治理的手段相对简单。社区日常事务中与群众的联系还比较松散,组织功能还不强。整合区域资源和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化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涉及驻地单位和部队的社区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根据(一)把握基本保证。关注社区工作重点,实施以打造强势活动阵地、强化服务功能、强化人员力量、强化资金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工程。加大社区阵地建设力度,通过新建、购买、置换、改扩建等方式解决面积不达标、位置不方便、功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协调干部、专职人员、助理、电网工、大学生村官等力量,加大招聘力度,逐年增加工资,解决工资低、结构差、流动性大等问题,建立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素质高的工作团队。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完善社区工作和服务经费保障,不断完善收费工作机制,确保社区工作正常开展。(二)把握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单位所有社区党员和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架构,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按照信息支撑、多元化参与、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形成区域清晰、覆盖全面、归属清晰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在街道社区、大厦、商业区设立党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辖区内小微单位或商店的党员提供党建指导、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党建服务全覆盖。据此依托网格建立党组织,驻地党员相对集中的大楼应单独建立大楼党支部;如果驻地党员比较分散,可以将一些居民楼和学院整合起来,建立联合楼和学院党支部。(3)注重功能拓展。加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各类组织和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赋予街道党委工作委员会充分的权力,建立健全定期工作会议和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把共建作为驻地单位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由街道和社区提出评价意见。把城市党建工作与干部提拔奖惩、优秀典型评选、先进典型推荐等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共建共享。从规范运行机制入手,逐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党建和治理中的职责和任务,明确驻地单位参与区域党建和共建的具体责任,搭建组织联盟、资源整合、服务共享、共建等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四)发挥作用。以辖区内居民和驻地单位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为出发点,优化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增强活动实效,动员驻地单位积极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实现党建载体的共同创造,打造坚强堡垒;基础设施共同使用,共享辖区内的资源;德育、联合教育、建设文明社区;公安联动,营造安全环境;共同组织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区;城市健康共同创造,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文化体育活动和友谊共同构筑幸福的家园。完善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告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健全责任约束和评估机制,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