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成套教案模板你知道初三数学教案怎么写吗?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我们来看看初三数学教案!欢迎查看!初三数学成套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24小时制,用24小时制正确表达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探索24小时计时法表达时间的规律,在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之间正确转换。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24小时计时法,正确交换两种计时法所表示的时间。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00和24:00。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首先,设置疑点1.创建场景老师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你想听吗?小明是一个足球迷。小刚告诉他周六8点将有一场足球赛。小明很早就打开了电视,但他左等右等,却没有看到它在播放。你猜怎么着: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猜测)小明等啊等,等累了就给小刚打电话,问的时候才发现,不是早上8点,是晚上8点。(在黑板上写了两遍)总结:上午、下午、晚上的记时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我们称之为普通的记时方法。(板书上常用的记时方法)2.引出话题如果不说明时间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用普通的记时法表示的,很容易造成误解和混乱,也可能错过重要的事件,所以我们通常要搞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显示节目预告。你喜欢看什么节目?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时候播出的?(电脑显示)你知道14:00和18:00的守时方法是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4小时制。(板书:24小时时间法)二、引导探索1.从0点到12点(1)播放新年钟声响起的视频,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0点钟敲)也就是说,一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0用24小时时间表示时,就是0。(电脑显示时钟图)那时候你通常在做什么?(睡)我可能还在做梦,甜甜的梦里新的一天开始了。板书:0(2)(点开电脑转时针)时针转1是几点?(1:00,凌晨1:00)板书:凌晨1:00用24小时记数法表示时,简单说就是1小时。(3)时针转到8时,出现学生升国旗的画面。问:现在几点了?能不能24小时表达?和你的搭档谈谈。谁会说话?用24:00表示上午8:00时,简单的说是8:00。黑板上:上午8点(4)(时针继续转10,报告,再转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几点了?能不能24小时表达?轻声说,谁来说?中午12点用24:00表示时,简单说是12:00。(5)总结:从0:00到12:00过了多少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24小时时间法和普通时间法有什么区别?大家分组讨论吧。谁来发言?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应该以清晨或清晨为前;不要在24小时制表示的时间前加上早晨或早晨。[小学教学设计网-]2.学生从13:00到24:00独立探索和认识(1)时针然后由一个大格子向下转动。现在几点了?能不能24小时表达?和你的搭档讨论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下午1:00表示下午13:00,下午13:00表示下午1:00。(2)(时针继续转),用24小时制表示,自己填,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3)现在是24:00,一天终于过去了,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24:00也是第二天的0:00。1300小时到2400小时过去了多少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24小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大家分组讨论吧。谁来发言?3.组织讨论:老师: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一天之内,也就是某一天,钟面上的时针只是走了几圈。总共有多少个小时?(就两圈,一共24个小时)我们来回顾一下一天24小时的情况。(计算机)孩子仔细观察两种计时方法表示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吗?分组分享你的发现,比较哪一组发现了最多的秘密。(1)群体沟通(2)小组报告(3)教师总结第三,应用1.思考和做1请根据每张图片上孩子的活动告诉我们几点了,用24小时制的方法来表示几点了。2.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24小时制表示的时间?3.想想做2-5,7-8(看时间)第四,扩大想想第六个问题。在钟面上画一个时针。5.你知道吗?学生读“你知道吗?”鼓励学生多收集相关信息,课后互相介绍,增长见识。不及物动词总结你从今天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结论:每个人一天24小时都有。聪明人珍惜时间,分分钟都有收获。笨人只注重眼前的享受和玩乐,让时间白白溜走,最后一事无成。初三数学成套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来发展学生的时间概念。2.做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介绍:1.猜谜语:矮个子走一步,高个子走一圈。矮个子走一次,高个子走半天。2.学生猜出答案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问道:“短指什么”?“高是什么意思?”(2)“分针走一个方块需要多长时间”?“分针走一次要多长时间”?“时针走大广场几点了”?“时针走一次要多长时间”?1等于多少分?一分钟等于多少秒?3.老师演示课件,留出不同的瞬间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00,3:20,6:00,9:50等。4.引出题目:我们学会了看时间,但是如何计算流逝的时间。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时间计算”。(板书)二、新的教学课程:1.教学“例1”:2:00=()分(1)老师:1等于…?(学生回答)2点怎么样?(2)学生合作,自主探索。(3)反馈一、6060=120分b和2是两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总结。2.完成第4页的“做某事”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修改。修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起名字,告诉他们号码是多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然后老师总结了时间换算的方法。在方法(1)中,小时、分钟和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如百位数、十位数和一位数;方法(2)以小时、分钟、秒为单位,由小单位转换为相邻的大单位,即由秒转换为分钟,分割时由满60转换为一。进位原理类似于从单比特进位到十比特和从十比特进位到百比特。60秒=1分钟(10个1=10)60分=1时(10^10=1^100)反过来也一样。3.教学示例2:(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地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地图,说出地图的意思:小明7:30离家,7:45到校。(2)老师:小明从家到学校要多久?(3)学生讨论回答,尽量让学生总结各种计算时间的方法:分针从6点到9点。走3个方块花了15分钟。b,45-30=15,也就是15分钟。4.总结5.请一两个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什么时候去学校的。让观众中的学生做数学。第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5页的“做某事”。集体批改的时候,可以在黑板前面给时钟命名,实际操作。2.填空:(1)50分是()少于1小时,1小时是()多于45分。(2)一节课是()分,一节课间是()分,加上()分,也就是1点。3.竞争:老师口头汇报了时间,比如3:00到3:45。过了多少分钟?学生先回答,看谁回答快,老师给奖励。四、全班总结、回归评价:老师:现在几点了?我们刚刚九点开始上课。下课已经过去多少分钟了?一节40分钟的课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难买。”是的,时间像金子一样珍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学习更多的技能,长大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黑板设计:教学反思:这门课的教学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计算,用从家到学生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获得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给予认真的指导,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三数学集锦教案3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位可以整除)的计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2.通过具体问题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主要困难:理解余数除法的检查方法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口算题1.第三题第(1)项由学生完成;2.完成后检查反馈,告诉口算的算法。第二,没有余数除法检查1.展示例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用问题1详细解读;2.第一个问题怎么解,怎么算?引导学生学习以下公式;3.计算得出答案(鼓励口算,说说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等于12”)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告诉我:一般来说,当我们遇到除法检查时,我们通常使用乘法检查。谁来查?123=36,理解乘法中每个数字的含义。这个乘法公式是什么意思?5.显示标题642,并要求检查计算。注意横向重写什么,反馈的时候重点写。6.做完这两道题后,从乘除公式各部分名称入手,介绍第一种验算情况:商除数=被除数。(指导学生,老师不说)7.学生说,快速计算555并检查。8.完成第三项(2)的口算,说明为什么能这么快算出来。第三,余数除法的验算问题1.然后展示问题,65元能买多少冰淇淋,还剩多少元?2.学生列出公式,得到答案。这一次,要求学生检查横向表格,看看是否有错误。3.你能核对一下计算吗?它分两步进行。一、从意义上理解,213=63(元)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就是钱总数;然后用竖式来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用学过的知识筛选,完成第一题,回答问题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互相检查。”5.能不能根据我的公式再说一套这样的公式?585=11……3第四,独立完成除法的计算1.完成第二个问题的剩余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表演;2.注意竖式中的检查部分,明确使用的原则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3.注意格式问题:“横向余数是否丢失”“横向商会不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