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庄经济学院第六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Y200923题目: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以河北武强年画为例于殷贾沙张晓东先志强王瑶张明石家庄经济学院课题组二○○九年十一月2目录指导老师名单及简介、课题组名单及简介..................3工作报告写作..........................................4研究报告..............................................51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52中国武强年画..........................................63中国武强年画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探究.........................74中国武强年画出现问题的原因探究..............................95中国武强年画发展的潜力......................................116中国武强年画保护对策研究....................................197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评定方法分析................................218传统文化保护策略(以武强年画为例)..........................229结论........................................................24参考文献.....................................................24附录一.......................................................25附录二.......................................................32后记及感谢..................................................333指导教师名单及简介、课题组名单及简介指导教师名单及简介:方勇勇,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宝石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课题组名单及简介:于殷,女,石家庄经济学院宝石学院2007级本科生张晓东,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宝石学院2007级本科生贾沙,女,石家庄经济学院宝石学院2007级本科生先志强,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宝石学院2006级本科生王瑶,男,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2006级本科生张明,男,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2006级本科生4工作报告一、研究背景(前言)1、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小组负责人为调研地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居民,亲眼目睹了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之一的中国武强年画资源的流失和没落,放眼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同样严重,对比与中国,有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有愈演愈烈之势,2006年,韩国将端午节抢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韩国的“端午祭”并非抢注了我们的遗产,它们的“端午祭”源起于该国新罗时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的山神祭,主要拜的是大关岭山神及国师城隍的,原为村落祈丰的庆典,时间从四月十五日开始到五月七日,为期20多天,部分时间与我国端午节巧合,直到1927年才把“山神祭”改名为“端午祭”的,但是这也足够给予我们警醒。本课题通过对武强年画历史及发展状况的研究,了解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武强年画的关注程度与态度,以此为切入点,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护年画艺术,更好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二、研究原则、方法及过程1.实事求是原则,即按照事物的实际表现(即客观指标)去揭示其内在的本来面目(本质、结构、联系与规律等),而不加任何主观臆断或歪曲。所谓不加主观臆断,不是说研究者不要有主观活动或设想,而是说不要在毫无依据或缺乏足够的依据之前轻率地作出武断性结论,应力求使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一致。2.当今社会,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本课题通过对武强年画历史及发展状况的研究,了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与态度,以此为切入点,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如法律措施)保护年画艺术,更好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科研主要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中期实地走访,后期制定策略的形式进行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课题组成员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从一个普通民众有别于专家学者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问题,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来参与保护工作,而且作为新的一代,传统文化断层的一代,我们的关注更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5《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以河北武强年画为例》研究报告1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1.1我国的传统文化概述文化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1.2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6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2中国武强年画2.1年画概述年画(newyear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2.2武强简介武强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东北部。地理上为黄河流域的冀中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总面积445平方公里,辖3镇3乡、238个行政村,人口21万。武强县历史悠久,古属冀州。据史志记载,武强始于夏商时期,正式建制于西汉。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于今武强境内封设武强侯,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西晋惠帝时(290—306年)置武强县,自此,武强县名一直延续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地处冀中平原的武强,无山泽之利、亦远离湖海之惠。人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历史上,许多人曾被迫背井离乡,留下来的有的以制作年画为生,久而久之,遂使年画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人一项重要的谋生方式。72.3武强年画简介武强年画起源于元代以前,据史料考证和现存年画资料的体裁内容分析,武强年画的起源同古老的剪纸、石刻版画及宗教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同原始耕作方式、传统思维观念及古老的民俗信仰密切相关。明代初期形成规模,到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年至1820年)进入鼎盛时期。晚清时期,仅在武强县南关街上有字号可考的画店就达144家,其周围60多个村庄里共有1587个民间作坊从事画业生产与销售,从业者达数千人。他们大多农忙务农,农闲刷画,既自产自销,又承揽加工。在外地开设的批发店有180余处,最高年销量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武强年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爱憎,对人生的美好期望。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并称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五大生产基地。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构图饱满、主题突出,结构紧凑、线条粗犷,兼施黑、红、绿、黄、紫、粉等色,对比明快,极富有装饰性。有门画、窗画、灯画、斗方、贡笺、中堂画、炕围画、顶棚画、囤画、对联、条屏等,甚至牛棚马厩也有专门张贴的年画。在雕法上有的精细,有的粗细相间,尤以大刀阔斧粗犷自然的刻法见长,以阳刻为主,有的兼施阴刻,运用黑白对比,表现出刀味木趣、笔情墨意,弄成独特的古朴而稚拙的风格。题材主要有戏文故事,风俗时尚、喜庆寓意,娃娃美女,花卉山水等。代表作品有踏雪寻梅、三娘教子、赵州石桥等。武强年画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立了武强年画社;1985年,经河北省文物部门批准,这个久负盛名的“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1992年和1994年举办了两届“中国武强年画艺术节”。1993年12月,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强为全国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乡”。2006年5月20日,中国武强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武强县的马习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中国武强年画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探究3.1中国武强年画发展现状3.1.1年画艺人出现断层8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大致的情况,目前活跃在全县的从事年画生产和制作的艺人为数不多,除了年画博物馆还保存了古老的刻印技术外,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到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年画店了,全县还能够雕刻画版的技师仅有三四人,而且生意极端萧条。大部分传统年画艺人认为目前的武强年画艺术发展前景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