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原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体经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商品已经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了。产生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大家的日子都有些不好过,但正因为供过于求了,才有了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成本的动力,否则,制造厂家只管赚钱,萝卜快了不洗泥,才不管你说明优化产品结构问题。而且,市场经济讲究“优胜劣汰”,就像美国,不断有老的落后企业倒闭、不断有新企业诞生。不进步就淘汰。类型分析◆“链条”型。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零配件、包装,提供仓储、物流,后勤保障、服务……企业越大,县市与之关联的产业越多。繁盛时期,往往是一业独大,百业兴盛;遇到衰败,就一业凋敝,百业衰退。位于西部W区的某机电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前几年经营状况好时,W区及周边10多个县市的200多家企业为这家公司生产零部件。2014年,该公司停止支付供应商货款,实施破产重振。关联的企业,要么停产,要么破产,要么倒闭。县市从属建筑企业的钢材、水泥、陶瓷、煤炭等行业,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主业大,跟着大;主业弱,跟着弱。◆“同质”型。电商未能形成气候之前,经销商选择就近进货,县市之间因此诞生了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自从2010年以来,电商数量、销售额每年成倍增长,实体商店也开始实体店、网店兼营。质量、价格不占优势的企业,要么苦苦挣扎,要么退出生产行业。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小家电、服装、鞋类、日用品行业,更是如此。◆“简易”型。县市实体经济,强的属于央企、省企,余下的,才属于县市。生产要素上处于劣势,技术上也因为无力供养研发队伍,只能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含量低的。由于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很容易被仿制、被超越。此类企业,很容易兴起,也很容易衰落,甚至每隔几年,又可以炒一次“冷饭”。最典型的是煤炭企业,钢铁、水泥、陶瓷等建筑材料。◆“循环”型。许多市场需求是由消费潮流主导的,符合时尚、潮流的产品,不一定是技术最新的、工艺最精的,而是消费者看好的。消费者热衷,又主要是有这样那样的“炒家”。县市实体经济,多数是在这种“看好”“不被看好”中轮回。企业明知“十年风水轮流转”,但是,在不景气时,也不愿放弃,选择苦苦坚守等待。“新常态”下,县市许多企业就处在类似的等待时机中。L市就有500多家类似还有“一口气”的企业,没有生产,也没有关门,在维护设备中等待时机。市场规律如此,县市面对此类不景气,难有血性,更不用说脾气。不景气的原因●属于正常的挤泡沫。GDP为王的年代里,一些县市硬把数字往上拽。把经济发展的动力放在投资拉动上,千方百计找项目,千方百计搞投资,千方百计寻老板。十八大后,一是部分县市取消了GDP考核,前些年咬紧牙关苦撑的局面没有了。二是就全国而言,不再追求增长速度,党员干部没有了比速度的压力,开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三是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对浮夸者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四是制造业转型的客观使然。●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是难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二是利率被上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进行了上浮,平均水平是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还有评估、担保等一系列支出,实际支出最低12%,最高30%。三是额外附加重。虽然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名义利率较之其他方式不高,但包含很多隐性要求。●额外负担过重过多。一是行政项目收费多。最少的行业,有20多项收费;多的,100多项收费。县市,不包括垂管部门,30多个政府部门都有数额不等的收费项目。尤其是名目繁多的基金。二是行政处罚乱。许多行政处罚就是一个红头文件,有审批权的部门,都有处罚权。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名目多。对县市企业而言,发展离不开县市的支持,因而对县市提出的诸如慈善、献爱心、扶贫、援建等就不好拒绝。面对一个经营状况不如自己的企业,都捐的、献的、援的比自己多,企业出于生存考虑,也就豁出去了。●个别县市手伸得长。县市国有企业已经少得可怜,因此,民营企业就成了县市热衷的对象。企业经营景气的时候,一方面是帮助企业搞扩张,而不顾企业是否有这个实力、条件;另一方面,是组织企业参加费用不菲的高端培训、考察。企业经营不景气时,又采取所谓的一企一策的办法,帮企业融资,催企业生产,甚至派干部去挂职,事实上是瞎指挥。因此,县市在某个行业发生问题时,很少选择主动退出,而是选择苦苦撑着。撑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其他的行业,新兴的行业成长不起来。●疯狂“地王”欲掏空实体经济当前,“地王”频出,房地产市场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必须给房地产降温,让投资房地产赚不到钱,才能给实体经济更多的未来、希望。●虚拟经济过火赚快钱模式抛弃实体2016年,直播、网红经济又成了风口上的“猪”。究其原因,都是浮躁、赚快钱的商业模式在作祟。而相比于来钱慢,回报期过长的实体经济,遭到抛弃就不奇怪了。●国家补贴害了企业竞争环境格力的董明珠曾在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过,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平等的环境。给了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会做的更好,比给钱更好。这一句话透露了太多讯息。●融资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就是生意不能稳赚钱。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不会理会中小企业。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就算拿到了还可能要承受被断贷的晴天霹雳,而国企拿到了资金后又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融资简直难于上青天在大多数人认为萧条不会到来,经济只不过是二次探底,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的回落,央行下半年的放水,出口企业恢复生产,中国经济可以从复苏走向强劲。实际走势远没有理论上想像的这么简单。原因如下:1、首先,从PPI以及MPI等各种领先指标来看,中国经济似乎已经见底,按往年的走势,最过两三个月,都会出现反转。今年的情况却要比往年复杂得多,过几个月之后,经济随着惯性出现反弹是会有的,但要反转,那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情况,这得从工业环境和经济环境上就可见一斑。以工业环境来看,现在企业利润持续走低,那么接下来投资的增长是不可预期的也就是说,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幅还会继续下降,这从现在来看,是必然的。伴随着投资的减少,以投资所需要的工业品市场将大幅度缩减,本来就已经库存严重的工业设备产品,在不出现新增市场的情况之下,只能造成积压进一步加重,生产工业品的企业,最终会承受不了大量的库存积压,面临着倒闭和关停的风险。工业品是检验市场经济活跃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品消费痿缩,标志着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企业走向困境,到达这一步的时候,绝大部份的中产阶级将失去消费的能力,经济环境也将因此而恶化。目前看不出这一景象,是因为房地产业的繁荣以及政府部门的投资,带动底层的相关产业发展,房地产业的过度,以及政府部门的投资回报有限,加上居民无法消受的高房价,已经严重制约了房地产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很快以房地产和基础投资推动的产业链也会进入寒冬。2、其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延后性,打击实体经济的热度,导致消费痿缩,流动性陷阱已经挖好埋在经济的道路之上。从目前看,市场似乎还不缺少流动性,这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资本对实体经济失去了信心,投资房产以及民生急需品以规避风险,房价的居高不下,二三线城市依然购房活跃,理财产品销售火爆。这一切都是在透支实体经济的资本,实体经济的资本过渡透支后的结果是中小企业无法维持经常生产,个体工商户只做现金交易,终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菜蓝子价格稳步上涨。表面上看好象是流动性过剩,经济形势没有明显衰退的迹象。实质上实体经济都在透支原有的积蓄在坚挺,试图在已经明显痿缩的市场之中,不让自己失去利润。这样的结果,只能造成产品积压,比如农民的白菜,香蕉等烂在地里,而城里人却吃不到便宜的食品。在现在这样的货币政策之下,个体工商户得不到银行贷款,这种滞涨局面还要持续一阵。直到产业企业都不能维持,才有可能打破这种局面。这种明显的现象,最能体现的是汽车和白色家电产业,一方面汽车和白色家电严重积压,而市场之上不见降价,其中以空调最为突出,呈不降反涨形势。这就是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消费降低,反而造成价格上涨的矛盾。3、银行的自私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让实体经济终端流通环节严重失血。银行作为商业企业,他不是慈善机构,没有慈善的义务,银行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把钱投到风险最低,效益最好的项目,政府融资,房地产业成为银行的首选,其次,银行减少繁锁的开支和边际成本,对于小额贷款没有兴趣,更愿意把小额货款的指标发放给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一些担保机构。之于这些担保机构是否把钱落实到终端市场,银行就撒手不管,银行关心的只是担保机构是否可靠。这个问题,现在从一些担保机构因放高利贷而追不回放贷显现出来。要是个体户因此而期望银行能够直接把钱放贷到终端,那绝对是大错特错。银行最多只是加强监管制度,严格对担保公司地及地方政府的信托放贷。担保公司最多做出让步,按照地方政府的指示,把钱贷给名义之上的中小企业,这样依然解决不了终端的货币不足。以大量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没有有效的流动资金,他们只能进一步缩减开支,并抬高日用消费品价格,以保住自己的财富不致于缩水。及到更多名义上的中小企业库存越积越多,波及到大中型企业,国家出台放水解救大中型企业之危,这样中国式的流动性陷阱更让实体经济走向困境。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