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文科)班级序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45分)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所有物质现象的总和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实在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并为意识所反映得客观实在2.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①存在即被感知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⑤心外无物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③⑤3.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主要表明:()A.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人脑可以改造物质的东西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4.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人对自然物属性认识的程度C.人改造自然的决心和信心D.摆脱自然界的束缚5.“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水龙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6.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号召全国人民发扬各种精神,如亚运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7.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A.与科学地认识是对立的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C.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D.是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8.列宁把唯心主义斥之为“无头脑的哲学”,目的在于说明()A.人脑是形成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的9.人的头脑不是一件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近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这一事实说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合理之处在于()①确定天意决定了人们做事的成败②承认人们要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不能达到一定目的的④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2.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D.意识依赖于物质13.“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一般号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对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上有政策,下有对策B.视为灵丹妙药,认真贯彻、照办C.全面学习,认真体会实质D.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研究本地实际情况15.为民办好事,使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体现,但如果脱离实际,就会把事情办砸。在为民办实事上,我们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这主要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出发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C.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D.为民办实事是各级领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16.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A.普遍存在的、主观的、无条件的B.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无条件的C.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有条件的D.普遍存在的、主观的、有条件的17.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下列说法符合这一古训精神的是()A.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志当存高远D.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18.有人看到《天祸》书后预言,20世纪末地球将毁灭,世界末日将到来。这种所谓的预言之所以错误,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不符合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违背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不符合因果联系的必然性D.违背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19.下列说法不能反映事物因果联系的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0.由于近些年人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氟里昂,导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达272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因受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辐射而死亡,也会使非生物加速老化,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而疾病增加。由此可见()A.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B.原因和结果只表现为先行后续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21.十几年来,远程医疗在各地兴起。患者可以不去医院,而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和医院交流,这个事实说明()A.随着科技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不具有客观性B.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事办不成C.人们可以在任何事物之间建立新联系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2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离不开联系,这主要表现在()A.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才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由于事物的变化,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D.事物的变化发展总能形成事物间新的联系2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事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发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B.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4.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D.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不可知论25.在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有()A.用电子计算机算命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6.发展当然是一种变化,但并非变化都是发展。因为()A.变化是数量的变化,发展是性质的变化B.变化是旧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新事物的运动C.变化是直线式的,发展是曲线式的D.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27.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高,并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位同学的看法的错误在于()A.没有弄清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没有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C.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D.缺乏支持新事物成长的热情28.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A.出现时间的先后B.特定阶段力量的强弱C.成熟和完善的程度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9.20世纪80年代,比尔·盖茨说:“486型电脑就能满足今天所需处理的一切信息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586、686等新型电脑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于是他提出了微软的宗旨: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这说明()A.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D.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30.“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要大胆的试,大胆地闯。”这段话()A.主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在于主观世界B.主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解放思想C.认为只要胆子大,就可以闯出新路来D.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二、简答题31.国家领导人在庆贺神舟六号平安归来,航天英雄胜利凯旋大会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将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8分)三、.辨析题32.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1分)四.分析说明题33.对我国这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国家来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无疑是利国利民、泽备后世的善举。但西北某山区的老农技工作者说:“有些藤蔓作物,经过多年的科学改良,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对解决群众温饱意义重大,水保功效也比种草好。”可是按照县里的规划,必须退出作物种植,全部种草。你认为该县的规划合理吗?请用唯物论的观点予以分析。(12分)3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坚决打击那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报喜不保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法行为。(1)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哪些哲理?(4分)(2)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的重要性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所在。(11分)35.据报道,由于乱砍滥伐及其他人为的破坏,导致京津周围地区植被稀少,前些年,京津地区只要大风一起,就天昏地暗、沙尘四起。现在京津地区绿化工程累计造林种草4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比13年前增加16.68%,首都绿了,风沙少了。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道理的?(9分)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文科)班级序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简答题31.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8分)32..辨析题: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1分)33.你认为该县的规划合理吗?请用唯物论的观点予以分析。(12分)34.(1)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哪些哲理?(4分)(2)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的重要性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所在。(11分)35.①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道理的?(9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BACDABBBDBC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ACDBACCDBDCB31.(8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创新就是推动事物的进步发展。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32.(10分)(1)凡是认为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或者是否强调精神文明。(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力量的作用,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文明力量的作用,不仅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3)上述观点没有搞清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因而是错误的。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