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教学提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整个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首先分析了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接着重点阐述了提高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几种途径,最后介绍了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过程,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如价值工程、限额设计、标准设计等几种提高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方法。5.1设计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意图进行的具体描述,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工程设计包括工业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总平面图设计即通常所说的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企业拟生产的产品要求,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设备种类、型号、性能并合理地布置工艺流程的设计;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已设计的工艺流程和选定的设备要求,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案,完整地表达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型、空间布置、结构以及建筑群体组成的设计。一般的公用工程和住宅的设计就是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工程设计是只有建筑设计,是根据使用者或投资者对功能、建筑标准的要求,具体确定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群体合理安排的设计。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拟建项目做出投资决策以后,设计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计者的灵活性很大,修改、变更设计方案的成本比较低,而对造价的影响度却是仅次于决策阶段,对一个已做出投资决策的项目而言,这个阶段对造价的高低起着能动的、决定性的作用。5.1.1工业建筑设计影响造价的因素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总平面图设计、工业建筑的平面和立面设计、建筑结构方案的设计、工艺技术方案选择、设备的选型和设计等。1.总平面图设计总平面图设计是指按照工艺流程和防火安全距离、运输道路的曲率等要求,结合厂区的地形、地质、气象及外部运输等自然条件,把要兴建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或配套设施有机地、紧密地、因地制宜地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合理组合、配置起来的工作。第5章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93··93·厂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关系到整个企业设计和施工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正确合理的总平面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程量,节约建设用地,节省建设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和投产后的使用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组织、经营条件和生产环境。1)总平面图设计的基本要求(1)尽量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农田。一般来讲,生产规模大的建设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占地面积比生产规模小的建设项目要小,为此要合理确定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妥善处理好建设项目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的关系。近期建设项目的布置应集中紧凑,并适当地留有发展余地;在符合防火、卫生和安全生产并满足工艺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生产区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地设计外形规整的建筑物以增加场地的有效使用面积。(2)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地合理布置车间及设施。总平面图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使用功能条件下,应利用厂区道路将厂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动力区、仓库区、厂前区等,各功能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力求工艺流程顺畅、生产系统完整;力求物料运输简便、线路短捷,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卫生、美观;避免大填大挖,防止滑坡与塌方,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3)合理布置厂内运输和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设计应根据工厂生产工艺要求以及建设场地等具体情况,正确布置运输线路,做到运距短、无交叉、无反复,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投资少、运费低、载运量大、运输迅速、灵活性大的运输方式。(4)合理组织建筑群体。工业建筑群体的组合设计,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力求使厂区建筑物、构筑物组合设计整齐、简洁、美观,并与同一工业区相邻厂房在体形、色彩等方面相互协调。注意建筑群体的整体艺术和环境空间的统一安排,美化城市。2)评价厂区总平面图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系数(即建筑密度)。是指厂区内(一般指厂区围墙内)的建筑物布置密度,即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露天仓库及堆积场、操作场地等占地面积与整个厂区建设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反映总平面图设计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指标。(2)土地利用系数。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露天仓库及堆积场、操作场地、铁路、道路、广场、排水设施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所占面积与整个厂区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综合反映出总平面布置的经济合理性和土地利用效率。(3)工程量指标。它是反映企业总平面图及运输部分建设投资的经济指标,包括场地平整土石方量、铁路、道路和广场铺砌面积、排水工程、围墙长度及绿化面积等。(4)经营条件指标。它是反映企业运输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指标,包括铁路、无轨道路每吨货物的运输费用及其经营费用等。2.空间平面设计新建工业厂房的空间平面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和经济,不仅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和使用费用的高低,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节约用地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建筑平面,控制厂房高度,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选择合适的厂内起重运输方式,尽可能把生产设备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工程造价管理·94··94·1)合理确定厂房建筑的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力求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采用昀经济合理的建造方案,其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与组合形式。尽量采用统一的结构方案,减少构件类型和简化构造,使建筑物得到昀有效的利用。2)工业厂房建筑层数的选择选择工业厂房层数应考虑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的要求。(1)单层厂房。对于工艺上要求跨度大和层高高、拥有重型生产设备和起重设备、生产时常有较大振动和散发大量热与气体的重工业厂房,采用单层厂房是经济合理的。(2)多层厂房。对于工艺过程紧凑、采用垂直工艺流程和利用重力运输方式、设备与产品重量不大,并要求恒温条件的各种轻型车间,可采用多层厂房。多层厂房的优点是占地少、可减少基础工程量、缩短运输线路以及厂区的围墙的长度等,可以降低屋盖和基础的单方造价,缩小传热面,节约热能,经济效果显著等。3)合理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和层高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高度和层高增加,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层高增加,墙的建造费用、粉刷费用、装饰费用都要增加;水电、暖通的空间体积与线路的增加,使造价增加;楼梯间与电梯间及其设备费用也会增加;起重运输设备及有关费用都会提高。层高和单位面积造价是成正比的,据有关资料分析,单层厂房层高每增加1m,单位面积造价增加1.8%~3.6%,年度采暖费约增加3%;多层厂房的层高增加0.6m,单位面积造价提高8.3%左右。因此在满足工艺流程和设备正常运转与操作方便及工作环境良好的条件下,应力求降低层高。4)尽量减少厂房的体积和面积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条件下,要尽量减少厂房的体积和面积。为此,要合理布置设备,使生产设备向大型化和空间化发展。3.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选择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直接费的70%左右,设计中采用先进实用的结构形式和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能更好地满足功能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果明显。1)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合理和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2)建筑结构的选择建筑结构按所用的材料可分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大跨度结构等。建筑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地质条件、荷载的大小、建筑材料及建筑的工艺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及建筑造型等,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第5章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95··95·4.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投产后的运营效益为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一般而言,先进的技术方案投资大,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昀佳的工艺流程方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劳动消耗完成产品的加工和装配过程。5.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设备的选型与设计是根据所确定的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并按上述要求对非标准设备进行设计。在工业建设项目中,设备投资比重较大,因此,设备的选型与设计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设备选型与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尽量选择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生产设备。2)选用高效低能耗的先进设备时,要按照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3)设备选择必须首先考虑国内可供的产品,对于需要进口的设备应注意与工艺流程相适应和与有关设备配套,避免重复引进。4)设备选型与设计应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包括动力、运输、资源、能源等具体情况。5.1.2民用建筑设计影响造价的因素居住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昀主要的建筑,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小区建设规划的设计、住宅平面布置、层高、层数、结构类型等。1.小区建设规划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必须满足人们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既要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又要体现独特的城市风貌。在进行小区规划时,要根据小区基本功能和要求确定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层次与关系。据此安排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管网、道路及绿地的布局,确定合理的人口与建筑密度、房屋间距与建筑物层数,合理布置公共设施项目、规模以及水、电、热、燃气的供应等,并划分包括土地开发在内的上述各部分的投资比例。评价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用地面积指标、密度指标和造价指标。小区用地面积指标,反映小区内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绿化园地、道路等占地面积及比重,是考察建设用地利用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用地面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区建设的总造价。小区的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密度、居住面积密度和居住人口密度也直接影响小区的总造价。在保证小区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小区的总造价。2.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建筑面积相同时,由于住宅建筑平面形状不同,住宅的建筑周长系数(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占的外墙长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讲,正方形和矩形的住宅既有利于施工,又能降工程造价管理·96··96·低工程造价,而在矩形住宅建筑中,又以长宽比为1:2昀佳。在多层住宅建筑中,墙体所占比重大,是影响造价高低的主要因素。衡量墙体比重大小,常用墙体面积系数(墙体面积/建筑面积)。尽量减少墙体面积系数,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住宅层高不宜超过2.8m,这是因为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层高和净高增加,使得整体面积增加,柱体积增加,同时使基础、管线、采暖等因素随之增加,因此使工程造价增加。据某地区测算,当住宅层高从3m降到2.8m时,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下降4%~4.5%,并可节约材料、能源,并有利于抗震。另外根据对室内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从室内空气洁净度要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m。3.住宅建筑结构方案的选择目前我国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结构形式多样,如全装配式(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具式模扳机械化现浇结构等。这些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结构形式各有利弊,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如北京用内浇外砌大模板住宅体系替代传统砖混住宅建筑体系,使每平方米工程造价降低1.5%左右。4.装饰标准装饰标准的高低对住宅造价的影响很大,这要看住宅的市场定位是怎样的再来确定装饰标准。我国住宅目前的装饰—般由住户自行设计、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设计的装饰标准可以低一些,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降低工程造价;但也有些精装修的公寓式和酒店式住宅相应装饰标准就高一些,工程造价也就较高。5.2提高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途径5.2.1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1.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是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方案进行招投标,是指招标单位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