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川省网格管理员考试试题库一、社区矫正1.什么是社区矫正?答:社区矫正是将指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2.社区服刑人员包括哪些?答:社区服刑人员包括:(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3)被裁定假释的罪犯;(4)被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3.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学习教育时间是多少?答: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八小时。4.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是多少?答: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得少于八小时。5.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地请销假有什么规定?答: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区),在七日以内由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局行政机关批准,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4-6.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遵循的方针是什么?答: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入矫解矫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7.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包括哪些内容?答: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包括心理舆论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8.对社区服刑人员走访有什么要求?答:对社区服刑人员走访要求是严管对象每月走访一次;“两会”及重大节庆时段适时走访;社区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出现困难及时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必须家访;宣告解除矫正后一个月内进行回访。9.刑满释放人员是指哪些人员?答:刑满释放人员包括:监禁(监狱、看守所)和非监禁刑(社区)服刑期满的人员。10.刑满释放的“三无人员”是指什么人员?答: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简称“三无人员”。11.刑满释放人员一般帮扶年限是多少?答: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以5年内为限,分一般帮教对象和重点帮教对象,重点帮教对象主要是指“三无人员”或有重新违法倾向等人员,特殊情况除外。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类1.人民群众如何参与群防群治活动?答:参加本社区(村)治安巡逻队、义务联防队、人民调解等-5-自治组织,积极当好治安信息员、平安志愿者和义务宣传员,主动参与调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打击违法犯罪等事项。2.居民周边治安问题主要是哪些?答:治安问题主要有:入室盗窃、摩托车被盗、诈骗等刑事、治安案件、“赌、毒、黄”问题、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恶化等。3.乡镇(街道)、村(社区)如何开展矛盾排查调处?答:成都市在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在村(社区)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村(社区)干部、治调主任、治安中心户、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等对辖区内的社会矛盾进行全面排查化解,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对社会矛盾进行排查调处。村(社区)每周排查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排查一次。4.平安创建活动是指什么?答:平安创建活动主要有“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村(社区)”、“平安小区”、“平安道路(铁路)”、“平安边界”、“平安家庭”等形式,包括联防巡逻、各类安全预防措施等。5.公民如何参与平安创建?答:公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平安创建”活动:自我防范、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维护公平正义、邻里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积极参加平安志愿者、治安信息员、义务联防队,积极参与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等。6.做好自身防范是否也是参与了平安创建?-6-答:把自身防范(如家庭防火、防盗、防抢、防骗)做好了,或参与邻里、社区、小区内的治安防范就是参与平安创建活动。7.什么是“十户电话联防”?答:“十户电话联防”是指通过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居住相邻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以十户为单位组成一个群组,遇到突发情况,用户可快速拨打报警中心号码,求助联防户进行救助。8.什么叫群防群治?答:群防群治是群众性、互助性自防自治活动的简称。具体说来,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综治部门的指导下,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所在地区或单位治安秩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9.常见的一些自我防范措施有哪些?答:要防盗防火,家里门窗要牢固,外出、睡觉门要反锁,最好门上安装报警器;邻里彼此要留意可疑人;外出要警惕防扒手,夜间出行要谨慎;大额取款要有人陪同;防止电话和短信诈骗等。10.成都市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三全”目标是什么?答: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11网格员有哪些具体职责?答:网格员由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统一综合履职、统一考核管理。每名网格管理员在自己的网格内综合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七项职责。12.何谓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居住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办居住证?-7-答: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市行政区域或在本市跨县市(含夷陵区)居住的人员。《成都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流动人口拟在现居住地居住三十日以上的,应当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进行居住登记,填写《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申领居住证。13.出租房屋是否要签订租赁合同?答:《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出租房屋供流动人口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托人应当与承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等基本信息,督促其到当地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14.房屋出租人是否可以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答:《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房屋出租人提供的出租房屋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15.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部门或单位是指哪些部门或单位?答:从中央、省、市、县到乡镇(街道),均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简称“综治委”),并下设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综治办”)。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部门或单位就是指乡镇(街道)的综治委(办),村(社区)设有治保调解委员会。16.何为见义勇为?答:2000年12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湖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保护规定》第二条指出:“见义勇为是指人民群众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8-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灾害事故作斗争的行为。”17.如何界定和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答:凡属执行日常的值班巡逻和处理日常事务,应看成职务行为。公民在他人遭受行凶、杀人、抢劫、强奸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时,不畏强暴,敢于正当防卫,制服或扭送违法犯罪分子,协助公安司法机关破获了重大案件的,应视同见义勇为。18.成都市社会管理创新“一本三化”新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三、公安服务类1.什么叫流动人口?答: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或在本市跨县市(含夷陵区)居住的人员。2.如何办理居住证?答:流动人口拟在现居住地居住三十日以上的,应当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社区(村)进行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3.申领居住证应提供哪些证明材料?答:申领居住证应提供如下证明材料:申领一年期居住证的,一是提供本人身份证(二代证)或者户口簿;二是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或借寄住证明。申领二年、三年、五年期居住证的,一是应提供本人身份证(二代证)或者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三是劳动用工合-9-同或工商营业执照。另外,与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共同居住的人员申领居住证的,应当提交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身份证明或居住证4.一家人在一起居住的,如何申领居住证?答:成都市居住证实行一人一证,流动人口的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可以申领一本居住证。5.办理居住证是否收费?答:流动人口办理居住登记、首次领取居住证或办理变更、延期手续的,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6.取得居住证的人员享有哪些权益和公共服务?答:流动人员持本市居住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本市享受下列权益和服务:(1)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2)参加社会保险;(3)申请办理车辆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4)参与社区组织的有关社会事务的管理;(5)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执业)资格登记以及有关劳动技能比赛、先进评比;(6)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7)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8)申请安排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10-(9)传染病防治和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免费享受国家免疫规划保健服务;(10)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权益或待遇。7.网格员应入户采集流动人口哪些信息?答:姓名、身份证号、到达时间、暂住事由、服务处所、职业类别、联系电话。8.出租房应采集哪些信息?答:房屋地址、房主姓名、身份证号、房主联系电话、出租时间、出租间数、出租面积、出租用途。9.网格员与公安机关衔接的七方面职责是什么?答:(1)采集、核查、更新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落实服务管理措施;(2)摸排掌握并及时上传涉稳、涉访、矛盾纠纷等社会矛盾信息,做好化解工作;(3)走访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了解其现实活动情况;(4)检查辖区单位、物业小区、行业场所等门卫值班和治安巡防情况,及时发现摄录上传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5)宣传防火、防盗、防抢、防骗等自防常识;(6)及时通报重大治安警情,组织单位、居民有针对性做好自防;(7)了解收集居民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社会、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反应情况。-11-10.办理居民身份证有何要求?答: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居民也可申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为5年。11.网格员应采集关注人群哪些信息?答:网格员应采集精神病人有无家人监护、在家服药情况、病情是否稳定、最近是否在家等信息;采集重点上访人员近期是否在家、活动是否异常、有无再次上访迹象等信息;采集重点人口活动情况、就业信息、有无反常行为等信息。-12-司法服务类一、法治宣传1.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宣部、司法部制定的五年普法规划,同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在全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普法。2.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第几个五年普法规划?普法规划分哪几个阶段?答: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六五”普法从2011年正式实施,目前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普法规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3.“六五”普法的对象是哪些?重点对象是哪些人员?答:“六五”普法的对象是全体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社区居民,其中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13-4.“法律六进”指的是什么?答: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5.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答: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6.法治创建活动指的是什么?分哪几个类别?答:法治创建活动,是在深入开展依法治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法治实践活动。法治创建活动分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二、人民调解1.什么是人民调解?答: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当事人申请或者同意,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