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林风眠是一位融合中西画法的绘画大师,但他走了一条与徐悲鸿不同的艺术道路。•林风眠(1900—1991)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位木匠,林风眠小时候给祖父当助手,并学习书法和中国画。18岁的时候,林风眠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习油画。后来,他又到德国,对欧洲古典绘画大师十分敬仰,同时,对后期印象派、现代诸流派也怀有浓厚的兴趣。1925年,林风眠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20年代末,他又转任杭州艺专校长。40年代后期,他离开教学工作,潜心从事创作。林风眠•林风眠在青年时代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他从欧洲留学期间所带回的作品就是用写实手法表现的主题性巨幅油画,如《摸索》,描写了以荷马为首的世界各国先哲跟随其共同探索人生真谛的内容。1925年,他创作了国画《生之欲》,画中4只老虎,两大两幼,从芦苇中奔出,意取叔本华诗句,并吸收了岭南画派的表现手法。这幅画送往巴黎参加万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且成为他从油画向国画的转折点。林风眠•林风眠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采用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的,但是,画面效果和作品所体现的意境却又体现了东方诗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林风眠没有使用传统的笔墨,没有以书法用笔作为造型手段,他用了一种较为轻快、活泼而富有力度的线——这些线在造型的同时,传达了一种生命活力和音乐般的韵律。他习惯用大块面的涂染,有如水彩或水粉的画法,例如他画的风景画大都是这样。尽管看上去没有继承中国画传统的表现方法,但画面总体传达了浓重的中国画韵味,空灵、含蓄、蕴籍,富有诗意。林风眠•林风眠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用较少的笔墨,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他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的构成原则,在它们有机的组合中,造成一种音乐性的形式感。他的用色也有独创性,把水彩、水粉同墨一起使用,使作品既有较强的色彩感,又显得色调和谐、沉稳。林风眠•林风眠绘画的题材内容很广泛,有风景画,如《秋艳》、《风景》等,花鸟画《樱花小鸟》、《夜枭》等,还有戏曲人物画、裸女、瓶花静物等。不论哪一类作品,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如此,是因为画家在创作中投入了真情实感。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主义色彩,从中透出特有的一种孤寂、空漠的情调,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林风眠林风眠林风眠林风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