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申报表-东海安峰小学作文学科基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申报表申报单位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项目名称小学创新作文课程研究基地联系电话0518——87592023电子邮箱dhafxx@163.com申报日期2013.4.202一、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始建于1959年。学校位于万人敬仰的安峰山事件烈士纪念塔东北部,西临碧波荡漾的安峰山水库,依山傍水,环境怡人。学校占地29082平方米,建筑面积4433平方米,规划合理,设计科学,教学区、活动区区域分明,现有34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走进校园,花坛棋布,绿草如茵,喷泉雕塑,画壁长廊,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可谓“校中有画,画中有校”。近年来,安峰中心小学始终服从东海教育改革开放大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教育发展新思路,不断寻求教育改革新突破,以“拼搏进取,不甘人后,追求卓越”的立校精神,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作文特色学校”、“全国创新作文实践基地校”、“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先进校”、“市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课改先进校”、“市优秀教科室”、“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安峰中心小学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先后有10余个国家、省、市级课题结题;近8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百余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单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学校的正确选择,因为有了特色,才不致被湮没。2008年8月,百年老校安峰小学高举“打造名师、创建名校、构建特色、谋求发展”的旗帜,提出创建习作特色学校的构想,具体规划为“三年见成效,县内知名气;五年出成果,市县一流”。而后瞄准目标,确定方案,狠抓落实,硬性提高。到2010年底,习作特色学校创建取得较大突破:学校被确立为“全国创新作文实践基地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学校”,组内成员多次承担省市县级作文教学公开教学活动,在历次市县级调研考试中,学校作文好文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学生习作能力切实发展。我校语文组现有教师40人,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每位教师均有本科文凭。他们年富力强,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好学上进,具有团结合作的品质。在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兢兢业业,聚焦课堂,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课余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09年我校被全国小学语文委员会评为“全国创新作文实践基地校”。语文组师资力量雄厚,校长冯尊祥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会备人选,港城名师、连云港市名校长,领衔人陈福建获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小学语文教学》封面人物、市“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周永生,市“333”工程骨干教师,县课堂教学先进个人。周萍,市“333”骨干班主任。张娟,市优秀园丁。其余教师大多为县级骨干教师。3二、项目基础及目标内容项目基础1、师资基础。86位专任教师中,1人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4人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学术基础。我校为学生的生态成长,教师的生态提升,学校的生态发展来促进教育的生态文明和社会的生态文明,以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一五“山水文化引领下创新作文特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十二五“催生智能下小学习作创新的实践与研究”等规划课题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创新习作作为一种丰富的、综合的、实践的、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课程文化,在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教师自身视野、提供多元交往媒介,创造社会关注亮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价值。3、课程基础。一是校本教材:《山水之间》。二是红色广场,占地400多平方米。三是习作实地风景区,有宜人的风景和一到十二册的相关口语交际及习作实景。四是小学生优秀习作杂志:涉及全国各地各种体裁的习作读物。4、地域基础。安峰中心小学坐落在三市交界处。资源文化的古老性、山水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征,给予了师生们无限的灵感与智慧。学校利用这一地域优势,构建了习作教学的创新性。目标内容:(一)学校1、营造创新作文的文化氛围。◆山水之约——“教材模拟习作基地”。通过假山和瀑布等实景,向学生展现习作教学的初始阶段。◆山水之韵——“好词佳句展示基地”。长廊与景石,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山水之声——“红色广场基地”。通过20平方米的液晶显示屏,把学生特长进行全校展示。◆山水之越——“百草园”、“三味书屋”。开设“古诗词研学室”,“安峰山石子标本室”,“安峰山学生作文成果展示”。4◆山水之乐——“成长足迹”。将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进步展现出来,享受成长与成功的快乐。2、开设作文课程,并编写专业的校本教材。3、建立孔子讲堂,并编写习作特色教案。4、通过习作活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5、通过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6、每学年开设一次作文艺术节。(二)学生1、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并提高听、说、读、写及其它的学习技巧。3、将所学知识内化,并具备综合写作的能力。(三)教师1、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中设计“学习小技巧”。◆词语教学◆句子教学◆段落教学◆篇章技巧2、巧妙运用心理学解决学生的心理不良因素。3、善用写作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和互补。4、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5三、项目创意及效能分析项目创意: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将山水文化与创新作文相结合,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延伸,从习作词汇语段的积累,到写作能力的提升,从班级小氛围的营造到学校大环境的创设,处处体现教师的创新引领,让学生在充满创新的氛围中,乐学善思,合作交流,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效能分析:我校所建设的作文实践基地,力求在“三个适合”中踏寻这个项目的达成。一、建构适合儿童身心的“习作生活”----“模拟实景”当下的习作教学中,为了调动儿童的写作兴趣,教师结合习作特点,不惜余力地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常常有情有境、有声有色,不仅能给儿童的感官带来了的快感,而且对写作也产生的一定的功效。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为了写作和教学而“制造”出来的“人为生活”,未必达到“为人”目的,如果站在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成长的高度来审视,这样的“人造风景”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对于场景中的儿童来说,是契合儿童言语和精神的生活,是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生活!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要竭力生成这样的生活,让教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重要方式,让课堂成为儿童的精神家园。“创新作文”主要为儿童营造这样的三种习作生活——“童话模拟场景”。“童话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童话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契合的,我们应当为儿童多提供一些接触童话的机会”③。这几句话道出了儿童、童话、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要走向儿童,童话是一座理想的桥梁。习作教学抵达儿童精神世界,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作文”,就需要在儿童和习作教学之间构建一种“创新生活”。让儿童成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不仅可以给儿童找到一个鲜明的表达对象,还可以激荡起儿童的言语源泉,写作的生涩就会自然转化为交往的自如。学校根据一至六年级评议教材比较典型的作文训练插图制作出童话模拟场景,让学生根据实景创作出优秀的习作。“教材实景创作”。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或结合习作例文教学学习写作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实景模拟创作基地去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因素,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实景创作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恣意,作为教师,应顺势而导,变“无序”为“有序”,变“无为”为“有为”,让教学资源应然而生,源源不断。“活动快乐生活”。因为儿童自觉的理性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不发达或不成熟,相应地,感觉投入、动作参与、身体的直接体验则是他联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⑦。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要营造适合儿童的“活动本性”的6教学生活,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儿童的感官回归到生活状态,通过活动以丰盈儿童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为习作教学搭建起一个动感开阔的平台,通过活动在师生之间构筑起共同的言语世界。二、创造适合儿童情趣的“表达方式”----“山水之家”人的言语活动不是消极被动地应实际生活之需,使人仅仅作为自然人、社会人、物质人“生存着”,而是积极能动地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作为心灵丰盈、思想自由的言语人、精神人,诗意地创造着,自由地有意识地“存在着”。“言语生命”理论给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更明晰指向:习作教学要创设积极的、富有生命情趣的言语交往情境,让儿童成长为一个自由的“言语人”,一个童年生活意义的创造者!学生同表达而创作出的作品在“山水之家”文学社发表和交流,这样会让学生有创作的冲动感和愉悦感。“快乐联动”:分享生活的愉悦。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每天都可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而故事的主角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由于故事本身的瞬间性、偶发性,如果不有意识地去强化,常常会擦肩而过。事后,即使被教师拾起,作为习作资源,儿童却失去了言说的欲望。怎样让儿童的故事在儿童言语世界中鲜活、灵动起来,成为儿童习作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心灵花园”:倾诉心底的声音。对于世界,儿童有天生的好奇心和表达欲。儿童除了自己的探索发现外,还常常借助“话语”这一工具进行思考、发问、对话。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要为儿童这种内在的表达需求而建立应答机制。当儿童有疑问时,教师应当给他们寻求发问的对象,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疑惑写下来,利用有效途径转送到相关的对象手中;当儿童有情绪时,教师开渠放水,鼓励他们将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体验通过语言文字对表达对象倾诉出来,以达到疏导心理、敞亮心灵的目的;当儿童有建议时,教师应当为他们确定交流的对象,引导他们以建议书、书信的方式,直陈己见。自由倾诉,其实就是儿童心灵与周围世界的一种言语交往,它是世界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作为言语交往的写作,其实就是为儿童建造的一座“心灵花园”。“我行我秀”:展现童真的世界。受年龄特征的驱使,儿童的表现欲都比较强烈,心理学上称之为“儿童自我中心”,,他们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源自童真的表现欲常常会成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的动力源。“智慧舞台”:演绎个性的自我。想象力是童年生活中最闪亮、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作为习作教学,应当以言语交往的方式,给儿童的想象力最大的空间和舞台,从而让儿童“诗意地创造着,自由地有意识地‘存在着’”。实践是思想的历程,写作是智慧的呈现,交往则引动这两者的直接力量。“放胆作文”教学积极倡导的这四种富有儿童情趣言语表达方式,“交往”是融贯其中的核心力量。借助于“交往”,将写作牢固地构筑在儿童的生活之中;借助于“交往”,将周围的世界自然地融入到儿童的生命之中;借助于“交往”,将儿童精神世界的中“意”自如地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言”。三、构筑适合儿童发展“教学路径”----“佳句城墙”习作教学的“放胆”,并不意味着习作教学向着课堂“热闹化”、言语“娱乐化”的方向挺进。作为习作教学,如果它的根本要求得不到充分地落实,儿童的言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践行的就是一条平实不失热7烈、简单不失丰富的教学路径,在实现习作教学的“放胆”征程中,我们始终坚守着这样的路径——路径一:理性的“习作快乐”走向“放胆”的习作教学,由于儿童文化的渗入,势必对传统的习作知识型教学带来冲击,习作知识淡化和习作技能的训练的减弱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当下有不少习作教学流派,就在强化习作兴趣、淡化习作知识、大肆鼓吹“快乐至上”的习作理念。而“放胆作文”认为,让儿童快乐写作是所有成功的习作教学普适的价值,但是“快乐”的层次却是有区别的:有的“快乐”是基于承载习作教学的活动,有的“快乐”是基于当下的习作内容,有的“快乐”是基于教者高强度、高频率的教学渲染,这些“快乐”是点状的,偶发的,外在而感性的;而习作教学需要的“快乐”,则是儿童处在写作状态中持续的精神愉悦,它内在而理性,执着而守恒。而这些“快乐”是建立在“积累储蓄”上的,这些储蓄都是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