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概论1、我国的音乐主要包括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民族音乐偏重指我国歌各民族的优秀民间传统音乐作品。民间音乐一般是指我国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两者概念有重叠,也有各自的侧重。传统音乐小于民族音乐,可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等。2、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①.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②.乡土性:语言特征、性格特征、音乐特征;③.即兴性;④.流传变异性;地域性变异,情感渲染性变异,表现功能拓展性变异,体裁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变异;⑤.人民性;⑥.多功能性。3、现代音乐家王光祈于20世纪20年代把民族音乐学的德国学派引进国内。他将世界音乐分为三大体系:中国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汉族和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朝鲜、日本、蒙古、越南、印尼等国欧洲乐系: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波斯--阿拉伯乐系:新疆地区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第一节民歌一、1.民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是民间音乐(歌曲形式)和民间文学(韵文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民歌的特点:①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②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臻完美。③歌词通俗但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2.民歌的功用:①娱乐功用;②教育与传承功用(传说、历史、苗族《古歌》);③人生礼仪功用(《接子歌》、《18岁之歌》);④祭祀与驱邪功用(《卜卦调》);⑤交际功用(对歌会、花儿会)3.民歌的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的是迄今我国最早的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约500年的歌曲,涉及15个国家,包括陕、鲁、翼、湖北、四川等地。《楚辞》中的《九歌》则是江、浙、湖南等地的民歌记载。汉代则有《相和歌》和《大曲》。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江苏的吴声和湖北的西曲,都是表现男女之情的无伴奏歌曲。唐宋年间,民间曲子成为多种音乐形式的构成因素,如说唱和戏曲等,并产生了词牌。明代中叶出现民歌的著录刊本。4.民歌的体裁大体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1)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是由最初的简单呼号逐渐发展美化而成的歌曲。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无伴奏的一领众和,领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号子具有双重功用:实用性:调整呼吸、积蓄力量、统一步伐、统一节奏,在多人劳动中起着组织劳动、指挥劳动的作用。表现性:用艺术形式反映劳动者的态度、情绪、志向和审美情趣。号子的分类: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推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包括建房、采石、打硪、打夯、伐木号子;农事号子,车水、打粮、碾米号子;船渔号子,包括行水、船务号子;作坊号子,包括盐工、榨油号子。北方南方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狂的音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号子的节奏律动性大致有三类:长律、短律、平律。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它的类型: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号子的曲式结构的两个特点:简单、乐段独立性不强。(2)山歌:普遍存在于山区和高原等地区,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多在户外歌唱,其曲调自由悠长,感情纯朴热烈、直抒胸臆,歌词多以讴歌爱情和苦难生活的即兴创作为主,演唱方法常用假声和真假声结合。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如北方的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的花儿、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神歌;南方的客家山歌、江浙山歌、四川山歌、湖南山歌、弥渡山歌等)、放牧山歌(包括草原牧歌和牧童遥唱性山歌)和田秧山歌(如江浙田秧山歌、苏北秧号子)三类一般山歌:1、东北森林号子黑龙江《哈腰挂》1、军事号子安徽巢县《舂米号子》2、黄河硪号、夯号2、湘鄂打硪号子湖南常德《打硪歌》3、黄河船夫曲陕北《黄河船夫曲》3、船夫号子四川《川江船夫号子》4、采石号子四川《大锤号子》信天游:流行于陕西北部,以及与之接壤的宁夏、甘肃东部、山西西部和内蒙古西南部等地区。其音乐特点为上下句为一乐段,上句开放,曲调高亢,配合着赋予想象力的歌词;下句收拢,歌词归于写实。唱词字数较对称,基本用真声演唱,如《兰花花》《脚夫调》《我的哥哥当了红军》《赶牲灵》《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等花儿:又名“少年”“山歌”,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因为花儿有特定的青年男女交往定情的意义,在当地又称作“野曲”。其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很大,常有连续的音程跳进,曲折而多层次。其唱词结构分为“头尾齐”“折断腰”两种。其曲牌以“令”称呼。可分“大令”与“小令”。“大令”旋律悠长,结构清晰,多用真假声相结合;“小令”节奏较规整,乐段结构内变化较多,旋律收小调影响较多,大多用真声演唱。如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田秧山歌:主要唱用渔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工效,由专门的“秧歌班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这类歌曲结构复杂,篇幅繁长,有时要从早唱到晚。演唱时多用“高腔”唱法,男子用真假声交替,音色独特。有几人相互接唱获一领众和,湘鄂西南一带还常有锣鼓伴奏。与农事号子的区别在于它基本不受劳动强度、速度和节奏的限制,也不需要用歌声来统一劳动者的动作。它在体裁上具有复杂性,虽然以山歌体裁为主但又兼具号子和小调的体裁特征。安徽巢湖《黄山秧歌》,苏北的秧号子《撤耥子撩在外》、苏北《拔根芦柴花》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相互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包括草原牧歌和牧童遥唱性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1.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2.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3.高亢的曲调;4.曲式结构:(1)乐段结构为最常见的两句体和四句体结构,北方多两句体,南方多四句体。另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赶五句”“连八句”,也是以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为基础的。(2)乐句的变化形式,常常出现句幅和节奏安排的不对称的现象,使山歌的音乐显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具体的手法有自由延长音、加垛、甘肃陇中花儿《下四川》。山曲:又叫爬山调,流行于山西西北部、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等地区。主要唱爱情歌曲,所以又被称作“酸曲儿”。与信天游、花儿不同之处是山曲和爬山调的旋律起伏比较大,大跳音程更多。在旋律音调上,常有蒙族民歌的特点。采用上下句体曲调结构,上下句前半句往往相同,仅在句尾不同,唱词多为七字一句,以二拍子为主,唱时真假声结合。如:《提起哥哥走西口》《人家都在你不在》《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等江浙山歌:使用吴语方言,古代称这一代的歌谣为“吴歌”,其中大部分是山歌。常见的曲调有徵调式(《对鸟》、羽调式和商调式《长工苦》。四川山歌:它的产生与其地理位置相关,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多山地、丘陵和高原,交通不便,故自由、悠远、绵长的山歌处处可闻。同时,四川地区具有悠久的蜀文化历史传统,也造成了山歌的表现形态。如《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康定情歌》等。云南汉族山歌:丰富多彩,表现出时而细腻,时而奔放的多样性。如《赶马调》《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放马山歌》。湖南山歌:按照音调、节奏、唱法和演唱者的区别,当地人把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如湖南衡山民歌《一塘清水一塘莲》。客家山歌: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常用比兴手法。粤东北客家山歌曲调以羽调式为多,少量徵调式;闽西客家山歌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台湾客家山歌以羽调式为主。赣南的兴国山歌也属客家山歌的一个系统,多羽调式。如《打只山歌过横排》《忆苦思甜》等。湘鄂山歌:鄂中地区的山歌,以1、3、5、1、2和5、1、2、为骨干音的两种调式结构,在这两地的山歌中体现的特别的明显、典型。前加后腔。(3)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在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一种类型。它的流传最为广泛,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以带有乐器伴奏的独唱形式为主。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小调的内容更加深刻,音乐形式更加规范,音乐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具有商业化、职业化等特点。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吟唱调:如儿歌、摇篮曲、叫卖调等。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类,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谣曲:艺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嬉游歌等。诉苦歌:在旧中国占相当大的比重,分为妇女诉苦歌、长工诉苦歌、孤儿诉苦歌。代表:河北民歌《小白菜》、陕北民歌《揽工人儿难》。情歌:在民歌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其艺术水准也较高,反映了劳动人民真挚、健康、朴素的情感。如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生活歌:反映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曲调清新明快,充满积极乐观的生活气息,如山西民歌:《看秧歌》。嬉游歌:属游戏类小调,其歌词主要是嬉戏逗趣、问答启智或幽默讽刺等内容,风格轻松愉快,充满娱乐性。如“对花”类、“猜谜”类小调等。时调:是小调中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的一类。其结构严谨,旋律发展规范,唱词考究,常有乐器伴奏,且因其具有可变化发展的“弹性化”表现功能,常被地方戏曲或曲艺吸收为曲牌。十大时调: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绣荷包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对花调、叠断桥调、杨柳青调。孟姜女调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变体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对戏曲、说唱音乐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孟姜女调”:《月儿弯弯照九州》(江苏扬州)、《送情郎》、《四季歌》(贺绿汀编写)、《盼情人》、《绣花灯》等;采用“剪靛花调”:《放风筝》(河北)、《回娘家》、《丢戒指》、《小看戏》、《绣荷包》、《摘棉花》等;采用“鲜花调”(或“茉莉花调”):河北《茉莉花》;采用“绣荷包调”:《绣荷包》(山东)、《走西口》、《相思谱》、《绣金匾》、《打米脂城》等。另一些著名的作品:陕北的《三十里铺》、陕北的《兰花花》、江苏的《茉莉花》、四川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小调的艺术特征1.叙事和抒情并重的表现手法和细腻曲折的音乐性格;2.节奏节拍规律均衡;3.旋律的进行曲折多样4.曲式结构方面。主要有对应式的两乐句结构和:“起承转合”式的四乐句结构。二、民间歌舞是民间音乐(民歌、民间器乐)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民间歌舞音乐是服务于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这两种形式的民间音乐艺术,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载歌载舞、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更具有代表性。音乐特点与小调很接近,为配合舞蹈动作,常加衬词、衬腔和重复腔等。音乐织体上,常有一领众和的形式,常有丝竹乐器或打击乐器伴奏。歌舞音乐分类:秧歌类、花鼓类、花灯类、风俗舞等。此外,还有旱船、莲湘、小车、拉花、春牛等歌舞形式及其音乐。我国汉族民间歌舞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北方的秧歌和南方的花灯、采茶。(1)北方的歌舞①秧歌:它最初源于农田劳动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以后又有化装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带有乐器伴奏,有时增添配有舞蹈动作的衬腔;“舞”除扭秧歌外,还常带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有时也有情节较复杂、人物较多的大戏。一般表演形式:有时多人到百余人组成“秧歌队”,扮成生活或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分别持扇、帕、鼓、伞等道具,在锣鼓伴奏下扭动舞步。每到一个场地,便拉开队伍,边舞边走成各种队形图案,情绪热烈、称作“大场”。在大场中间,还穿插领唱与众人和唱(大多即兴)或二三人的歌舞小戏,生动活泼,称“小场”,一般以大场开头、收尾,中间穿插小场,形成对比。北方的秧歌以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山西秧歌、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