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学重点分题型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牙合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position,ICP)/正中牙合/牙位: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即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颌骨的位置关系。2.后退接触位(retrudedcontactposition,RCP)/正中关系位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受颞下颌韧带深层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再往后退,位于其在关节窝中的生理性后退边缘,在保持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盘-髁复合体)紧贴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同时,下颌从该位置可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此时下颌的位置称~3.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posturalposition,MPP)/休息位/息止颌位: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提颌肌群轻微收缩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约2~4mm,称息止牙合间隙freewayspace),下颌所处的位置称~4.铰链运动:开口约为18~25mm时,髁突的单纯转动。(髁突运动:转动/铰链运动,滑动运动)5.铰链位:铰链运动过程中,髁突始终处于关节窝的生理最后位,RCP又称为(髁突的)铰链位6.铰链开口度:下颌髁突从闭口位开始作单纯转动运动,在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可有18~25mm距离,该距离称~7.正中关系(CR):髁突做铰链运动时,可使切牙处降颌约25mm,此运动范围内(铰链开口度范围内)下颌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称为正中关系。(RCP是CR的最上位,具唯一性)8.铰链运动与铰链位:正中关系(centricrelation,CR)指髁突的单纯转动运动,下颌位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可以在关节窝内作单纯转动运动(铰链运动)而无滑动。在铰链运动的过程中,髁突不离开后退接触位这一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置,故又可将后退接触位称为(髁突的)铰链位(hingeposition),在该铰链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开口范围,称为铰链开口度,其在上下颌切牙切缘之间可达18~25mm9.垂直距离(verticaldimension):下颌姿势位时的面下1/3高度,临床上用鼻下点到软组织颏下点的距离表示。10.咬合时的垂直距离(verticaldimensionofocclusion,VDO):牙尖交错位时面下1/3高度11.牙合间隙:下颌姿势位时的垂直距离与牙尖交错位时的垂直距离之差,约1~3mm。MPP面部垂直距离=ICP垂直距离+息止牙合间隙12.长正中:正中牙合位和正中关系位之间这种前后向相距约0.5mm的位置关系称为~。意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矢状关系没有左右偏斜,仅有向前或向后运动。13.正中自由域:正常人从RCP到ICP的前后向及左右向的运动范围14.Bennett运动:下颌在侧方运动时整体地向工作侧方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移,又称Bennett运动15.Bennett角(Bennettangle):Bennett运动非工作侧髁点轨迹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称非工作侧侧方髁道斜度,又称Bennett角。一般不超过20°16.Guichet根据非工作侧髁突最初前伸的4mm范围内的侧移发生的比例(侧移的时相2特征),将侧移分为:1)迅即侧移immediatesideshift,ISS:非工作侧髁突离开正中关系位后立即出现的,基本是直向中线方向的侧移2)早期侧移earlysideshift,ESS:非工作侧髁突在向前内运动的最初2~4mm就已完成了侧移过程3)散布侧移distributedsideshift,DSS:(临床最常见的侧移)侧移过程均匀地分布在非工作侧髁突从正中关系为向前内滑行的最初2~4mm4)渐进侧移progressivesideshift,PSS:非工作侧髁突在前内方运动过程中成比例地、逐渐地发生侧移5)混合侧移mixedsideshift,MSS:以上侧移类型的复合型台17.边缘运动(bordermovement):指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作最大范围的运动。代表了颞下颌关节、韧带及咀嚼肌等组织结构在下颌运动方面的功能潜力。常以下颌运动中切点的运动轨迹进行表示。18.习惯性开闭运动:又名“叩齿运动”(tappingmovement)为一种无意识地进行的反射性开闭运动。被动的反射性运动19.牙合架:用以模仿人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牙合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上下颌关系的仪器20.面弓:将患者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转移至牙合架的一种仪器,包括牙合叉和弓体。21.牙合干扰:咬合高点阻碍或干扰了下颌在保持牙接触情况下所进行的平滑协调的各向运动,而迫使下颌发生偏斜运动或非功能接触,称为牙合干扰。包括前伸、侧方和后退牙合干扰。、22.早接触:下颌由姿势位闭合,到上下牙发生最初接触的颌位,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错广泛的紧密接触,这种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称为早接触。23.磨牙症burxism:指人在非生理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收缩,使上下牙产生磨动或紧咬,并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现象,属副功能运动。根据发生时分为白天磨牙和夜磨牙,根据牙齿接触类型分为紧咬牙(正中磨牙症)和磨牙(非正中磨牙症)二、填空1.下颌运动的控制因素:颞下颌关节,咬合,肌肉2.下颌运动的形式: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侧方运动3.根据非工作侧髁突最初前伸4mm范围内的侧移的时相特征,将侧移分为:迅即侧移,早期侧移,散布侧移(最多),渐进侧移,混合型侧移4.牙合架分类:简单牙合架(单向运动式,多向运动式),半可调节牙合架,全可调节牙合架5.磨牙症病因:1精神、神经因素,2牙合因素,3咀嚼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4内分泌与药物因素,5遗传因素,6局部刺激因素,7磨牙症与牙周炎,8其他因素(如肠寄生虫)6.咬合板分类:1稳定咬合板,2松弛咬合板,3再定位咬合板,4后牙咬合板,5枢轴咬合板,6软弹性咬合板,7牙合调位性咬合板三、选择1.下颌测量分析中的标志点、观测角度1.标志点:①下颌前部标志点:切点(下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磨牙点(第一磨牙近中颊3尖)、颏点②髁突标志点:髁突铰链运动的轴点(髁点)2.观测角度:①观测平面: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②基准平面:眶耳平面(多选),鼻翼耳屏线,牙合平面2.髁点运动轨迹的矢状面观(打印后把点和对应内容标记出来)①前伸髁道:由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作向正前方的前伸边缘运动,此时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称~②前伸髁道斜度:前伸髁道与水平面的交角。③非工作侧髁道: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方滑行,在前伸髁道的内侧通过。④Fisher角:从矢状面看,非工作侧髁道在前伸髁道的下方,二者之间的夹角。非工作侧髁道斜度大于前伸髁道斜度时,Fisher角为正(正常,约2.7±2.77°),反之为负(关节盘运动有障碍)2.髁突运动轨迹的水平面观前伸:向前方的一条直线;工作侧:向外方的一条短线;非工作侧:向内稍弯曲的一条弧线。下颌在侧方运动时整体地向工作侧方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移,又称Bennett运动(侧移:Bennett运动;非工作侧5类型;工作侧)3.切点边缘运动PPR·RhRRCPRBICPAO切点边缘运动轨迹矢状观(Posselt图形)ICP:牙尖交错位RCP:后退接触位B:最大铰链开口位O:最大开口位A:最大前伸位PP:姿势位h:习惯开口轨迹4切点边缘运动轨迹水平面观——哥特式弓4.咬合板类型及适应症:(分类:填空)1)稳定咬合板:能消除牙合与颌位之间的不稳定性因素,同时消除有关TMD致病因素的有害作用。症状消除后应逐渐降低咬合板牙合面的高度,直至牙合面磨穿,最后调改天然牙,使肌位与牙位保持一致。1.适应症:肌功能亢进、肌痉挛及颌位关系的调整,紧咬牙夜磨牙,作为局限性肌痛或关节痛治疗的辅助手段;对继发于外伤后的盘后组织炎症也有一定疗效,有利于创伤组织的愈合2.分型:a)密西根型——尖牙保护型正中关系位时咬合板能与对颌牙尖顶(后牙)、切缘形成同时、广泛、均匀点状接触,非正中运动咬合板仅与对颌牙尖牙处有接触,其它牙脱离接触,类似尖牙保护牙合b)俄亥俄型——互相保护型正中关系位时后牙能与咬合板同时、广泛、均匀点状接触,前牙无接切点边缘运动轨迹冠状观OLRICP:牙尖交错位PP:姿势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O:最大开口位ICP:牙尖交错位RCP:后退接触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EEP:对刃颌位A:最大前伸位EC:咀嚼运动前期咬合范围LC:咀嚼运动后期咬合范围RCPLR5触,下颌前伸滑动时前牙切缘能与咬合板形成广泛的同时均匀接触,后牙脱离接触,类似“相互保护牙合”3.制作方法:取模→转移颌位关系→填倒凹,确定就位道→制作夹板→口内调整4.使用方法:肌源性疼痛,磨牙症患者主要在夜间戴用,盘后组织的炎症必需大部分时间戴用,关节内功能紊乱应全天戴用。如果戴用后疼痛加重,应停止戴用并重新评价和调整。肌源性疼痛,磨牙症→夜间戴用盘后组织的炎症→大部分时间TMD→全天戴用治疗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若超过6个月仍无效者应考虑器质性病变2)松弛咬合板(he与颌位关系的不稳定、由he状态的突然改变所造成的及功能紊乱如张口受限、咀嚼肌痉挛、下颌偏位等)(开he患者不宜戴用)3)再定位咬合板(主要:盘突关系紊乱)4)后牙咬合板(垂直距离过低,Spee曲线过陡,个别下颌需要大量前伸)5)枢轴咬合板(必考!)(主要用于不可复性关节盘脱位伴有张口受限或闭口绞锁症状的患者,也适用于对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单侧枢轴咬合板主要用于急性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脱位,轴点放在患侧第二磨牙去)6)软弹性咬合板(缓冲、释放he力,作为保护性运动咬合板)7)牙合调位性咬合板(颌位调整后的咬合重建,全牙列咬合重建前及关节适应性能力判断试验的依据)四、问答1.下颌三个基本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种颌位之间关系1)RCP与ICP之间存在下列几种关系a.一致性:RCP与ICP为同一位置,即下颌骨不能后退,在人群中约占10%-15%b.协调性:ICP在RCP前0.5-1mm。当下颌骨在后退位咬合时,下颌受牙尖斜面引导,使下颌直向前滑动0.5mm-1mm,才达稳定中止位,即ICP。在人群中约占85%-90%。c.不协调性:RCP与ICP不在同一位置,当下颌在后退位咬合时,由于HE干扰存在,而使下颌由RCP偏到ICP,属非生理性he关系。2)ICP与PP关系:从PP位,下颌向前上移动1-3mm到达ICP,这两个颌位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关系。1.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①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的关系。②从牙尖交错位向后下退1mm左右即达后退接触位6③长正中(longcentric):从后退接触位向牙尖交错位的移动范围内,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偏斜,称~。长正中使下颌在进入ICP时的冲击力得到一定的缓冲,有利于口颌系统组织结构的健康。若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仅有单侧后牙接触,称后退接触位-牙尖交错位牙合干扰④正中自由域:正常人从RCP到ICP的前后向及左右向的运动范围称~⑤一位与二位:一位:ICP与RCP为同一个位置。(10%,儿童稍多)二位:ICP与RCP为两个明显不同位置2.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①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关系②从下颌姿势位开始,下颌向上运动1~3mm,并略向前移动,即达牙尖交错位③肌力闭合道:开口再闭口时,下颌随升颌肌作用方向而运动,运动轨迹称~。肌力闭合道的终点称肌接触位(muscularcontactposition,MCP)正常状况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与ICP一致(肌接触位与牙位一致)→表明ICP与升颌肌功能协调若MPP向ICP移动中向上距离<1mm,或肌牙位不一致→说明:咬合异常(早接触点)、肌功能异常(约1mm)RCP————→ICP↓(息止颌间隙1-3mm)MPP2.磨牙症1)定义(n):指人在非生理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收缩,使上下牙产生磨动或紧咬,并使下颌正常生理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