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四十年代戏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中国剧作者协会:“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在现代戏剧的中心上海,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在党组织的建议下,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改为中国剧作者协会,这是全国文艺界最早成立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的成立。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的成立大会上,决定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卢沟桥》。章泯、尤兢、张季纯、崔嵬、马彦祥、姚时晓、姚莘农、石凌鹤、宋之的、陈白尘、阿英、张庚、郑伯奇、孙师毅等参加创作,在沪的戏剧、电影界近百人参加演出。剧作气势滂沱、慷慨激昂,表现了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拉开了整个抗战戏剧的序幕。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抗战戏剧运动的中心移到武汉。从全国各地来的救亡演剧队和大批戏剧工作者陆续汇集于武汉三镇。戏剧界为援助前方将士举行过多次联合公演。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为了加强团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戏剧运动,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汉口成立。它会合数十个戏剧团体,包括全国不同阶级、阶层、剧种、流派的千百戏剧工作者。新兴话剧和传统戏曲的平剧、汉剧、楚剧、川剧、粤剧、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剧种,以及各种民间曲艺(如大鼓、相声等)和杂技、武术团体,都汇集在一起了。之后,全国各主要城市都成立了“剧协”分会。组织上的空前统一,为各类戏剧在艺术上、美学上的互相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条件。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确定每年十月十日为中国戏剧节(一九四三年国民党政府下令改为十一月十日,次年又下令改为二月十五日)。抗战初期,各种通俗、小型的戏剧演出(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灯剧、傀儡剧等)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好一计鞭子”(即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激发了千百万观众的爱国热情。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沦和论争促进了戏剧观念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国戏剧的新发展。《放下你的鞭子》《放下你的鞭子》本是著名剧作家田汉根据德国作家歌德小说改编而成的独幕剧,后被陈鲤庭执笔改编成抗战街头剧。1931年夏,陈鲤庭在南汇县大团镇小学任教,目睹逃荒灾民的悲惨景象,利用暑假,创作短剧《放下你的鞭子》,抨击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帝国主义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年10月10日,南汇县举行游艺会,上海左翼剧联派出谢韵心(章泯)、阿梁(梁耀南)等人,在惠南镇十字街口搭棚,首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形势变化,在演出实践中,左翼剧联主要领导成员赵铭彝等以及陈鲤庭将剧本突出修改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东北人民亡国之痛。《放下你的鞭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香姐”和父亲靠卖艺维持生活,又累又饿的“香姐”演不好,父亲就用鞭子抽打她,观众们以为“香姐”是老头买来卖艺的,便向他怒吼:“不许虐待孩子!”“放下你的鞭子!”这部街头剧真实感人,通过父女俩的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号召中国人团结起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局的急剧变化,催动着抗战文艺的创作演出一浪高过一浪,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作品演遍上海,推向全国的四面八方。从那时起,著名的戏剧、电影艺术家陈波儿、崔嵬、张瑞芳等和全国各地的演员、学生、群众,都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60多年前,崔嵬、张瑞芳在北平香山、汤山广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每场有万人观看;在青岛山东大学出现了专门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的剧团;贵州初中一年级学生也组建剧团演起了《放下你的鞭子》。据史料记载,从上海到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大西北、大西南各地的近30个省、市和台湾省、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南洋、美洲等地,从九一八事变到后来20多年间都屡屡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此剧成为一部参与者广泛、持续时间久远的融入全民族抗战的街头剧经典之作。1939年10月,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观看了戏剧家金山带领抗战剧团在新加坡演出的抗战文艺节目,其中就有王莹等演出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鸿以此剧为题材,在异国他乡创作了一幅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1940年,司徒乔也在新加坡观看了金山与王莹等艺术家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并在现场画下了演出的速写。之后他又把金山、王莹请到画室做模特,创作出了另一幅油画。虽然这两幅油画的人物形态和构图风格迥异,却都突出地体现了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感情蕴涵。抗日时期产生了大量重要剧作,如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等,都有着比二十和三十年代初剧作更强烈、鲜明的民族风格。一些具有戏剧新观念的剧作家,在向旧剧学习的同时,也力图给它输入新的生命。国统区田汉和解放区延安平剧院进行的京剧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歌剧是“五四”以来新剧中的一支,它也一直探索民族化的道路。抗日时期的《红梅阁》(沙梅)、《木兰从军》(欧阳予倩),尝试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为歌剧的发展开一新途。《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的产生,在歌剧民族化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可以说是在戏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上的成功之作。于伶(1907~1997)中国剧作家,导演,演员。原名任锡圭,字禹成。1907年2月23日生于江苏宜兴。1926年,赴苏州第一师范求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童年时,于伶读了很多古典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1926年,中学毕业后,赴苏州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了苏州学生的话剧演出,这是他戏剧活动的开始。1930年,于伶考取了北平大学法学院,有感于当时的国危民困,一连写了3个独幕剧,抒发自己的激愤,从此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1932年,于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次年,又与宋之的、陈沂等筹建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左翼剧联”)北平分盟,还组织了校外的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学生互济会等,以戏剧、文学活动的方式,展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1932年5月,于伶、宋之的组织苞莉芭剧社在北平上演了于伶写的剧本《瓦刀》。这个独幕剧以“一•二八”抗日战争后修复上海闸北废墟的故事为背景,鼓舞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抗战,揭露当时李顿爵士率领的国际联盟调查团的虚伪性。6月又联合呵莽剧社等演出。两次都受到反动军警的袭击,于伶受伤,演出被禁。1933年1月,于伶由北平被调往上海“左翼剧联”,参加戏剧运动的组织工作。8月,任三三剧社负责人。同年剧社因与国民党军警发生流血冲突,被迫停止活动。这一年,于伶写了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独幕剧《腊月二十四》(《太平年》)和《一袋米》,首先在上海演出。1934年4月,于伶调到左翼文化总同盟工作,在夏衍的领导下,分管“剧联”等组织的联系工作。同年建立了上海无名剧人协会,于伶为负责人之一。为纪念“一•二八”抗战两周年,纪念“五一”和支援美亚绸厂工人罢工斗争,协会进行了3次公演,同年7月,遭国民党反动军警破坏。1934年冬,在于伶主持下,“左翼剧联”总结了前一段的经验教训,认为为了更有效的斗争,应开展建立剧场艺术的运动。于是1935年春,组成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了一系列中外名著,提高了舞台艺术水平,扩大了话剧影响,使左翼戏剧运动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自1934年4月至1936年底,于伶在从事繁重组织工作的同时,还写了《夏夜曲》、《回声》、《蹄下》、《汉奸的子孙》(章泯、洪深、张庚集体创作,于伶执笔)、《撤退,赵家庄》(沈西苓、章泯、凌鹤、夏衍集体创作,于伶执笔)、《神秘太太》等11个独幕剧,为宣传抗日救亡、鼓舞战斗意志,揭露妥协投降的卖国贼,发挥了战斗作用。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中国剧作者协会决定集体创作剧本《保卫芦沟桥》,于伶参加写作,并担任演出委员会主任兼舞台监督。此剧于8月7日在上海蓬莱大戏院上演。8月13日,日本侵略者把战火引向了上海,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在于伶等主持下,动员上海广大戏剧电影工作者,迅速组成了13个救亡演剧队,开展抗战宣传工作。11月7日,国民党当局弃守上海,上海只剩下法、英租界两块土地,处于日本侵略者包围之中,开始了史称上海“孤岛”的时期。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于伶团结了留沪未走的欧阳予倩、阿英、许幸之、李伯龙等组成青鸟剧社,于1937年末开始演出《雷雨》、《日出》和于伶赶写的《女子公寓》等。1938年中,于伶和阿英、吴仞之、李健吾等人几经波折筹建了上海剧艺社。经过合法斗争取得法租界当局的支持后,演出了法国剧作家萨度的《祖国》、R.罗兰的《爱与死的搏斗》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戏。以后,又先后上演了张骏祥创作的话剧《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及曹禺的《正在想》、《镀金》。通过演出,上海剧艺社的队伍不断扩大,还和法租界当局合作开办了中法戏剧学校,培养了一批日后有名望的编剧导演和舞台美术工作者。自1937到1941年止,在“孤岛”约5年时间内,于伶创作了《血洒晴空──飞将军阎海文》、《满城风雨》、《女儿国》、《大明英烈传》等10部多幕剧、11部独幕剧和广播短剧。其中《夜上海》和以前创作的《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在香港、上海摄制成电影。从《女子公寓》开始,他改用于伶笔名,和以前用尤兢笔名发表的剧本相比,创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并开始从哲理上进行人生观的探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伶和部分战友于3月间奉命向香港转移,在廖承志、夏衍的支持下,同司徒慧敏等组织了旅港剧人协会,有金山、王莹、蓝马等参加,在被称作“话剧不毛之地”的香港,播下了话剧的种子,赢得了众多观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香港,大批文化人逃离,于伶也于1942年抵达桂林。7月,在桂林写出《长夜行》,此后,即调往重庆。1943年,于伶与夏衍、宋之的、金山等人组织了民间职业剧团中国艺术剧社。成为抗战后期重庆戏剧运动的中心力量。这一时期,他还写了《杏花春雨江南》、《心狱》等剧,并与夏衍、宋之的合写了以中国话剧界艰难历程为题材的《戏剧春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于伶回到上海,立即恢复上海剧艺社,团结了上海和重庆复员东下的戏剧工作者,演出了轰动一时的《升官图》(陈白尘著)等。同时,他还创作了《无名氏》,由国泰影业公司拍摄成电影。1947年春,在反动政治迫害和严重经济困难情况下,剧艺社被迫解散。于伶同上海戏剧界一起,进行了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争自由的斗争,并积极支持雪声剧团改革越剧,演出《祝福》,支援越剧为筹建艺校联合演出《山河恋》。1948年末,于伶去香港,不久进入解放区。1949年春,于伶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参加接管上海的任务,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接管上海的文化、电影机构。后任上海文化局副局长、局长。1955年5月潘汉年被诬为“潘杨反革命集团”主犯,于伶受到株连。1959年7月,同孟波、郑君里合写电影剧本《聂耳》,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1962年6月15日,完成了歌颂上海人民在抗日救亡中英勇斗争的《七月流火》。在“文化大革命”中,于伶于1966年8月起被囚近10年,精神和身体受到严重摧残。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于伶在病势稍轻之后,即欣然命笔,重新写作。1983年2月,党中央正式为“潘杨”冤案平反昭雪,于伶在病中写了《怀潘汉年同志》的长诗。于伶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艺术创作于伶的主要作品有:《夜上海》、《长夜行》及《七月流火》。《夜上海》写于1939年,由上海剧艺社首演于“八•一三”两周年前夕。剧本反映了抗日战争中上海沦陷后的混乱和人民所经受的苦难。全剧共四幕。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真实地描绘出在夜一般黑暗的“孤岛”上活动的许多典型人物。剧中主人公梅岭春一家老小逃亡到上海后,虽然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在生活上陷入困境,但他们不肯屈服,不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