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A.2B.﹣2C.﹣4D.2或﹣42.将方程x2+4x+2=0配方后,原方程变形为()A.(x+4)2=2B.(x+2)2=2C.(x+4)2=﹣3D.(x+2)2=﹣53.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第三边是()A.5B.C.5或D.无法确定4.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要使它成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B.AC=BDC.AB=BCD.AC⊥BD5.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B.a=5,b=12,c=13C.a=1,b=3,c=D.a=,b=,c=6.若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m<3且m≠2D.m≤3且m≠2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R,P分别是BC,CD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8.如图,以Rt△ABC的斜边BC为一边在△ABC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对角线交于点O,连结AO,如果AB=4,AO=4,那么AC的长等于()A.12B.16C.4D.8二、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4分)9.方程x2=2x的解是.10.如图,等边△BCP在正方形ABCD内,则∠APD=度.1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锐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12,则对角线长为.12.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一个实数根为x=3,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的值为.13.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C=6cm,BD=8cm,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cm,面积为cm2.14.如图,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点A,B,C在网格的格点上,点P为BC的中点,则AP=.1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点E,F,G,H分别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且AE=DF=CG=BH,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它的面积的最小值为.16.如图,AD∥BC,AB⊥BC,动点E从点A开始沿AD运动,动点F从点B开始沿BC运动,AM=10cm,BN=8cm(1)若动点E的速度为2cm/s,动点F的速度为1cm/s时,当运动时间为秒时,以E,F,N,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若AB=4cm,当点E、F的运动速度比=时,在某一时刻,四边形EMFN为菱形.三、作图题(3分)17.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1,请在图1中用分割线把它们分割后标上序号,重新在图2中拼接成一个正方形.(标上相应的序号)四、耐心算一算(每小题4分,共16分)18.用配方法解方程:2x2+2x﹣1=0.19.用适当的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x(3x+4)=2(公式法)(2)(2x+1)2﹣3(2x+1)+2=0(3)mx2﹣(4m﹣1)x+3m﹣1=0(m≠0)五、解答与证明(共33分)20.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1,BC=2,CD=2,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2.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AB=8cm,BC=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求EC.23.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m+1)x+3=0.(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实数根;(2)如果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整数根,且m为正整数,求m的值.24.如图,已知在△ABC中,DE∥BC交AC于点E,交AB于点D,DE=BC求证:D、E分别是AB、AC的中点.2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结BE、DG.(1)求证:BE=DG,BE⊥DG;(2)连接BD、EG、DE,点M、N、P分别是BD、EG、DE的中点,连接MP,PN,MN,求证:△M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AB=4,EF=2,∠DAE=45°,直接写出MN=.26.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DQ,点C关于直线DQ的对称点为P,连接DP、AP,AP交直线DQ于点F,交BD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QDC=25°,求∠DPA的度数;(3)探究线段AE、EF、FP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六、附加题:思维拓展(本题6分,计入总分)27.已知直线y=x+3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1)求∠BAO的平分线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点M在已知直线上,点N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以点M、N、A、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4-2015学年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A.2B.﹣2C.﹣4D.2或﹣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解,∴22+2m﹣8=0,∴m=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将方程x2+4x+2=0配方后,原方程变形为()A.(x+4)2=2B.(x+2)2=2C.(x+4)2=﹣3D.(x+2)2=﹣5【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2变形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将方程x2+4x+2=0配方后,原方程变形为(x+2)2=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第三边是()A.5B.C.5或D.无法确定【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此题要考虑两种情况:当第三边是斜边时;当第三边是直角边时.【解答】解:当第三边是斜边时,则第三边==5;当第三边是直角边时,则第三边==.故选C.【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注意此题的两种情况.4.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要使它成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B.AC=BDC.AB=BCD.AC⊥BD【考点】矩形的判定.【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矩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C=BD;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B.a=5,b=12,c=13C.a=1,b=3,c=D.a=,b=,c=【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没有这种关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B、52+122=13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C、12+3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D、()2+()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6.若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m<3且m≠2D.m≤3且m≠2【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m﹣2≠0且△=(﹣2)2﹣4(m﹣2)>0,然后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2≠0且△=(﹣2)2﹣4(m﹣2)>0,解得m<3且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R,P分别是BC,CD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因为AR的长度不变,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线段EF的长不变.【解答】解:因为AR的长度不变,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EF平行与AR,且等于AR的一半.所以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线段EF的长不变.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中位线定理.在解决与中位线定理有关的动点问题时,只要中位线所对应的底边不变,则中位线的长度也不变.8.如图,以Rt△ABC的斜边BC为一边在△ABC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对角线交于点O,连结AO,如果AB=4,AO=4,那么AC的长等于()A.12B.16C.4D.8【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在AC上截取CG=AB=4,连接OG,根据B、A、O、C四点共圆,推出∠ABO=∠ACO,证△BAO≌△CGO,推出OA=OG=4,∠AOB=∠COG,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OG,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G,即可求出AC.【解答】解:在AC上截取CG=AB=4,连接OG,∵四边形BCEF是正方形,∠BAC=90°,∴OB=OC,∠BAC=∠BOC=90°,∴B、A、O、C四点共圆,∴∠ABO=∠ACO,在△BAO和△CGO中,∴△BAO≌△CGO(SAS),∴OA=OG=4,∠AOB=∠COG,∵∠BOC=∠COG+∠BOG=90°,∴∠AOG=∠AOB+∠BOG=90°,即△AO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G==8,即AC=AG+CG=8+4=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二、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4分)9.方程x2=2x的解是x1=0,x2=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移项得到x2﹣2x=0,再把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x﹣2)=0,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x=0或x﹣2=0,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为x1=0,x2=2.【解答】解:∵x2﹣2x=0,∴x(x﹣2)=0,∴x=0或x﹣2=0,∴x1=0,x2=2.故答案为x1=0,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一般式,再把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解.10.如图,等边△BCP在正方形ABCD内,则∠APD=150度.【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P=CP=CD,∠ABP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