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軍事家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诸葛亮是军事家吗?《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以蜀汉为正统,以诸葛亮(孔明)为第一主角,在这样的整体安排下,出于对创作的需要,同时为了使得主角的形象更完美,情节更加精彩,大大强化了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超凡才能。可是当我们读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时候,不但看不到诸葛亮在军事方面强大的表现,反而看到的是诸葛亮北伐的一败再败。因之,古往今来,很多历史学家关于对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饱受质疑。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不是一位军事家呢?他的军事才能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要证明一个人是不是军事家,最基本是要看他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有没有运用成功的军事策略,有没有立过战功,也就是说有没有取得过战场上的胜利。那诸葛亮有吗?有。在哪里,诸葛亮的北伐。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要跳起来说了,你这不是开玩笑吗,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如何能展现他的军事能力呢?诸葛亮的北伐笔者在《北伐中原》那一篇文章里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的最后的结果就是诸葛亮的北伐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实现,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并非诸葛亮个人的军事策划能力所导致的失败。而且大家认真的去看《三国志》,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都采用了军事策略,且目标明确,基本都是成功的。第一次北伐:计谋:疑兵之计;战功:夺得三郡。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决定兵出祁山,他采用的战术是,不往北攻,而是向西行军,绕一大圈到祁山南。然后制造疑兵,让曹魏的人以为自己想由秦岭攻击关中,占领长安。最后曹魏对抗蜀汉参谋部的人果然中计,被诸葛亮的疑兵所牵制。结果使诸葛亮的战术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诸葛亮的大军疾风暴雨般的攻向凉州的时候,曹魏的南安、安定、天水三座城池均不战而降。这让笔者想起了汉武帝时代的军事家卫青在一次攻打匈奴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军事策略,后取得了成功,极大地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第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在规划上最完整,准备上最充分,时机的掌握上也非常好,是很有可能实现复兴汉室天下的政治理想的,而这些和诸葛亮在对北伐的军事布局和战术策划是密不可分的。倍感可惜的是马谡(幼常)变改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安排,自以为是而导致街亭之败,这只是诸葛亮用错了人,而并非是军事能力缺陷所致。退往汉中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表现了诸葛亮治军严格,法度严明,无论亲疏,一视同仁。马谡被斩以后,诸葛亮上表自贬,更是体现了作为主帅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德。(马谡图像)第二次北伐:计谋:突击战术战功:斩杀王双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的军队没有重新编组和补给,所以所带领的军队也不多,准备的粮食也比较少,由汉中直接出散关,攻击军事要道—陈仓,而并没有出祁山,攻打曹魏军事重镇—长安。所以严格来讲,此次北伐只能算作第一次北伐的战略延续。诸葛亮觉得陈仓的防守兵力不过几千人,如果采用突击战术,应该几天就能攻破。只要夺取了陈仓,既能强化北方防务,同时也能为再出祁山提供便利,到时候再补充粮食也不迟。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曹真(子丹)早有准备,加上陈仓守将郝昭英勇无比,致使诸葛亮的突击战术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因为兵员的过多,才二十几天,粮食已经严重不足了。后获知曹真派遣的费曜大军以及曹睿指挥的张颌大军,即将到达陈仓。诸葛亮审时度势,分析敌我力量之短长,决定撤兵。曹真的先锋大将王双(武艺高强,勇冠三军)见诸葛亮撤退急忙派军追击,中诸葛亮设计的埋伏,被蜀将魏延(文长)当场斩杀。第二次的北伐,由于曹真准备充分,诸葛亮的突击战术没有成功,后无功而返,也谈不上失败。(魏延)(郝昭)(王双)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再出祁山。这一次诸葛亮只是希望取得一点小成绩,重振蜀军士气,进取的目标是祁山之南的武都和阴平两郡。诸葛亮采用的是一实一虚两路突击的战术策略,诸葛亮的两拨部署,隐藏主力大军的实力,暗中行动。武都、阴平属于当时的雍州所管辖,太守郭淮(战争经验丰富,稳重持健)果然中计,没有发现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只是亲自率军南下,准备全力狙击陈式的先锋大军,双方在武都展开数度的接触战。正当郭淮的军队逐渐占据优势的时候,诸葛亮的主力部队突然出现在武都西北的建威郡,郭淮获知消息的时候吓坏了。没有时间做任何思考,就下令放弃武都、阴平两郡,即可退回街亭,重新部署防线。诸葛亮的这一次的突击战术,不但不战而吓走了郭淮大军,而且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两郡。从此,武都、阴平两郡正式归入蜀汉政权的版图,并纳入其管辖范围之内。第三次北伐规模小,目标也不大,诸葛亮的军事战术也很成功,重塑了蜀汉军队的北伐信心,也加强了西战线的基础实力,圆满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魏将郭淮)(汉(蜀)将陈式)(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计谋:战略迂回;战功:斩杀张颌。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出祁山,这一次动员的兵力大约十万。曹睿令司马懿(仲达)总督大约二十万的兵力,来对付诸葛亮的北征大军。诸葛亮的主力军由武都直接攻击祁山山下的曹魏防卫要塞,他预测司马懿将由陇山南山下,渡过渭水,经由街亭,南下木门,来救祁山的曹魏守军。因此,诸葛亮诸葛亮决定实施战略迂回,让司马懿措手不及。因此,他留下王平带领的无当飞军,继续围攻祁山,亲率几路大军北上迎接司马懿的主力部队。当到达木门附近的时候,诸葛亮突然变更行军路线,转向西方,攻打凉州军事重镇上邦。后司马懿果然中计,致使上邦外围的防守完全落入诸葛亮的手里。后司马懿采用拖延战术,双方一直僵持到五月。后众将求战的压力越来越多,司马懿不得已,出兵和诸葛亮斗争,结果又被诸葛亮打败,只得退回寨中,坚守不出。后因为蜀汉内部的问题,诸葛亮只得退兵。司马懿闻之,命令张颌(武艺高强,战场经验丰富老道,常常能独挡一面)率领前军军队,组成骑兵,火速追击。追到木门的时候,中诸葛亮设计的埋伏,被乱箭射杀。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的战术策略运用的很成功,连战连捷。不但让初次当上曹魏大都督的司马懿尝到了蜀汉军队三次的厉害,而且箭杀了曹魏一代名将张颌以及所统领的全部骑兵。(曹魏名将张郃)(晋宣帝司马懿,时任雍凉前敌总指挥)(王平)第五次北伐由于曹魏内部一致采用不与蜀汉军队正面对抗的策略,所以直到诸葛亮病逝以前,双方之间基本没有发生过战争。虽然没有发生战争,可也能从背后分析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曹魏虎踞中原,占有八十七郡十二州的广袤土地,人口接近五百万,兵员相当充足。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为了防备蜀汉的军队,曹魏令司马懿带了二十万的军队来抵抗,这还不算,曹睿还在各地动员了三十万的后备部队,随时准备支援,你看这动员力量有多大。再看看蜀汉,从荆州丢失以后,蜀汉仅有一州之地,人口不到曹魏的五分之一,所以兵力自然也明显远逊于曹魏。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最多的一次兵力也不过只有区区十万人。在这里就出来一个问题:在曹魏方方面面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曹魏的军队在诸葛亮数次羞辱、挑战下,都不敢和蜀汉的军队正面对抗呢?难道只是为了用这样的策略来拖垮蜀汉的力量,让诸葛亮因为粮尽而退兵吗?笔者觉得:绝对不是。如果曹魏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摧毁诸葛亮的军队力量,他会选择这样躲在营寨里面,甘心受辱吗?还有,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每次都能全然退回汉中,而且几次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些难道和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吗?一个弱小的国家,一支少数的军队,如果没有如此拥有强大军事能力的领导者,会让数倍强大于自己的对手如此惧怕吗?再有,诸葛亮的治军能力、指挥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是非常强的,而这些都是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种种体现。笔者多次讲过,别看曹魏的军队数量众多,如果和蜀汉的军队正面对抗,魏、蜀两军在战场上究竟鹿死谁手,未可知也。尚通过这篇文章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富有谋略、策划周全,指挥得当,敢于负责的军事家。只要我们熟读史书《三国志》,而又不局限于史书文字的表面叙述,用心去思考,就不会无知的认为诸葛亮没有军事方面的才能!武侯到底是武侯啊!南阳城外卧龙吟,隆中对出三分定。羽扇纶巾传万世,锦囊妙计退雄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