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写作训练学写文学短评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评价出来,就是文学短评。写文学短评,有利于梳理、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1.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及内容(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手法。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等),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2)分析作品的形象。通常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叙述方式、描写方式、抒情方式以及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4)分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构思主要包括: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文章线索(如以人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为线索)、层次结构(如总分总、并列、层进)。2.写文学短评的注意事项(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不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实战演练】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田园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或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写作指导】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非常明确,可以评析作品内容,品味其深刻意蕴;也可以谈艺术手法和结构特色,体会匠心独运之处。从本单元的诗词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来写,注意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角度切入恰当,语言表达流畅。【例文】妙用比喻,巧用典故——《短歌行》言志技巧探微曹操流传于后世的《短歌行》是首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抒写了韶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短歌行》言志,很讲究艺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妙用比喻与巧用典故。诗歌一开篇,便用“譬如朝露”的比喻来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慨,“譬如朝露”抓住了朝露易去与韶华易逝的相似点,传达如此心意:余年渐少而功业无成。诗入正题,诗人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一处,诗人信手引用《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小雅·鹿鸣》篇中的名句,表达诗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对贤能之人的礼遇,流露出“唯才是用”的思想。用典又分为“用事”(又称为“事典”或“稽古”)和“用语”(又称为“语典”或“引经”),这里当是“用语”,通过引用《诗经》诗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为喻,礼赞贤才,流露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之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也是比喻,有人认为这是诗人用乌鹊无依比喻人民的流亡;甚至还有人说:“窥诗之意,当时定有流移人口,不受他的招抚,向南方流移,因而因物托事,以诗寄慨。”(见傅长君《曹操〈短歌行〉试解》)。我们认为这样理解,诗的主旨不够集中突出,似有割裂诗意之嫌。还是清人沈德潜的话有些道理,他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说得更确切些,这是以乌鹊比喻贤者,大意是说:贤者们都在寻找寄身之地,但哪里才是他们可靠的寄身之所呢?全诗的结尾:“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属于用典中的“用语”,语出《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后两句则是用典中的“用事”。“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名旦,曾助其兄武王灭商。他对国家的统一、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韩诗外传》卷三载有周公的话:“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意思是:为了忙于招待来访的贤士,连洗一次澡、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洗澡时要多次拧干长发,吃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所含的食物。后来便以“吐哺握发”形容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结尾四句,前两句诗人用“山不厌高”比喻贤士多多益善。后两句则以周公自比,表现礼遇贤才的殷勤态度,表明自己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点评]本文标题醒目,论点鲜明。开头部分概括《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引出论点;中间从诗歌开篇到结尾,不厌其详地摘引相关诗句,仔细分析文中比喻和典故的含义,指出它们对表达作者心志的作用。解说清楚,引用翔实,论证有力。结尾联系现实,指出曹操的言志方法的借鉴意义,令人深思。本单元的学习使我们畅游诗词之中,品味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生命的感悟;解读了诗人烙刻于诗文的精神追求和处世情怀。先人将生命入诗,我们的生命亦可如诗。让我们珍惜如诗的年华,书写诗意的人生。一、关于“生命”的名言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席慕蓉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普希金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定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我们不能逃避人生。——(美)马克·吐温二、关于“生命”的事例1.苏轼苏轼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贬谪之地,流放之所,本应是苏轼避之不及的伤心地,却被他当成自己的勋章,成为自己一生闪耀的地方。在黄州,衣食不继,朋友送给他一片荒田,他带着家人亲自下地,宛如老农一般耕种,劳累之中,他也能苦中作乐,拿着小棍,在牛角上打着拍子和农人唱歌;面对吃不起羊肉的落魄,他兴致勃勃地买来“贱如泥”的猪肉,摸索出一种特殊的煮肉技巧,发明了中华名吃“东坡肉”;被贬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沉浸在荔枝的欣喜中。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他说,“兹游奇绝冠平生”,为那里美景震撼陶醉。苏轼总能在逆境甚至绝境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他不愿把生命放在牢骚和郁闷里,用他的乐观豁达,对待生命里的每一次起落。他没有因贬谪伤神,没有因流离而懊恼,从黄州到海南,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他的人生却一次比一次精彩,一次比一次洒脱。2.林清玄林清玄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以后有一天去环游世界,大人觉得是不可能,因为当时他连买车票到隔壁村庄的钱都没有。有一天他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他一本世界地图,他对地图着了迷,忘记了烧水,受到父亲的打骂。父亲严厉的告诉他:“我用我的生命给你保证,你这一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林清玄一边烧火一边流眼泪,他对自己说,“我的生命不可以被保证,即使是我的父亲也不行。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离开台湾,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埃及。3.摩西奶奶摩西在美国家喻户晓,1860年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做了15年的女佣,她的大半生像所有家庭妇女一样,忙碌于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之中。闲暇之余,她喜欢上了刺绣。76岁那年,因关节炎复发,摩西不得不放弃刺绣,改为绘画,80岁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一夜成名,成为了美国画坛的重量级人物。101岁去世,美国总统肯尼迪致讣告词,称其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她用101岁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做想做的事,现在也不晚。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诗意盎然。生命,是一树花开余秋雨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一笺烟雨,半帘幽梦,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说。于无声处倾听凡尘落素,渐渐明白: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便是驿站,为了将来起程时,不再那么迷惘。红尘三千丈,念在山水间。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因为爱,所以放手;因为放手,所以沉默;因为一份懂得,所以安心着一个回眸。也许,有风有雨的日子,才承载了生命的厚重;风轻云淡的日子,更适于静静领悟。深深懂得: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想象。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生命的旅途中,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许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许多梦做着、做着,就断了;许多泪流着、流着,就干了。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喜欢那种淡到极致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虽历尽沧桑,仍面含微笑,温暖如初。其实,不是不深情,是曾经情太深;不是不懂爱,是爱过知酒浓。生活的阡陌中,没有人改变得了纵横交错的曾经,只是,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那些痛过的、哭过的,都演绎成了坚强;那些不忍遗忘的、念念不忘的,都风干成了风景。站在岁月之巅放牧心灵,山一程,水一程,红尘、沧桑、流年、清欢,一个人的夜晚,我们终于学会了:于一怀淡泊中,笑望两个人的白月光。盈一抹领悟,收藏点点滴滴的快乐,经年流转,透过指尖的温度,期许岁月静好,这一路走来,你会发现,生活于我们,温暖一直是一种牵引,不是吗?于生活的海洋中踏浪,云帆尽头,轻回眸,处处是别有洞天,云淡风轻。有一种经年叫历尽沧桑,有一种远眺叫含泪微笑,有一种追求叫浅行静思,有一种美丽叫淡到极致。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自己的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吧,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盈一抹微笑,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赏析】这篇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将生命比喻为树,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阐释出人生的幸福,生命的真谛。读之,受益匪浅!赏之,无酒也醉!生命百转千回,悲欢交错,生命亦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