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策略教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吴欣歆zhoutian2009@163.com专家读者新手读者拥有快速的字词解码技能。聚焦在解码单个单词上面。拥有很大的单词容量。不能调整他们的阅读速度。能够通过一系列的阅读策略来促进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对文本的记忆。不能灵活地使用阅读策略来促进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了解文本的特征和结构。不擅长监控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学阅读”和“从阅读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大规模的教室实验表明,只增加儿童的阅读时间是不够的,还要提醒阅读理解策略才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柯华葳,2010)单一策略预测概括串联自我提问文本结构推论理解监控图像化批注……预测预测是读者阅读时根据读过的内容及与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去推测文章内容的发展,包括作者或主角的情感、想法和行动。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背景知识,针对阅读文本的线索,对文本内容发展形成假设,并带着假设继续阅读,不是只有猜测文章内容,须有不断的检验假设的过程。阅读线索形成假设找寻资料检验假设形成新的假设“预测”策略教学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银币。小女孩可能会做什么?你根据的线索是什么?小女孩不敢回家,会怎么做?你根据的线索是什么?火炉和烤鹅消失了,小女孩会做什么?她又看到了什么?你根据的线索是什么?小女孩最后怎么样了?你根据的线索是什么?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他小小的尸体上。街上的人们会怎么说?你根据的线索是什么?自我提问读者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的过程。自我提问最终目的在于掌握文章的意义,获得乐趣和信息。(1)自我提问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引发独立思考。(2)自我提问能提升学生的自觉认知能力。(3)自我提问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以帮助自己理解。自我提问初阶六何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法为何进阶提问的三层次文章明示文章暗示情境暗示文本结构不同的文类有相应篇章结构与语言特征。了解同类型文章有相似的内容结构,便能够运用文类结构成规的知识衔接、连贯文章的内容,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旨。(Kintsch,W.&Yarborough,J.C.,1982)背景时空人物目的(或问题)实现改变方法(解决)故事情节的发展结果成功,失败?世界观主题故事图式背景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空和人物;一方面让读者能藉此建立与真实生活对应的情境;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目的(或问题)设定了条件,让目的(或问题)成为可能。目的(或问题)目的(或问题)是故事的核心,故事主要人物(主角)或者希望达成某个目的,或者不满当下的现况,希望改变当下状况中村中的问题。理解故事,首先就是能了解主角在故事中所达成的目的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或解决)方法(或解决)是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角想法设法要达成目的或解决问题,过程中主角或获别人帮助,或遭他人阻挠;或须以试误的方式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认识到目的(或问题)的真正症结、或提炼出新的目的(或问题)、或由一个目的(或问题)产生出更多目的(或问题),不一而足,由是可以十分复杂、奇谲的情节结构。结果交代主角能否成功达成或解决目的(或问题),以收束故事。故事的发展不外两个方向,要么主角终达成他希望获致的目的、成功解决遇到的问题;要么失败,甚至造成更大的问题;成与败是读者辨认故事完结与否的标记。主角成功抑或失败,透露了他所使用方法是否恰当,以及方法背后的世界观是否正确,读者把故事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之中,并藉此解释故事的主题。元素描述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角色故事是关于哪些人物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小男孩、奶奶、人们背景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大年夜、大街上目标主要人物想实现何种目的?卖掉手中的火柴问题面临着何种困境(挑战)?又冷又饿、饥寒交迫、面临挨打……情节/行动发生了什么事,主人公采取了何种行动?五次擦燃火柴,看到各种幻觉解决问题是如何得到处理的?结果怎样?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主题一般的教训或启示即使身处困厄,也要怀有美好理想信息类文本的基本组织结构描述连接词描述/定义/举例列举事物几个方面的特征比如,特点如下时间序列通过数字顺序来列出条目或者事件首先,然后,接着,后来,最后问题-解决描述一个问题情境,提出一个或者更多的解决途径。因为,为了,因此,麻烦,如果,问题原因-结果作家描述出一个或者多个原因导致的效应。因为,因此,引起了,所以比较-比照解释两个或者更多事物之间的异同都,一样,不一样,但是,然而,比概括读者撷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经统整浓缩后,形成能够代表文章主旨的简要叙述。做概括促使读者将注意力聚焦在文章重点上,忽略较不重要的细节,并将文章中各重点连结统整,形成有意义的整体理解。做概括能有效地促进读者的阅读理解。概括策略的实施流程删除不必要信息删除不相关删除重复词语归纳选择与撰写主题句润饰完成全文概括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她擦燃火柴,看见烤鹅。火柴熄灭,只剩下墙。连结连结是指读者将正在阅读的文本和阅读过的文本、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外部的世界进行关联,使阅读达到连贯性而理解。篇章理解是建构-整合的过程(kintsch,1998)。读者将正在阅读的内容和先备知识相连结,能够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文本与自身文本与世界文本与文本建立心理意象群文阅读多文阅读拓展思维广度连结策略的问题设计文本与文本这篇文章和《海的女儿》有哪些相似之处?文本与自身假如你就是这位小女孩,你会选择怎么做?文本与世界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冷漠?海洋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有些鱼的头使它们看起来很像鳄鱼,有些鱼的头使它们看起来很像猫。鱼类住在海中不同的地方,有些鱼居住在接近海面的地方,但有些鱼却深居在海底,海底深处没有任何光线。有一种居住在海底的鱼会根据颜色来辨认它们的食物,它们只会吃红色霉菌类食物。(译自Markman,E.(1981).Realizingthatyoudon’tunderstand:Elementaryschoolchildren’sawarenessofinconsistencies.ChildDevelopment,50,643-655.)理解监控理解监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察觉到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采用个人调节策略或方法去解决偶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过程:监控理解:边读边问自己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有效。调节策略:察觉理解失败,采用其他策略,如重读相关段落。图像化在阅读描述性的语言时,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在头脑里形成画面,有助于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文本中常常会描述地点、人和物看起来、听起来或者闻起来怎么样。读者可以按照文字的确切描述在脑海中想象相关画面,以达到丰富经验、增进理解的目的。这个过程读者反应理论家称之为“具象化”——这个词听起来拗口,但很实用。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图像化文本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做笔记做笔记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读者对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读者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理解文章内容,区分文章中主要概念与次要概念,并且有意义地进行组织文章材料的历程。为什么做笔记并不总是有效?美国学者Anderson和Armbruster提供了一个可能解释:当大家进行做笔记时,可能都是直接复制文章中的文字而不是经过信息处理的过程。摘抄笔记提纲笔记心得笔记毫无疑问,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收益。令人不安的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向学生传授多少阅读(理解)策略。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本身就不太经常主动使用成功读者常用的那些策略;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向学生传授阅读理解策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理由相信,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普及。WilliamDamon&RichardM.Lerner等主编,林崇德、李其维、董奇等译,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认知、知觉和语言(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P614-615.教课文还是教阅读(赵镜中,2011)教课文教阅读目的获得知识、牢记知识、准备考试形成阅读的品位和策略,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方法老师的主导性很强,知识掌握在教者的手上学生的主导性很强,老师会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读物性质以范文为单位,在结构和手法上都比较单纯一致读物是完整的,保有作者个人的风格,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当差异阅读方式注重字正腔圆的个体朗读注重灵活、安静的个人默读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