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材解析】《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语文教学专家吕志范在《一个老教师的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艺术。因为,它要创造某种意境,氛围和格调——境;它要表露某种情感,情绪,情趣——情;它要传递某种意念,思想,观点,法则——意,它要培养某种应用、操作、实践能力——能;它要进行某种习惯,方法,技巧的指导——法。”的确,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应仅仅是一节课它更应该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驿路梨花》处处彰显着美,眼前的梨花林美,边疆的梨花姑娘美,“乐于助人”的梨花精神更美,因此本篇文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梨花的不同层次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掌握“驿路、撵、迷茫”等生字词。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教学重点】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教学方法】略读、创设情境读、交流讨论、点拨追问【教具使用】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句初步感受梨花之美投影:“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温庭筠“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雷渊“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交流:读完这些诗句,你觉得诗人笔下的梨花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梨花清纯、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设计理念:课堂导入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恰到好处的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二、略读课文,感知梨花美1、齐读课题,会写“驿”字,知道驿路的意思。投影: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学生上黑板写“驿”这个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适时点拨“马”作为部首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设计理念: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字词积累。2、略读课文,找找在这驿路上都有哪些人,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这条驿路上“梨花”也多次出现,找找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投影:“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设计理念:略读是本单元及本课要承载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理解梨花不同层次的美作下了铺垫。三、细读文本理解梨花之美1、眼前的梨花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交流:梨花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为什么说梨花是美丽的呢?你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关键词吗?明确:引导学生找出“美丽”这个词,引导学生关注叠词。投影:叠词的作用: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2、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3、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设计理念:每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主要的、关键的词语,以点带面,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一种策略,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投影:“看,梨花!”“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快看,有人家了。”交流:读一读这几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他们现在所走的这条驿路是怎样的一条驿路?明确:是一种欣喜,充满希望与喜悦的语气,眼前的梨花是他们在绝望中继续走下去的希望,自然觉得它是美丽的。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情正是因为他们所走的这条驿路环境很恶劣。投影: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交流:从这段话中找找关键词说说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地势严峻,荒无人烟,杳无人迹情境创设:满眼望去,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望不到头,拖着一身的疲惫,行走在这大山的最高处,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没有人烟,没有希望,有的只是这丛林深处传来的夜的恐惧,突然,眼前出现一片茂密的梨花林,老于指着这梨花林叫了起来:投影:“看,梨花!”这梨花就如这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前方的道路,有了这梨花,我们就不要在挨饿了,不要再带着着一身疲惫了,有了这梨花,我们就不用在忍受这黑夜的恐惧了。因为:投影:“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这是一片美丽的梨花林,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梨花林。投影:“快看,有人家了。”设计理念: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氛围下很快地进入文本,为此,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交流:这片梨花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了吗?请读8—12段,说说那些语句或者关键词能体现“希望”?明确:门是从外面扣着的,“请进”,厚厚的稻草,粗大的字等细节体现着“希望”。交流: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几句话: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设计理念:朗读和分析是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两条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是分析的前提,分析之后的朗读又是分析的深化,以提高朗读的质量,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梦中的梨花投影: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交流:这梦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有香气四溢的梨花林,这是植物,还有哈尼小姑娘是人物梨花,为什么会梦到人物梨花呢?他们是怎样评价梨花这个人的?投影:多好的梨花啊!交流:为什么“我们”认为梨花好?她“好”在哪里,请默读13——26段。明确:热情、乐于助人3、心中的梨花交流:略读28——37段说说哈尼小姑娘的心灵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确:知书达理,传承雷锋精神,梨花已不是仅仅在作者梦中出现了,在这边疆地区有很多梨花,这梨花不再只是梨花林,也不仅仅是一个人,它已然成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的植根在作者心里,它是作者心中的梨花。设计理念:所谓“一线串珠”“一线贯穿”的“线”,即语文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即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梨花”就是本文的线。四、拓展延伸投影:云南边疆民风淳朴,他们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到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到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交流: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难怪作者会说?投影:驿路梨花处处开。交流: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谁可以是这朵“梨花”?明确:是的,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军民中已生根、开花、发扬光大,学了这篇文章,我想,这梨花不能只开在边疆地区,更要开遍祖国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是文中的这些人物,还有生活中的你,我,我们每一个人。投影:你、我……交流: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设计理念: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学生连对作家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可见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五、小结全文你们中间一定有很多人已然成为梨花了,其实,老师也为梨花写了一首诗,最后,老师想把这首诗送给所有的梨花们,希望大家永远做一支洁白的梨花。投影:如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千朵、万朵、千千万万,是山坡上的婚纱展,你,美丽、洁白、芬芳。如姑娘脸上绽放着天真烂漫的笑,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是身披月光的缥缈仙子,你,风姿绰约,素洁淡雅。一阵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漫天飞舞,我想凑上去触摸一下,风摆动着我的衣袂,我转过身,扬起眉毛,在这风中,我要和你一起开花。(教师和学生配乐朗读)设计理念:从古诗开始,从现代诗结束,从梨花的外表美开始,从梨花的心灵美结束,整个课堂更显得浑然一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缓缓结束本节课教学,更使整节课笼罩在“美”的氛六、板书设计设计理念: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那么板书就是这幅水墨画中最浓的一笔。好的板书具有美感性,趣味性,可以帮助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本课的板书设计紧扣本堂课的关键词“梨花”,加深学生对梨花内涵的理解。教学反思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这样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驿路梨花》一文中景美、人美、精神美,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手段的帮助下,我得以将文字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德育与美育的巧妙融合,达到了寓德育、美育于课堂教学,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在对《驿路梨花》这篇文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设计课堂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所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阅读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按部就班地筹划“导入——展开——收束”等环节,也不在于板书、课件等形式,而在于能否从文本中提炼出几个富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是阅读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就是阅读理解和思维发展过程。一般而言,阅读课堂教学中耗时最多的就是师生围绕文本解读进行的问答,而问答活动的收效驿路梨花眼前梦中乐于助人心中美丽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本文的问题都是围绕“梨花”进行的,先让学生找出与梨花有关的句子,解决了这个简单的问题,再围绕三处描写梨花的句子即眼前的梨花,梦中的梨花,心中的梨花展开教学,一线串珠将整个课堂串联起来,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学生紧紧抓住文本学得不亦乐乎,整节课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二、所设问题由浅入深问题设计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问题过大、过深、过难、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学习驿路梨花这课时,扣住“梨花”,让学生一步一步去理解梨花的深刻内涵,由眼前的美丽梨花林到梦中热情乐于助人的梨花姑娘再到最后为人民服务的梨花精神,层层深入,学生一点一点的走入文本,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三、分析文本与朗读相结合“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朗读和分析是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两条途径。在进行本科教学时,我注意将朗读与品析结合起来,如在分析“眼前梨花”时,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创设情境读,最后分析文本后再让学生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片梨花林的印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下了铺垫,在理解“梦中的梨花”和“心中的梨花”时就很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以自己创作的一首赞美梨花的诗结尾,并声情并茂的和学生一起朗读,既升华了梨花精神,又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梨花美的意境。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