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专题复习(最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专题复习(最新)2021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与热点分析1、广东在秦始皇时期隶属南海郡管辖。2、北宋: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3、明朝:戚继光率军开赴广东等地抗倭。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广州十三行)。5、邓世昌:广东东莞人,甲午黄海海战中牺牲。6、康有为:广东南海人,领导戊戌变法运动。7、梁启超:广东新会人,领导戊戌变法运动。8、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等。9、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10、叶挺:广东惠阳人,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的“铁军”的称号。11、叶剑英:广东梅县人,1976年,粉碎“四人帮”。12: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13、1842年《南京条约》,广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4、1980年将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设为经济特区。15、广东三大民系: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了解)16、开平碉楼:广东首个世界遗产项目。(了解)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政治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是政治思想的核心。2、教育成就——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3、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45、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主义精神文明。6、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也影响深远。二、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1、秦始皇:“焚书坑儒”,持抵制态度,打击儒家学派和儒生,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尊崇态度,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确立。★二者共同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根本着眼点都是巩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三、科举制与儒家学说:创立于隋炀帝时的科举制,到唐朝时逐渐完善,唐朝科举制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其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目的是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四、新文化运动与孔教:☆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1、背景:在当时的思想界,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文化逆流。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孔教。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五、今天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乃至在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既有其民主性精华,也有其封建性糟粕,我们今天应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避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利于.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知识网络:要点整合:1.夏、商、周——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春秋战国——.变革、诸侯争霸称雄。3.秦汉——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的分裂与民族融合。5.隋唐——封建.的鼎盛。6.辽、宋、夏、金——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7.元、明、清——封建国家统一和.危机。1.秦朝:①建立皇帝制度;②在.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即三公九卿制);③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2.西汉: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②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解除了王国对.的威胁。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集权。4.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在.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②设立宣政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和琉球、澎湖列岛。5.明朝: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④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6.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注意】中国古代地方三大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2)秦朝的郡县制;(3)元朝的行省制度,这些制度对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秦国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等。3.西汉时,汉武帝规定货币统一铸造,盐铁官营。4.清朝初年:政府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提高粮食产量;推广和引进高产作物的种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强化.集权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但君主专制下极易形成暴政,不利于.进步。2.施行仁政、重视民生、重用人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3.封建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广大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古代的重农政策与今天的“三农”政策是有本质区别的。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①秦发动对匈奴战争,修筑长城。②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以解决匈奴问题。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3.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4.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和平占主流。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二、古代的对外关系:1.两汉时期: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2.唐朝:(1)日本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3)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3.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进行管理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5.明朝时: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戚继光抗倭,取得重大胜利。6.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康熙帝两次取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战争)的胜利;后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1.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2.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融,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缔造了中华文明,在各民族的交往中,谁也离不开谁。3.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知识网络: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侵略与反抗:明清时期,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骗取澳门居住权、郑成功收复.、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土尔扈特抗击沙俄,回归祖国。二、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1、五次侵华战争(签订条约、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南京.。2、不平等条约①割地类条约:A.中英《南京条约》割.岛给英国;B.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我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占我领土最多。C.中日《马关条约》割.、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类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100万元);中日《马关条约》(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白银4.5亿两)。《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精神。四、中国现代的侵略与反抗: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中朝人民打败了美国,取得了这场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五、世界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了解)1.近现代史上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对外扩张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印度反英大起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侵朝侵越战争、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2.世界人民的反抗斗争:希腊联邦抗击波斯、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章西女王领导反英起义、世界人民打败法西斯、科索沃战争遭到各国人民反对。1.战争给人类带来创伤和灾难,各国要和平相处,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反对暴力。2.战争给人类.造成破坏,但它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3.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一个国家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4.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与时俱进、革新图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949年前我国的近代化历程)(一)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1.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面向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为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主要内容及口号: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以及筹建海军和新式学堂(4)影响: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1.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中国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起步(1)时间:1898年6.11—9.21(甲午中日战争后)(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4)意义: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预政权。②在.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5)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一次尝试(1)时间:191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代表人物:孙中山(3)革命纲领/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核心〕、民生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4)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5)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3.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1)时间:1915-年开始(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3)口号:“民主”与“科学”(4)主要内容:①前期—四提倡四反对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5)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经济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器物);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既是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经济近代化)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进一步发展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