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知识能力全练资源拓展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是日更(ɡēnɡ)定拥毳(cuì)衣炉火B.崇祯(zhēn)五年雾凇沆砀(dànɡ)C.余拏(nǎ)一小舟与余舟一芥(jiè)D.铺毡(zhān)对坐莫说相公痴(ch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B.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3.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课文中采用白描手法写雪景的语句是:(2)课文中表示知己相见意外惊喜的语句是:(3)课文中表现舟子俗人之见的句子是:4.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于茫茫天地间的深沉感慨。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情感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5.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关于雪景的话(词序可调整)。漫天飞舞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冰雪世界答:三年模拟全练资源拓展(2021山西太原山西实验中学期中,8—11)冬日雪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12分)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①是日更定矣()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金陵人,客此迁客骚人B.上下一白一碧万顷C.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客此D.湖中人鸟声俱绝千山鸟飞绝(3)(★★☆)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4分)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4)(★★☆)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不同世界的漫天飞雪,有着不一样的景致。试比较诗歌《江雪》和散文《湖心亭看雪》对雪景的描写有何异同。(4分)答:五年中考全练资源拓展(2021山东枣庄中考,9—13)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问题。(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④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相与步于中庭。②是日更定矣。(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相与步于中庭。B.独往湖心亭看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更有痴似相公者。(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3分)答:(5)(★★★)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4分)答:核心素养全练资源拓展一谈到湖心亭,就想到了那副著名的对联:“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学习了本文,老师出了上联:驾小舟深夜赏雪景。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对出下联吗?下联:知识能力全练资源拓展1.答案C拏ná。2.答案D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B.名词,白色/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C.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副词,还。D.数词,一。3.答案(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析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意,审清题干要求,按要求准确填写出相应的句子。4.答案C“与民同乐”的说法不恰当,文章中并未体现这一情怀。5.答案(示例)推开窗,漫天飞舞的雪花扑面而来,眼前呈现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河岸边的垂柳,山丘上的云杉,此时都如同玉树琼枝一般;雪中,那些平日里颜色各异的建筑,此时一片洁白,恰似天上的琼楼玉宇——好一个干干净净的冰雪世界!解析理解所给词语的含义,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准确抓住雪景的特点进行描写。三年模拟全练资源拓展答案(1)①gēng②qiǎng(2)D(3)①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4)相同点:两者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和“湖中人鸟声俱绝”都描绘出了一幅冰天雪地、静寂空旷的皑皑雪景图。不同点:《江雪》主要运用烘托手法进行渲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千山万径——山、路之多,人鸟踪灭,极言雪野茫茫、静寂非常,烘托垂钓者“孤”“独”之深切;《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了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西湖奇景图。解析(1)字音字形题平时需要积累识记,答题时注意书写规范。本题两字均为多音字,多音字要学会据义定音。(2)A.客:客居/羁旅在外的旅客,这里指官吏。B.一:全/一片。C.是:这/表判断,与“非”相对。D.绝:消失。(3)本题中“沆砀”“一”“痴”要翻译准确。(4)注意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作答。相同点着重于“雪景”的描述,不同点着重于手法的区别,并结合内容分析。五年中考全练资源拓展答案(1)①一起②这(2)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②(想不到)湖中哪能还会有您这样的人!(3)B(4)角度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5)横批: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中的两个词语均为教材注释的重点词语,解答此题,一是在于日常积累,二是依靠上下文语境,同时注意“是”在古代作指示代词“这”的特殊用法。(2)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的是:语意与原句相吻合,翻译后的语句要通顺,重点的文言词语要翻译准确。如第①句中的“但”是“只是”的意思;第②句中的“焉”是“哪”的意思。(3)A.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相与于中庭步”。B.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应是“余独往湖心亭看雪”。C.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D.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4)首先要理解句意,然后选定赏析的角度,比如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再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甲]文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在解答时,可以仔细分析本体和喻体;再结合“积水空明”来分析比喻的表达作用,最后要点明表达的思想情感。(5)题干“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已经提示了拟写的横批内容。两文的题眼分别为“闲”和“痴”。对拟写横批的阐释,可以结合两文抒发的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甲]文表现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乙]文的一个“痴”字,体现了赏雪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核心素养全练资源拓展答案(示例)逢知音亭中饮大白解析对联的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先分析老师所给上联的特点,再联系文章内容补出下联。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