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左侧电梯四楼邮政编码:523850HTTP://:bz01@bz01.comTEL:0769-85092880FAX:0769-89026070ISO14001标准理解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条款明确指出:要达到改善环境绩效,实现环境方针的承诺,就必须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共有17个体系要素•两个关键词:即“建立”和“保持”。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1)适合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2)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3)包括对遵守有关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4)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4.2环境方针(续)•5)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6)可为公众所获取。•定义:环境方针是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框架。•制订:最高管理层4.2环境方针(续)核心内容:“三个承诺”和“一个框架”•污染预防(思路):通过制订目标、指标和体系运行来落实。•eg:方针提及“防止三废污染”,目标:超标废水、废气,在明年底前治理达标排放•持续改进(体系):4.2环境方针(续)方法一:方针、目标、指标的实施与考核;方法二:内部审核方法三:管理评审等优先改进!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严重性和复杂性要求时遵守法规作出承诺。两种观点:A)全部符合法规才能通过认证;B)制订计划,落实方案逐步达到法规要求。框架:具体明确、可以实施、可能评估.4.2环境方针(续)eg:方针,污染预防、节能降耗目标,A)超标废水、气在明年底前治理达标排放B)水、电、纸比上年节约5%。方针的管理:A)成文B)实施C)保持D)传达全体员工E)向外公布F)定期评审和修订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渴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哪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4.3.1环境因素(续)ॄ能够控制的:是指组织可以通过行政、财力、人事、技术等手段加以解决,eg:工业废水,建立处理设施、更新工艺、加强管理等实施控制。ॄ能施加影响的:是指与组织的产品、活动、服务相关联的,eg:供应商、承包商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环境问题,包装废物、泄漏、废弃物处理。4.3.1环境因素(续)三个关键词:“识别”、“评估”、“更新”识别:七种类型:A.大气排放B.水体排放C.废弃物D.土地污染E.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消耗F.社区影响G.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评估是非判断法:4.3.1环境因素(续)a.与法律符合性,超标或违法;b.与规定值对比,废品率、耗能值等指标超过设计要求X%;c.与同行对比;d.与本身历史对比;e.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f.各类环保装置或其他装置发生故障、停用等,以致排污;g.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大规模泄漏等事故。4.3.1环境因素(续)评估法:M=a×X(X:b、c、d、e中最大值)a.发生的频次b.影响范围及程度c.影响的持续性,可逆转性d.公众关注程度e.与排放标准之比值M≧20分,即为重大环境因素4.3.1环境因素(续)风险评估法ER≧10分ER=(O+D)×(IXL)O:发生的可能性D:侦测到的可能性I:影响范围L:严重性4.3.1环境因素(续)更新:搬迁、扩建、法律变化、相关方意见、审核注:一定列入重大环境因素·违反法规,如超标排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造成紧急事件。4.3.1环境因素(续)·敏感地区(可能造成居民投诉或抱怨)·火灾、爆炸·对全球影响程度·耗用不可再生资源的程度4.3.2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4.3.2法律与其他要求(1)收集法规渠道:购书中心/当地环保局/报刊杂志/网站等环保网:化学品网站:法律与其他要求(2)法规保存与符合性评估法律法规清单/法规符合性评估报告(3)法规更新4.3.3目标和指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4.3.3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4.3.4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4.3.4环境管理方案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4.4.1组织机构和职责•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4.4.1组织机构和职责•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4.4.2培训、意识与能力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4.4.2培训、意识与能力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4.4.3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应包括:a.过程信息;b.组织机构图;c.内部标准与运行程序;d.现场应急计划。4.4.5文件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a.文件便于查找;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4.4.5文件控制c.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d.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4.4.6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4.4.6运行控制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4.5.1监测和测量•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侧和测量。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际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4.5.1监测和测量•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4.5.2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完成。•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4.5.2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4.5.2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组织在制定与保持用于调查与纠正不符合的程序时,应包含下列基本内容:a.确定引起不符合的原因;b.确定并实行必要的纠正措施;c.实施或修改必要的控制措施,以防再度发生不符合;d.记录由纠正措施所导致的对书面程序的任何更改。4.5.3记录•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这些记录中还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5.3记录环境记录可包括:a.关于适用的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的信息;b.投诉记录;c.培训记录;d.过程信息;e.产品信息;f.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g.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信息;h.事故报告;i.应急准备与响应信息;j.重要环境因素信息;k.审核结果l.管理评审。4.5.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应制定并保持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进行审核的目的是: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1)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4.5.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4.6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4.6管理评审评审内容应包括:a.审核结果;b.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c.面对变化的条件与信息,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具有持续的适用性;d.相关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