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氓_看_诗经_民歌的艺术成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_氓_看_诗经_民歌的艺术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chinese2010.03一、诗经民歌是现实主义的典范《诗经》民歌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生动细致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即使是一事一物,甚至是一个细节,都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概括和精要提炼。《诗经》民歌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其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氓》是一首表现“弃妇”的怨诗。诗中真实地再现了女主人公婚姻的悲剧历程:少年时与男子真心相爱,婚后却无辜被丈夫冷落,最后终遭遗弃,从中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妇女可怜可悲的命运。1.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对于生活中的细节,《诗经》并没有作简单的处理,而是将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加以还原。《氓》中描写热恋中的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乘彼垝垣”,姑娘不顾羞涩,不顾危险,不顾他人嘲讽的目光,登上一段即将倒塌的残破的墙头,一个“乘”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少女盼望自己钟情的白马王子早点与自己约会时的那种望眼欲穿的心理,而“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用现实的对比手法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单纯、活泼、热烈,喜怒形于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2.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诗经》民歌中的现实主义还体现在它创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机械的描摹,而是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情态。《氓》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后,一反婚前“将子无怒”的柔弱迁就性格,对男子不再抱任何幻想,变得性格刚强,从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的悲剧中得出“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教训,并且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之辞,令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二、诗经民歌融叙事抒情于一体《诗经》民歌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抒情诗,它们大都是诗人对自己感情的直接抒发,严格意义上的叙事诗在《诗经》中几乎没有。《氓》是一首带有很大抒情成分的叙事诗。诗的第一、二章,女子追溯当初受蒙蔽,与男子相爱结婚的经过,主要是叙事;第三章抒发了女子对错误爱情、不幸婚姻的悔恨和无比悲愤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在回忆中自然引发出来的;第四章女子叙述自己被丈夫遗弃的经过,叙述中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她把一腔怨恨全部发泄到无情无义的男子身上,感情达到了顶峰;第五章叙述自己被休弃后遭到兄弟的咥笑,流露出饱受冤屈和独自舔尝伤口的痛苦心情;第六章回顾男子从前的种种虚情假意,表现出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和同他坚决决裂的感情。全诗基本上是按事件发展的过程展开叙述的,女主人公的感情时而是悔,时而是自伤,时而是斥责,这种种复杂丰富的感情伴随着对事件的叙述而产生、发展,与叙事水乳交融。三、诗经民歌的比兴和对比技巧什么是“比、兴”,古人作过多种解释,简言之,所谓比,就是比喻,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比方,以揭示它的本质特点或使它的形象更鲜明、具体。所谓兴,就是诗歌的即景生情,由彼而及此的起头方法。《氓》中的比兴手法非常娴熟,其中第三章以比兴开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比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而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岁月的砥砺带走了醉人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也非常突出。如男子前后行为的对比,婚前“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而婚后却“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这组对比把男子的虚伪奸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诗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也从《氓》看《诗经》民歌的艺术成就○朱静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本文以《氓》这首带有抒情成分的叙事诗为例,以小见大,对《诗经》民歌的艺术成就略作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现实主义叙事抒情比兴对比浑朴自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chinese2010.03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女主人公的纯朴热情,善良勤劳与男子的虚伪冷酷、损人利己的对比,激发读者对男子的愤恨和对女主人公的同情;长诗在描摹思想情绪,刻画心理状态上也是大量地运用了对比:“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把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四、诗经民歌浑朴自然的语言风格《诗经》中的民歌是几千年前劳动人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作品。流露的是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情,所以显现出浑朴自然的风格,没有矫情的虚饰和语言的刻意雕琢。1.对爱情生活的描写最能体现出浑朴自然的风格《诗经》民歌中多数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作品都比较大胆泼辣,没有后世同类作品中的娇怯和羞涩。《氓》中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貌似敦厚的男子以买丝为名,来到集市上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会,真实地再现了一对热恋中的男女为了避人耳目,千方百计寻找借口相见的情景。2.《诗经》民歌浑朴自然的风格还集中表现在语言的自然淳朴上《诗经》中的很多民歌往往是劳动者的即兴创作,即兴而起,率性成咏,因此用的大多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如《氓》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句子都是纯用口语,以淳朴的语言表达淳朴的感情,形成一种浑朴自然的风格。3.《诗经》民歌的浑朴自然还体现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诗经》中有很多叠字的运用,如“蚩蚩”“涟涟”“晏晏”“旦旦”等;有蝉联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乘彼峗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还有对偶句,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灵活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旋律美、音乐美,丰富了诗歌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总之,《诗经》民歌是我国文学中最早的一批现实主义杰作,它用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风貌,融叙事抒情于一体,运用比兴和对比技巧,加之浑朴多变的语言风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静江苏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2016)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与评赏皆以含蓄为主要的美学追求。其含蓄的美学风格除了受儒家“温柔敦厚”的思想影响外,还与庄子的言意观有着直接的渊源。庄子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与孔子一样,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领域、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郭沫若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1],给予庄子及其思想高度的评价。历代以来,众多学者对他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美学思想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其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基础之上,内容极为丰富。本文在此试谈谈对他言意观的理解,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含蓄审美风格的影响。一庄子的言意观具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言不尽意”,第二个层面是“得意忘言”。“言不尽意”并非庄子直接提出,它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只是,后来庄子在《庄子》中,通篇也讲述同样的意思。如: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从庄子的言意观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陆艳清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审美特征与庄子的言意观有着直接的渊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是庄子言意观的两个命题,它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鉴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含蓄诗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