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俭悖论到适度节俭从节俭悖论到适度节俭摘要:对节俭理论的模糊认识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的“节俭悖论”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实践上的悖论,与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大相径庭,无法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因此,亟需构建一个与循环经济相协调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节俭理论。适度节俭是走出“悖论”,实现循环经济的突破口,是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关系的理性选择和有效途径。关键词:循环经济;节俭悖论;适度节俭;储蓄;消费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21)02―0021―04循环经济的闭路循环模式(资源―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是对传统的线性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垃圾排放)的改进。从其操作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替代化和再生化上看,减量化居首,因此,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节约型的生态模式,是应对不可再生资源逐渐耗竭的首选方案。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这个概念,到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历时40多年,成效并不显著,资源瓶颈、环境的不可支撑问题仍然困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实践的基石,理论上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轨迹与实践效应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循环经济模式难以奏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对节俭理论的模糊认识。其根源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节俭悖论”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实践上的悖论。因此,对节俭悖论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循环经济顺利运行的理论突破口,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节俭悖论的产生从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出发,倡导节俭或鼓励消费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满足人类的需要。倡导节俭或者鼓励消费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对节俭的不同态度可表现为单个家庭的节俭、国家财政的平衡预算与单个家庭的扩大消费、国家的赤字财政两个完全相悖的增长方式上。然而,通过考察西方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实践中这两个完全相悖的模式却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18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古典主义崇尚节俭的自由放任时期,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快速走过产业革命的初期到达成熟期,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据W.W.罗斯托的研究,1705―1785年世界工业年均增长率仅为1.5%,而1780―1830年达到2.6%,1830―1840年为2.9%,1840―1860年达到3.5%,1860―1870年为2.9%[1]。20世纪30年代,在凯恩斯提出节俭反论后的国家干预主义时期,实施反节俭的赤字财政政策将陷入深度危机的资本主义解救了出来。1945―1960年,美国的GDP增长22.98%,1960―1968年增长42.05%。同时,经济实践中这两个完全相悖的模式也同样会造成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古典主义的节俭论虽然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但其后却引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此起彼伏。这种危机在1922―1933年达到顶点,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极度萧条。1932年较1929年,美、英、德、法工业总产值分别下降了78.8、16.6、45.4和42.9个百分点。失业率急剧上升,其中美国高达25%。凯恩斯的反节俭的赤字财政政策虽然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脱离了生产过剩危机的泥潭,但其后却带来了经济“滞胀”的危机。这种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滞胀”,在20世纪70年代将西方国家卷入了经济衰退的漩涡。美国1977―1980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5%、7.5%、11.5%和13.5%;失业率分别达到了7.5%、6.1%、5.8%和7.1%。这严重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统治地位。因此,关于节俭悖论,我们应抱着科学和客观的态度对其进行全面的、历史的分析和评判,而不能简单、片面地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无论是古典主义的节俭论还是凯恩斯主义的反节俭论,以及各自的实践效果,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状态相联系的。只有适度的、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特点相适应的消费和储蓄政策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否则,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唯此,才能正确而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其理论内涵及其适用性与局限性,并在经济实践中扬长避短、相机抉择。二、传统节俭论使资源环境陷入两难尽管以往的节俭理论(在此,我们称之为传统节俭理论)有其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西方经济的特定发展阶段上都起到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效。但是将其置于循环经济的框架之中,其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要求及其路径是否相容,能否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科学的回答。旨在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命题,提出要在源头上节约使用资源,在末端减少废弃物排放。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置资源环境于何种地位?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还是相反?回答是后者。(一)传统节俭理论无视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目标背道而驰。1.古典主义的节俭美德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背离。表面上看,古典的节俭论应该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因为它强调两个层面的节俭,即总量与相对量的节约。如收入中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总量节约,正符合循环经济的资源源头投放与末端排放的减少原则;相对量节约――最大化思想(既定资源的产出最大化或消费最大化),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另一种节约方式,是更高层面的节俭,这种节俭更加符合循环经济的内涵。然而,古典主义时期的增长模式,是以资源可全部再生为前提的:只要有钱、有能力,资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无限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通过总量上的节俭会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购置资源以增加产品产量;通过相对量的节俭即资源优化配置,会使既定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能力。正如凯恩斯所言:古典主义论述的是“一定量的雇佣资源在不同用途中的分配,以及在假定所雇资源正好为这个数量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所雇资源的相对报酬及其产品相对价值的条件”。完全置资源于增长模型之外。按照这个逻辑,一方面,节俭越多,可用于资源开采与使用的资金越多;节俭越多,生产能力越强,对自然的破坏程度越大。另一方面,政府守夜人思想下的自由放任,必然产生资源环境的负外部性。因此,古典主义的节俭,对于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其耗费不是减少,而是使用总量的巨大增加,以及生产盲目性带来的巨大浪费。因此,按照古典主义的节俭论,势必加大资源源头的投放和末端的排出。2.凯恩斯主义的节俭反论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如果说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总量节俭和相对量最大化行为理论是以资源可以永续开采使用为前提的,那么,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论的宏观干预思想,仍然沿用这样的假定;而且,由于完全抛弃了节俭、储蓄的美德,偏执地崇尚消费、鼓励消费,则更加加剧了资源环境的不可支撑性,对于资源的逐渐耗竭、环境污染无疑是雪上加霜。按照凯恩斯理论,节俭与贫困有着因果关系,因为“一个.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就业不足。”节俭会减少消费,减少消费使得总需求减少,进而就业量减少,.、家庭必然贫困。如凯恩斯所言:“如果你节省6个先令,就等于让一个人失业一整天”。所以要加大现期消费,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了,就要“举债支出”。“‘举债支出’虽然是‘浪费’,但在得失相抵之后可使一个.致富”。凯恩斯不仅崇尚微观消费,还主张政府运用赤字政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凯恩斯不仅强调增加正常性开支的益处,还提出由于乘数效应,战争、灾难等产生的浪费性支出对于宏观经济增长也大有益处。“当非自愿失业存在时,……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由于受到古典学派经济学的影响太大,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建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都可以起着增加财富的作用。”毋庸置疑,过度消费、过度投资,以及不当投资、不当消费,必然导致资源投放大量增加,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二)微观与宏观、短期与长期节俭悖论引发政策选择之两难,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南辕北辙。有人将节俭论分层次看待,从而说明其统一性。如把古典主义的节俭论看作是微观的、长期的,而把凯恩斯的反节俭论看成是宏观的、短期的。于是,面对资源环境与增长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微观和长期层面要节俭,而短期和宏观层面要刺激消费、增加投放、减少储蓄。表面上看,似乎节俭理论的这种二分法,可以使微观与宏观、长期与短期的矛盾统一起来,并纳入到经济增长的大框架之中。但事实上,微观是宏观的基础,长期是短期的累加,微观节俭,宏观必然储蓄增大;短期刺激消费和投资,长期的储蓄率决不会是提高,而必定是降低。于是,循环经济模式必然面临政策选择的两难困境。一方面,针对生产过剩的经济,国家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要加快发展速度,宏观政策的选择必然是刺激消费、鼓励投资。结果是加大了资源开采和消耗数量,顾了眼前就难以顾及长远,宏观上循环经济的减量化目标就会沦为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从微观来看,就消费而言,消费者节俭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引发宏观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发展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同时还会面临失业率上升的巨大压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义是要使经济运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而决不是不要经济增长。经济不发展,何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何以全面建设小康.?因此,撇开经济增长谈循环经济不仅是片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况且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的循环经济是不稳固的,不可持续的,因而是没有出路的。三、适度节俭是走出“悖论”。实现循环经济的突破口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度的量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前提。当历史的进程迈入到21世纪,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峰值的临近、可再生资源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循环利用、节约使用资源、节俭消费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倡导的目标。然而,传统的节俭理论的极端化倾向与循环经济不相匹配,无法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依据,因此,亟需构建一个与循环经济相协调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节俭理论。(一)关于适度节俭的规制尽管古典主义节俭理论因过度强调节俭忽视了消费的积极作用,陷入了为生产而生产的极端,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的节俭反论因过度强调消费,加大了资源瓶颈,陷入了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极端,导致了经济滞胀的危机。但是,两大理论在特定时期均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表明它们也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合理性成分。梳理节俭悖论,不难发现,蕴含于矛盾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消费与节俭、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传统的节俭理论,因只看到对立性而看不到相容性,从而陷入极端化的误区。以节俭为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节俭相容论,是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这就是把消费与节俭、当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适度节俭论。从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适度节俭,应符合如下原则:(1)节俭以人们生活水平总体提高为原则。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包括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当代人的消费和后代人的消费。适度节制当前消费,一方面会保持适当的储蓄率,为长远发展留有资源余地;另一方面又不会“因过致溃”――因过度节俭而引发有效需求不足的生产过剩危机。(2)节俭以提高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为原则。通过科技创新、集约化经营、经济结构调整等方式和手段,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注重在生产的源头上实现资源的减量化投入。在大众生活中,倡导并推动耐用消费品、多用途消费品的反复、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对环境排放的减量化。(3)节俭以不可再生资源使用量的不断减少、替代性资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为原则。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峰值日趋逼近的挑战下,为了当前与长远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必须改变现行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改变以化石燃料、汽车、一次性用品等为主的高耗能的消费模式,鼓励以新型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替代化石燃料;以多元交通方式替代一元的小汽车消费;以耐用消费品替代一次性用品;等等。消费结构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生产结构的转变。(4)节俭以生产与消费的结构调整为原则。摒弃对资源环境带来外部不经济的生产与消费方式。(5)节俭以持续提高后代人的幸福指数为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