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课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整理(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课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整理(袁)四川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整理地理Ⅰ一、宇宙中的地球(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2.层次(级别):1.太阳系2.①运动特征②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3.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1.安全的宇宙环境(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了原始海洋,孕育了生命。(4)自转周期不长【随堂练习】:1.与银河系处于同一个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判断题: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适宜的温度,是因为地球本身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3.关于八大行星分类与运动特征的正确叙述()A.类地行星是指水星、金星、地球B.巨行星是指火星、木星、土星C.远日行星是指天王星、海王星D.八大行星在同一平面,以同一方向,同样的轨道偏心率绕太阳运动(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含义: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②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太阳能、煤、石油等能源(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日冕、色球、光球(用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温度比其他地方低;(2)耀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3)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4)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自转图:侧视图:俯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公转示意图:(六)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3)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4)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5)晨昏线上的时间问题: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6)晨昏线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日期斜交。(7)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2.时差(1)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4)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经线即东经120°上的地方时。(5)日界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6)简单区时计算: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侧,用“+”,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西侧,用“-”。例:已知北京时间为4月9日16时,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3.产生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赤道平面地球公转:黄道平面2.黄赤交角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春秋二分直射赤道。3.昼夜长短的变化(1)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特殊日期的太阳高度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黄赤交角(23o26/)c.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总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5.四季的更替(1)产生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度季节。实际四季划分(气候):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随堂练习】:1.北半球正值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甲、乙两地A.角速度甲大于乙B.线速度乙大于甲C.角速度相等D.线速度相等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是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位于。(2)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方向向D点运动,其方向将向_________(南或北)偏移。(3)图中A.B为_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4)F点的时间为。(5)图中A、C、F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角速度相比。(八)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地震波2.3.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1.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2.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3.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4.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4.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二、地球上的大气(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1.大气受热过程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如白天有云温度不会太高)(3)散射作用——有一定选择性。(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3.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都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并受到大气逆辐射将热量又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例如:深秋或冬天,霜冻多出现在_________(晴朗或多云)的夜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农民冬季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制造人造烟雾,以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免受冻害。(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维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问题:(1)①处与④处比:气温________(高或低);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2)①②③④气压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实例分析:(1)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城市风):城区由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等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人为废热,使城区温度比郊区温度__________(高或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2.形成风的制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垂直于大气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大小。(3)摩檫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的方向也改变风的大小。3.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理想状态)(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状况)(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状况)(1)(2)(3)【规律总结】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分布:(如图)气压带: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风带:⑤: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1.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对于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气夏季——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5.典型地区——东亚。原因是东亚地处最大的海与陆之间,海陆热力对比显著,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最大,季风最典型。成因:均可回答为受季风环流影响(或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1.特点:(1)历史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2)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2.原因:(1)自然原因:现今正处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温暖期(2)人为因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影响:(1)海平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