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综述一、引言供应链金融是国内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旨在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供应链生产背景下,银行把供应链上的企业当作一个整体,利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交易关系,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监管下,以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为抵押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突破了传统信贷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把资金流注入供应链上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降低了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实现了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多方共赢”。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优良信用和生产贸易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督管理,为银行防范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张春(2021)的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本身已经为风险防控提供了保障。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以真实交易额的现金流作为还款的保证,融资具有自偿性。其次,借助于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把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辐射到小企业里,可以防范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再次,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银行可以实现对供应链物流的追踪、控制,也可以减少风险。陶凌云(2021)分析了供应链金融降低信贷风险的原因,并指出供应链金融可降低信贷风险的理论根源在于供应链强度对信贷风险的调整作用。王灵彬(2021)从信贷业务的共性和供应链金融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多种信贷风险,分析了信息共享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的管理策略。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由于供应链具有跨行业、跨区域的特点,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较为复杂,风险管理依然成为银行业务开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们永恒的课题。(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评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供应链金融属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从银行的角度,学者们就如何识别、评估、控制、防范和管理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经济主体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暴露进行认识和鉴别的过程。风险识别是了解业务特点,调查风险源,详细查明风险点,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来源较为复杂,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重要代表是李毅学等人。2021年,他们出版的《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专著。李毅学(2021)根据风险源的不同,将供应链金融的复杂风险归纳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其中,系统风险又分为宏观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供应链所处行业的系统风险和供应链本身的系统风险。供应链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童映磊(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有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企业文化差异风险、信息传递风险、行为风险。郭清马(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由于参与主体众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其运作存在特定的风险。主要有: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物流企业的渎职风险、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孙敏(2021)分析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刘桂荣(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市202137)摘要:供应链金融适应了供应链管理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拓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本文从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评估、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上对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21)03-0035-04了供应链金融给各方带来的优势和风险,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主要有: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质押物和应收应付账款权属纠纷风险、灾害风险、流动性风险。邹敏(2021)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内生风险包括:核心企业道德风险、供应链金融集聚风险、经营操作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和监管风险。外生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毕家新(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有:供应链自身风险、运营风险、企业信用风险。弯红地(2021)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他认为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称,供应链金融存在道德风险。他以供应链金融中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分析了供应链融资风险规避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性,着重分析了银企间存在“道德风险”的四种表现形式。第一,受信企业私自违反贷款合同,擅自改变资金的用途;第二,贷款企业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还银行贷款的责任;第三,贷款企业对资金的使用途径和收益漠不关心,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第四,贷款企业恶意欺诈,贷款时根本就没有还款的打算。现有文献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已经比较全面和完整。笔者认为,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体、客体、环境和业务特点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主要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供应链金融面临宏观经济体系、供应链所处的行业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银行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和业务特点,银行还面临着非系统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合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额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信用风险是金融活动中的基础性风险,影响大,难以准确度量,国内许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问题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成因、特征及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杨晏忠,2021;常凯,2021;弯红地,2021),另一类是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问题的研究(闫俊宏,2021;熊小芬,2021;卞宁,2021;熊熊、马佳,2021等)。李毅学(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估原则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评估,评估原则应该注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他主张的评估原则是:系统性评估原则、主体加债项侧重于债项的原则、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原则。基于三大原则,李毅学构建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展示了金融风险评估的过程。李毅学的信用风险评估中,系统性指标需要由专家进行综合分析,而非系统性指标则需要一线的信贷评估人员收集具体业务的资料、数据并依靠经验进行判断,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很强,如何准确把握各种评估指标并给予符合实际的具体分值,都需要金融和物流专家及一线业务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王琪(2021)在借鉴大量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以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决策树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为银行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客户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加强信贷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王琪对评价指标的选取突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本身的特点,弱化了传统信用风险评价对财务指标的依赖,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经营主责任人的考察,选取了4大类指标,分别是:供应链状况、供应链资产状况、企业经营者状况和企业状况,利用决策树法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熊熊、马佳等(2021)研究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减少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并通过比较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守约概率的不同,提出应加强对客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对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提高其准确性。他们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大类,27个指标。李毅学、冯耕中、屠惠远(2021)将下侧风险控制理论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针对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委托简单监管模式及相应的成本收益结构,借用银行在贸易融资中常用的“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策略。研究认为银行对贷款下侧风险的限制能够有效控制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使贷款符合银行设置的风险容忍水平,分析所得结论对现实中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夏立明,曾乐乐,孟丽(2021)等认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是指处于供应链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和供应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他们以中小企业、核心企业、贸易项目、供应链为主要评价对象,同时考虑行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概念模型。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顺序依次是核心企业评价、供应链评价、贸易评价、中小企业自身状况评价。利用一次门限法对方案进行初选,采用灰色层次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刘长义等(2021)认为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时是把单个企业作为评价主体,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利用聚类分析和可拓AHP模型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该模型把区间模糊数的基本理论引入到AHP群组评价中,利用聚类分析法来确定专家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评价对象的信用价值。最后将其用于某企业的信用评价,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实效性。供应链金融是信用引致型金融创新。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其实就是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生产合作关系的供应链的一种依赖。如果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越紧密,供应链强度越大,供应链金融风险就会越低。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不足之处在于,目前银行业刚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缺少企业的信用数据。(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管理是为了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李毅学(2021)等根据金融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存货质押融资的三维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了融资的关键风险控制指标—质押率的确定模型,并进行了相关求解和分析。弯红地(202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容易导致“道德风险”,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需要银行与核心企业建立新型合作的关系,并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供应链金融期望实现的作用。谢江林、何宜庆、陈涛(2021)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针对由经销商造成的还款风险,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得低还款能力经销商的特征属性,银行能据此识别不同还款能力的经销商,并针对不同的经销商制定不同的金融政策,以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尹海丹(2021)提出了银行应该设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建立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信用档案,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形成互相牵制的授权及监管机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操作中,严格审核,特别是审核仓单的真实性,实行双重审批制,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抵押物的价值。郭清马(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要关注核心企业作为风险决定变量的特异性,以专业技能、违约赔偿实力及合作意愿作为指标,强化物流企业准入管理,对作为授信支持性资产的动产担保物权进行认可管理,同时设置集中操作平台以保障操作的规范性和产品的标准化。他对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提出的管理策略是:核心企业的选择管理、物流企业的准入管理、中小企业担保物权的认可管理、尽快推动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充裕的流动性从单一的资本市场回流到有真正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中或向境外输出。孙敏(2021)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出的应对策略是:从供应链战略的高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同步化,成立专门的项目评估小组来评估和监测行业风险及市场风险,制定严谨和详尽的合同来约束各方的行为。毕家新(2021)认为选择基础较好的企业链群、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供应链建设保障机制可以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邹敏(2021)提出的管理措施有:订立各种契约,降低法律风险;建立信息技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