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上梁,钢筋符号的含义如;KL5(2)200×500,φ6@100/150,2φ18;2φ16,N2φ12含义为:面积为200×500的框架梁5号,两梁跨,梁上箍筋为6号,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50mm,上层主筋为2根直径18mm,下层为2根直径16mm,腰筋(N)为2根直径12mm.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10-1的规定。表10-1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或(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或(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或(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或(XXA)或(XXB)悬挑梁XLXX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进跨数。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⑶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bXh表示;加腋梁用bXhYLt×ht表示,其中Lt为腋长,ht为腋高;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例:300×700Y500×250表示加腋梁跨中截面为300×700,腋长为500,腋高为250;200×500/300表示悬挑梁的宽度为200,根部高度为500,端部高度为300。⑷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分开,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需用斜线;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例:φ8@100/200(4)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⑸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用斜线“/”分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6φ25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2φ252φ22表示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⑹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⑺梁跨中面筋(贯通筋、架立筋)的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架立筋须写进括号内,以示与贯通筋的区别。例:2φ22(2φ12)用于四肢箍,其中2φ22为贯通筋,2φ12为架立筋。⑻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时,可用“;”号将上部与下部的配筋值分隔开来标注。例:3φ22;3φ20表示梁采用贯通筋,上部为3φ22,下部为3φ20。本文来自:大学生活网()详细出处参考:⑼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腰筋时,须在该跨适当位置标注抗扭腰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φ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φ18的抗扭腰筋。⑽附加箍筋(密箍)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配筋值原位标注。⑾多数梁的顶面标高相同时,可在图面同一注明,个别特殊的标高可在原位加注。腰筋腰筋又称“腹筋”分二种:一种为抗扭筋,在图纸上以N开头,一种为构造配筋以G开头。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达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按规范或图集受力钢筋要求设置,构造配筋的锚固长度按12d且≥150mm要求设置。当梁高超过700mm时,为防止由于温度变形及砼收缩等的原因在梁中部产生竖向裂缝,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