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课程论文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城市.学课程论文题目: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摘要: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其同时大城市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城市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本文以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为例,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杭州西湖一、引言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的还是有所欠缺。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后代人类利益和生态后果的经济发展至上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在意识到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得原来越差,近年来,中国的许多城市如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国家AAAAA级景点,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休闲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杭州十分重要。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对比,弘扬生态文化有利于人们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形成一个共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概念介绍2.1生态文化2.1.1生态文化的内涵及演进从狭义上看,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等等。从广义看,生态文化是人以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这是从与传统文化比较中得出的。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制度,是人类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的体现。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但是300年来,依据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人们认为人是自然之主,主宰和统治着自然。自然变成了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工具。依据这样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具有“反自然”的性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自然作为资源的仓库不断索取;二是将自然作为巨大的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向自然界倾倒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复杂的废弃物。最终造成了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短缺为表现的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发展后果,是人类文化的消极和落后方面的表现。但事实上,生态文化,古已有之。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选址已注重生态环境,考虑地理条件,一般是利用自然之势,因地制宜,尽可能背山面水。如曾经作为秦都的雍城,西凭灵山,北依君坡山,东有横水河,南有沂河,易守难攻。可以西控河西走廊,南扼汉中和四川。传闻在黄帝时代,已经明确提出了环保的要求。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之语:“劳勤心为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史记正义》解释这句话说:“言黄帝教民,江湖破泽山林原限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人们为了连绵不断地得到自然界的恩赐,就不应该竭泽而渔。上古的圣贤已经认识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并以部落的习惯法形式确定下来,开创了环保思想的源头。周代也有保护生态的禁令。公元前11世纪,周王室颁“崇伐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不赦。”对随意砍树,填井、伐树、杀动物的人处以死刑,可见刑罚相当严格。齐国为了保护林木,桓公下令禁止厚葬。进入工业.后,大机器工业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煤、石油和各种金属矿藏等自然资源得到加速开发利用。人们被金钱、利益等诱惑,忽视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教诲,没有节制地开发自然。于是,产业革命完成较早的英、美等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先后发生公害事件,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学者蓄切尔·卡逊花了4年的时间来调查和了解有关使用杀虫剂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并于1962年写作并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反思人类与大气、土壤、河流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反思农药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给生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反思人类应当重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合理和协调的关系。受这部著作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多次反对污染和公害的群众性“环境运动”。1970年4月22日,美国各地约两千万人举行集会或走上街头,呼吁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这一规模浩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很快蔓延至全球,4月22日因此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同时,这也标志着全球性环境保护潮流正在形成,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的重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吁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次环境保护运动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自此,人类生态意识和生态觉醒有了一个质的突破和飞跃,生态文化开始真正形成并得到较大的发展,生态文明日渐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1]。2.2生态城市2.2.1生态城市的内涵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是由.、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3]。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括地说,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居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4],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确切的“生态城市”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包括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的“理想城”模式,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这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及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2.2.2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过程生态城市尽管是19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但其理念却有着极长的渊源。无论是古代中国的人居环境,还是古代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雏形[5]。霍华德(EdwardHoward)的田园城市是现代生态城市思想起源。田园城市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城市与自然两者相平衡的生态魅力。英格兰莱奇沃思(Letchworth),这个地方是霍华德设计并于1903年建成的田园城市。历经几乎一个世纪后,这个小镇仍然是最宜人的人居环境之一。而且,莱奇沃思得到国家的资助虽然远远低于一般的英格兰城镇;公共健康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等却仅次于英格兰的另一个小镇韦林(Welwyn)。韦林则是由霍华德设计的另一个英格兰田园城市。本世纪以来出现的城市生态学两次.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现代.背景下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反思。在20世纪40年代,塞特把30年代CIMA会议的文件总结成一本书—《CanOurCitySurvive》,向世人警示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6]。芒福德也是最早认识到城市发展带来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觉醒者之一,他敲响了反对小汽车和城市无序蔓延的警钟[7]。1962年生态学家卡森发表了科普著作《TheSilentSpring》,此后以《TheLimitstoGrowth》和《ABlueprintforSurvival》为代表的许多力作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对已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疑问[8]。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明确提出“人类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家取得.、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9]。1975年,理查德·雷吉斯特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城市生态组织,这是一个以“重建城市与自然的平衡(rebuildcitiesinbalancewithnature)”为宗旨的非赢利性组织。从那以后,该组织在伯克利参与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活动,并产生了国际性影响[10]。同期,国际上城市生态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雷吉斯特(1984)认为,除了伯克利的“城市生态”组织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人对生态城市基本概念贡献了关键性的思想。如麦克哈格(1969)的《DesignwithNature》,保罗·索勒瑞的《Arcology,theCityinheImageofMan》,和舒马赫的《SmallisBeautiful》。此外,《AnotherBeginning》一书和肯尼思·施奈德的《Autokindvs.Mankind》、《TheCommunitySpaceFrame》对生态城市作了更直接的阐述。由于许多研究组织的努力和一些论著的出版,生态城市的概念变得不是那么空洞和苍白,如理查德·布里兹的《EdibleCity》以及保罗·格洛弗所做的工作、彼德·伯格对生态城市区域生物性质的研究,欧洲绿色组织对生态城市政治结构的设计等。其中,保罗·索勒瑞一直在实践其所提倡的城市理念,从1970年7月开始,在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桑泰(Arcosanti)开始建设其实验城。罗斯兰(Roseland)(1997)认为,“生态城市”包括了以下所有理念(见下图)。注:生态城市理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相关理念并存和包含了其它理念的;该图特意没有使用箭头,不用线条,没有边界,但它仍然应该被视为是一个整体的图示。上图表明,生态城市是变革和解决.和城市问题的各种理论的综合。显而易见,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生态城市概念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4年,雷吉斯特提出了初步的生态城市原则[11]。1987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O.Yanitsky)阐述了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ville)的概念[12]。同年,雷吉斯特出版了《EcocityBerkeley———BuildingCitiesforaHealthyFuture》一书。雷吉斯特在书中论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原则,并提出了今后几十年如何把伯克利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设想。同时雷吉斯特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出版了一本新的生态城市刊物《城市生态学家(UrbanEcologist)》。到了1990年,城市生态组织中的许多人认为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的时候到了,为了联合各方面的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者,城市生态组织于1990年在伯克利组织了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名与会者,他们一起讨论了城市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原则重构城市的目标。随后又召开了第二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于1992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召开。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于1996年在塞内加尔的约夫(Yoff)召开。2021年4月在巴西库里蒂巴召开了第四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同期还有其它国际会议关注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