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宜兴市市场调研报告一、宜兴市宏观环境宜兴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南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三角中心,是太湖风景区的重点旅游城市。宜兴东濒太湖,西邻溧阳,南交浙江长兴,北接武进,西北、西南分别与金坛和安徽广德毗连。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有14个镇、4个街道(园、—区)和5个市属场圃,下设259个行政村、9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06.05万人。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1、行政区划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共有106.05万人。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14个镇:张渚镇:面积17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常住人口7.5万西渚镇:面积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万。太华镇:面积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万。徐舍镇:面积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8万。官林镇:面积104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2万亩,常住人口7.2万.杨巷镇:面积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4万亩,常住人口4.9万。新建镇:面积44.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55万亩。常住人口2.6万。和桥镇:面积96.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3.2万亩,常住人口6.921万。高塍镇: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8064人。万石镇:面积4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常住人口2.6万。周铁镇:面积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常住人口5.8万。芳桥镇:面积47.8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9万亩,常住人口3万。丁蜀镇:区域面积205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户籍人口149650人。大浦镇:面积45.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0.6万亩,常住人口3.4万。4个街道:新街街道:区域面积69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7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新庄街道:区域面积42.83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3个社区,户籍人口33626人。屺亭街道:区域面积7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6.07万人。宜城街道:辖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2、气候环境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年末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宜兴市全年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年平均无霜期240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农作物一年可2-3熟。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地面水、地下水丰富。3、交通概况宜兴地处沪、宁、杭三大城市等距离中心:东邻上海180公里,西接南京158公里,南望杭州170公里。随着新长铁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芜申运河的建成,宜兴成为华东地区水陆交通重镇。宜兴有着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通讯设施。境内公路纵横,水网密布。宁杭国道穿境而过,锡宜、常宜、宜金等公路设施齐全,路面宽敞,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07公里。荆溪、宜漕等河横穿东西,武宜运河、蠡河等纵贯南北,全市航道里程592公里。宜兴于1990年8月在江苏省县(市)级中首家开通程控电话和农话光缆。全市年末固定电话33.93万部,小灵通(含大灵通)用户21.74万户,移动电话总数73.5万部。4、综合经济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2亿元,增长4.5%,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7.16亿元,增长11.9%,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2.34亿元,增长16.7%,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4.5:55.5:40.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163元,比上年增长18.1%,按年末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达11349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全国第六位,入选《福布斯》2021中国大陆最佳十强县级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99.5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25.9%,新能源产业增长98.1%,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34.0%,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5.7%,微电子产业增长30.4%,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26.8%,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73.8%,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37.5%。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6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600人;全市自主创业1638人,创业带动就业94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农村调查失业率2.5%。民营经济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6万户,比上年增长9.7%;其中:私营企业1.86万户,个体工商户4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12.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41.85万人,比上年增加3.67万人,增长9.6%;注册资金830.10亿元,比上年增加2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67.0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715.8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27.7%,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0.0%和74.6%;上交税金6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市总量的67.9%。市场物价明显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上涨态势,累计达104.5,涨幅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3.8,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4.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3。户籍人口小幅增加。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52万人,乡村人口48.72万人。总户数38.04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全年出生人口8297人,出生率为7.74‰;死亡人口8906人,死亡率为8.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7‰。创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9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9元,比上年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496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370元,比上年增长10.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5.9平方米。.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27.8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比增长7.1%;有23.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同比增长5.2%;有36.14万人参与医疗保险,同比增长5.2%。企业社保扩面继续保持无锡前列。农民基础养老金、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百岁老人“尊老金”、学生医疗保险提标工作全部到位。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由850提高到960元。城乡低保实现并轨。.福利事业较快发展。现有各种.福利收养单位26个,各种.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达5933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98人,其中参战涉核人员607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09亿元,增长78.6%。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5768.4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642.2万元,定向捐款867.3万元,企业认捐到账3048.5万元。市慈善会“六助”救助困难群众、学生近2.2万人次,救助款3007.4万元。5.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21—2021年;远期:2021—2021年;远景:展望50年。区域功能定位:苏、浙、皖交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华东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商品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陶瓷产业区、环保产业生产和服务基地。城市发展方向:宜城:东进、北扩、西优、南控丁蜀:内部整合,集聚发展城镇空间组织:市域形成一片一轴的发展格局。其中,“一片”为东部中心片区;“一轴”为西部官林—徐舍—张渚—太华城镇发展轴。市区形成“一核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其中,“一核”为以龙背山、东氿公园为绿核;“三组”团为宜城、丁蜀、滨湖新城。城市功能分区:宜城宜城区:包括宜城旧城区和城东新区,全市商业、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宜城的主要生活用地。东山区:行政办公区。环科园: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集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以精细化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区。专业市场区:以建筑材料、装潢材料、金属材料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化工交易市场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市场区丁蜀陶瓷产业园:以绿色陶瓷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丁蜀区:丁蜀城区主要生活性用地。站前区:以对外交通、陶瓷交易和以新型材料、轻工等二类工业为特色的城市新发展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高速公路:规划3条规划3条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和常宜高速公路(暂定名)。快速轨道交通:平行宁杭高速公路建设宁杭城际铁路,在宜兴城区段采用全线高架形式。二.宜兴市房地产环境分析2021年宜兴市房地产市场情况1、房产市场综述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建量增多数据显示,2021年1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48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77.9%,无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是相对比例上看,增长的量都是相当大的,是近年来开发投资量最大的半年,而其中属于二季度完成的投资量就有12.67亿元。这一比较说明,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的量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反映出近四年来,宜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维持的平稳状态,从2021年上半年起有所改变,表现出一种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改善宜兴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售状况,将是有益的。另外,从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2021年上半年为160.33亿元,与近年来同期相比,有较明显的增长,反映出全市经济向好的发展态势,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到6月末,市区在建商品房面积222.59万平方米,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13.40%,其中新开工面积达74.16万平方米,这个量也是近年来在建商品房规模最大的时段。2021上半年,全市土地市场仍呈现比较活跃态势,共出让经营性土地108.17万平方米,出让金额31.44亿元,其中市区出让68.62万平方米,出让金额26.42亿元。从房地产市场供给方面反映的情况看,2021上半年宜兴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长,在建增多,土地出让仍保持了一定规模。这样的状况,与2021年下半年来市场商品房的热销有关,与近年来,宜兴市致力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有关。二、商品房交易趋于正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宜兴市的商品房销售,在2021年热销的基础上,进入2021年,成交量明显回落,逐渐趋于正常状态。2021上半年1至6月,全市共成交61.49万平方米,成交额29.87亿元。这个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上半年商品房成交量中,属市区范围的成交共33.51万平方米,成交额2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1.2%和5.3%。这个情况告诉我们:2021年上半年,成交量的回落,主要反映在市区。在所属镇域,商品房仍保持平稳的销售态势,有些镇区,商品房仍维持热销。造成目前宜兴市市区商品房销售量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宏观政策的调整,特别是2021年四月份出台的“国十条”,以及此后的一系列操作性抑制措施,对市场心理层面的影响,使2021年以来有所膨胀的本地房地产投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二是2021年三、四季度宜兴市场商品住宅的热销,是一段时间购买力的集中释放。其中已经成交的一部分房屋并非最终购买者,尚需二手房市场慢慢消化;三是由于2021年下半年的市场热销,大量上市楼盘已经售馨,目前市场在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