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心内科护理常规目录1、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2、心力衰竭护理常规3、冠心病护理常规4、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5、心律失常护理常规6、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7、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8、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护理常规9、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护理常规10、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一、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一、概念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应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区别,后者约占5%,其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即为高血压。二、护理1、头痛时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因素影响等。2、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3、警惕急性低血压反应。4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避免潜在危险因素,防止受伤。5、监测病情6及时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一、概念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二、护理1、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自觉症状,有条件时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立即准备配合抢救。2、遵医嘱用强心利尿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控制补液滴数,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配合抢救和处理。3、观察并记录24小时的出入液量。4、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心功能一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二级,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心功能三级,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心功能四级,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宜。5、饮食:以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低于6g/日),低脂,富有钾、镁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为宜,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少尿的患者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6、维持低流量吸氧,2-4L/min.7、加强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8、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9、急性肺水肿的抢救配合及护理:(1)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2)给患者半卧位或双下肢下垂坐。(3)30%-50%的乙醇湿化吸氧,6-8L/min.(4)遵医嘱及早、准确使用镇静、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5)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6)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10、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尽量避免药物外漏以免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并观察用药疗效及副作用。三、冠心病一、概念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常于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后发生。寒冷、体力活动时发生心绞痛,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一般持续3-5min,少数可>15min,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二、护理1、休息:疼痛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并做好心理护理。2、饮食: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禁烟酒,多吃素菜水果。3、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心肌梗死,如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并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师,严密观察、动态监测心电图变化。4、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立即向医生汇报,遵医嘱及时给予治疗,并做好特殊处理的准备。5、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如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为休克征兆,应立即汇报处理。6、患者长期服用抗栓、降脂药物,应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情况,以及肝功能和血小板情况。7、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缓泻剂,指导患者多吃蔬菜和香蕉。8、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四、急性心肌梗塞一、概念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常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饱餐等诱发。二、护理1、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早期(3天内)应卧床休息,帮助患者洗脸、洗脚、梳头、擦背,进行口腔护理和会阴冲洗,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每日1-2次,并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包括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等。中期(3-10天),协助完成以上工作,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和床边活动,并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服药、检查、饮食、活动等。康复期(10天后),根据病情鼓励病人自己料理生活,适当增加运动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运动、休息、保健知识、出院后如何复诊和用药等。2、饮食: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禁烟酒,多吃素菜水果。第一周应给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3、严密观察病情:(1)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发现:①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并伴有为肠道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师,严密观察。②动态监测心电图变化。(2)三大合并症观察:①心律失常: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立即向医生汇报,遵医嘱及时给予治疗,并做好特殊处理的准备,如除颤、临时起搏等。②心源性休克:每1-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或遵医嘱,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为休克征兆,应立即汇报处理。③心力衰竭:心衰早期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易发展为心源性休克。4、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使用抗栓药、抗凝药和溶栓剂,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如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情况。5、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保暖,做好24小时监测记录。7、做好患者的皮肤口腔护理,按时翻身,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8、保持大便通畅。9、行急诊介入治疗病人,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10、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五、心律失常护理常规一、概念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的异常。二、护理1、休息: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不需卧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对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2、密切观察病情,如心电监护中,发现心律失常,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准备急救处理。3、药物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4、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1)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流量6-8L/min.(3)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地遵医嘱给药。(4)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5)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6)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6、人工心脏起搏时按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六、病毒性心肌炎一、概念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二、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每天测2次,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医师处理。2观察24小时的尿量,以及早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3、密切观察心率与心律,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并遵医嘱及时给予治疗。4、对症护理:(1)急性期卧床休息,遵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2)心律失常发生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处理(见人工起搏器护理常规)。5、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6、休息:休息与活动,病人常需卧床休息数周至2-3个月,直至症状消失,血清心肌酶、红细胞沉降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出现频发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时,应延长卧床休息的时间,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7、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暖。8、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心力衰竭者给予低盐饮食。9、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10、心理护理: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七、急性心包炎一、概念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二、护理1、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并观察用氧效果。2体位:根据病情帮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提供床上小桌依靠,并保持舒适,协助病人满足生活自理需要。3、输液护理: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4、预防感染:嘱病人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呼吸困难。5、心包穿刺术的配合和护理。(1)术前护理:说明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解除思想顾虑,必要时术前用少量镇静剂;操作前开放静脉通道,备静脉用阿托品,以备术中发生迷走反射时用;术前需行超声检查,以确定积液量和穿刺部位。(2)术中护理:①嘱病人勿剧烈咳嗽或深呼吸。②抽液过程中注意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抽液要缓慢。③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l。④若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立即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征象,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⑤记录抽液量、性质,按要求留标本送检。⑥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协助医师处理。(3)术后护理:术毕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心包引流者应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6、评估疼痛情况:若疼痛严重可适量使用吗啡类药物。八、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护理一、概念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的异常。二、护理1、术前准备:包括相关知识介绍,皮肤准备,相关物品和药品准备、心理护理,碘过敏试验,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等。2、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仅穿刺静脉卧床休息12-24小时,穿刺动脉卧床休息24-48小时,术后三天避免过多穿刺肢体活动,禁止穿刺测得腿弯曲。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防止伤口出血。(2)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疼痛等,穿刺点用盐袋(1kg-2kg)压迫止血4-6小时。(3)病情观察:术后24小时内每30-60分钟观察一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心率、足背动脉搏动、胸痛、胸闷、小便、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以及病人自觉症状等。24小时后视病情逐渐延长观察时间,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并做好护理记录。(4)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并注意预防和观察药物副作用。(5)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有异常进行处理。九、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护理常规一、护理(一)术前护理:包括相关知识介绍,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交待患者换清洁衣裤、准备压迫伤口用的盐袋等。(二)术后护理:1、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3天,3天后可稍向左侧卧,禁止术侧手过于上抬和大幅度运动。2、盐袋(1kg-2kg)压迫伤口4-6小时,观察病情及伤口情况。十、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一、护理(一)术前准备:包括相关知识介绍,皮肤准备,相关物品和药品准备、心理护理,碘过敏试验,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等。(二)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仅穿刺静脉卧床休息12-24小时,穿刺动脉卧床休息24-48小时,术后三天避免过多穿刺肢体活动,禁止穿刺测得腿弯曲。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防止伤口出血。2、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疼痛等,穿刺点用盐袋(1kg-2kg)压迫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