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蒹葭》——《诗经·国风·秦风》(1)领会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痴情追求与追求未得的无限惆怅相互交织的情感内容。l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表达了无限惆怅的缠绵情感。(2)分析诗中关于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l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3)说明诗中“在水一方”境界意在言外的特点。l“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形成一种可望难即的境况。暗示着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4)简析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l此诗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志意。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排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2.《氓》——《诗经·国风·卫风》(1)本篇是弃妇的怨诗。(2)领会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l诗中自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爱虐到被抛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3)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把握“氓”的性格特征。l女主人公从婚前的纯洁天真、热情洋溢,对男方一往情深,到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再到男方变心后看透负心者的本性,坚决和他决裂,表现出其坚强与刚毅的一面,其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逐步展现的。而“氓”的欺骗与虚伪、以怨报德,则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得到显现。(4)说明诗中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l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3.《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领会故事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2)识记郑伯克段于鄢的大致经过。l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都。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3)分析郑伯以及姜氏、共叔段的形象。l庄公对武姜和共叔段的野心和图谋了如指掌,但他采取了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则借以沽名钓誉,二则为了麻痹对方、争取人性。最后,他还考虑到违背孝道对他不利,于是演出了“隧道相见”、母子和好如初的闹剧。突出了庄公有计谋、城府深的性格。武姜偏心自私,她对庄公和共叔段的偏差待遇埋下了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共叔段倚仗姜氏的溺爱、纵容,从而野心勃勃企图篡位,表现了他的愚蠢、贪婪。(4)说明“春秋笔法”的含义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l《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现作者的褒贬之情,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文中有一段“书曰”的引用文字是解释《春秋》记事中蕴含的深意,指出庄公的过错,他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弟弟反而蓄意将其谋杀。4.《鲁仲连义不帝秦》——《战国策·赵策》(1)领会“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具体内容。l在秦围邯郸、赵国求救于魏时,鲁仲连挺身而出,批驳辛垣衍尊秦为帝、向秦屈膝的投降主义主张,使辛垣衍惭愧而退。(2)概括鲁仲连的性格特征。l鲁仲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有一般纵横家的共同点即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但也有与他们截然相反的地方:一是有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绝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绝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赏;三是有排忧解纷之心,以挽救天下为几任。鲁仲连是封建时代士人高风亮节的典范,为后人所仰慕。(3)分析鲁仲连批驳辛垣衍的过程。l鲁仲连批驳辛垣衍,分析矛盾,直陈利害,有理有据,义正严词。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怕,然后用纣王烹鬼侯、鄂侯反衬秦地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反受其害,其次用邹、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最后归结到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破了“尊秦为帝”以保持自身荣华富贵的迷梦。(4)举例说明鲁仲连举史实为例的论说方法。l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怕,然后用纣王烹鬼侯、鄂侯反衬秦地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反受其害,其次用邹、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最后归结到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破了“尊秦为帝”以保持自身荣华富贵的迷梦。5.《侍坐》(1)识记本文的内容是孔子与学生一起讨论抱负志趣,只是一种教育方式。(2)分析文中的孔子形象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个性。l孔子是一个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形象。他不以师长自居,谦逊地说自己只是比学生稍稍年长一点罢了。他理解学生平时怀才不遇的苦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的问题。他对学生的才能、特长了如指掌,所以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l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冉有、公西华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皙与众不同,淡泊洒脱,但又好学勤问,最后还向孔子求教。(3)说明曾皙的回答得到孔子赞赏的原因。l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曾皙推崇举行古礼的太平盛世,另孔子心向往之。曾皙希望过单薄的生活,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因此得到孔子赞赏。6.孟子《齐桓晋文之事》(1)说明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并作评价。l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以“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理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在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国时期,孟子笼统反对使用武力,似乎脱离实际;而将“仁政”主张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靠君主的仁慈心肠实现“王道”,又显得过于天真。(2)分析孟子对齐宣王宣称仁政时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过程。l孟子以推行王道为中心,全文依次讨论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实行仁政的途径是推己及人;不实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险性;详尽阐明仁政的内容,提出富民与教民的具体方案。在整个对话中,孟子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多种论辩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3)说明文中所用的比喻及其喻义。l孟子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不同;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为手段去称霸。7.荀子《劝学》(1)说明荀子所谈学习的重要作用。l可以增长人的知识才干,君子善于学习才能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识;可以改善人的修养品性,通过向有知识之士学习,可以防止邪僻;学习可以使人修身远祸。(2)领会荀子倡导的学习态度。l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重视积累。(3)评价荀子提倡的学习方法。l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4)说明文中所用的比喻及其喻意。l本文在论说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如第一段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学习之重要,第二段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等等。8.屈原《离骚》(1)领会《离骚》节选部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展现的作者品格。l本篇节选《离骚》第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首先是自叙世系、出生年月、初生气度和名字的由来。其中与楚王同出一祖的高贵血统,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吉利的生日,公平公正的名字,便是先天所有的“内美”。接着是努力培养后天的才干,博采众长,提高能力,争分夺秒,抓紧时间,严以律己,增加毅力,即所谓“修能”。“内美”与“修能”都是为了完善自我,为国效力,辅佐君王。他希望君王追随尧舜,踏着楚国先王的足迹前进,然而遭到党人的攻击,君王也“信谗而齌怒”。后来又努力培植人才,广结同志,但众芳芜秽,人才变质,归于失败。这归根到底是由于自己与党人在政治道德作风方面的根本对立。在君王昏聩不明、党人为非作歹、社会风气日益衰颓的情况下,诗人依然无怨无悔,决心保持清白,正道直行。最后设想自己回头再思,坚持崇高的品德和理想,继续奋进。表现了诗人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以及正直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2)简析《离骚》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l主要表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主观抒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采用,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3)具体分析此诗所用的象征手法,说明其表现的深刻意蕴。l诗人用佩带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用种植香草象征广泛培植人才;人才的蜕化变质则说是众芳芜秽。整体的象征被称为“香草美人”,发展了《诗经》中广泛运用的局部比兴,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推进。9.李斯《谏逐客书》(1)领会本文的写作缘由及其针对性。l这是李斯在秦王十年给秦王的奏议书。当时韩人郑国到秦国修渠灌田,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力伐韩。事发后,秦国一些宗室大臣建议秦王“请一切逐客”。秦王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上书劝谏,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令。l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内容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2)评价李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l首先李斯列举了历代客卿在秦国的历史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其次历数秦王现实中来自各个国家的声色玩好之物,说明好的人才,好的东西并不是秦国本土所产,但可以为秦所用。在这些明显事实的基础上,再从中归纳出逐客这一决定对敌我双方不同的利害关系,使秦王认识到逐客只会给秦国带来极大的弊端。李斯通篇不谈客卿的利益,纯粹只从秦国的危亡着眼,为秦王的统一大业打算,使秦王看后,感到客卿对秦国的忠心,从而能幡然醒悟,立刻收回逐客之令。(3)具体分析本文正反对比、厉害并举的论证方法。l本文在说明事实时,作者着重于正面叙说,而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列举自穆公至昭王进用客卿,终于国富兵强的事实后,只用三言两语设想不用客卿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复如详举秦王从异国他乡的珍宝声色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的事实,然后以简要的语言说明秦地音乐之单调原始。如此对比设想,话语不多,却能使秦王深思,由古及今,从物到人,豁然在目,引导他自然联想到逐客之非。10.贾谊《过秦论》(上)(1)领会本文在大量历史史实基础上得出结论的特点及其效果。l本文总结了秦王朝兴衰胜败的历史教训,指出秦自孝公开始兴盛,至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是由于采用适应形势要求的正确策略,功绩显赫。始皇登基后,对人民不施仁义,以武力统治和镇压人民,终于使秦朝亡于陈胜等戍卒之手。告诉当时统治者,若想长治久安,必须以亡秦为鉴。汉文帝在统治期间采取缓和矛盾鼓励生产的措施,说明他已注意到免蹈亡秦覆辙这个问题。(2)分析本文中所用排比和对偶的手法。l第二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名,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行文极尽夸张和渲染,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读起来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