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思考:27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李立臻所谓基层整体执行力,是指基层单位各类不同职责人员执行决策、落实工作、推进发展的综合实践能力。汪中求先生在其所著的《细节决定成败》中说道:“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基层单位是典型的执行单位和落实单位,“上面千条线指令,下面一根针落实”是对基层单位在政策执行链中的重要性描述,如果基层“这根针”不坚硬、不锋利,上层有再好的政策、再完美的制度、再宏伟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因此,如何提高和强化基层单位的整体执行力,培养和发扬他们的实干精神,努力实现党和政府的政策愿景和目标,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意义执行力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基层整体执行力是党和政府执行力的基础,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对夯实党和政府执行力基础,提高党和政府执行力实效,保持党和政府执行力长久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基层整体执行力是党和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基石。党和政府执行力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把其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规划、部署等目标付诸实施的能力,也就是贯彻落实的能力。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构成来看,可分为决策层、指导层和执行层,任何一项政策目标的落实都要依靠这三个层次的执行链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定义,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可见,凡设有党的基层组织的单位称为基层,它是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党的执政能力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配合才能实现,一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的统筹设计出台;二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的执行。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的统筹设计在高层,而执行则靠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整体执行力是党和政府执行力的基础,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和政府离开了基层这个基础环节,离开了基层的坚决贯彻执行,任何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都不过是空中楼阁,都不可能实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无从体现。(二)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是提高党和政府执行力成效的关键环节。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目标执行落实的主人。基层是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其对群众的组织程度和群众对政策的认同程度、拥护程度以及执行程度如何,决定着党和政府执行力的成效程度。实践证明,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目标执行成效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层执行力不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基层对政策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度不高的影响;二是受基层政令畅通不到底和畅通时效慢的影响;三是受基层结合实际贯彻和创造性贯彻能力低的影响。因此,要切实解决党和政府在执行力上存在的成效不高的问题,就要抓住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这个关键环节,一要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整体知晓、理解和认同程度,杜绝因基层不了解、不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出现不贯彻不执行的问题,切实解决执行“下梗阻”,确保政令下达畅通。二要提高基层单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其整体执行水平,防止出现执行偏差、打折扣。三要采取措施,努力改变作风,提高基层整体执行自觉性,做到求真务实、务求实效、令行禁止,尤其是要彻底清除在少数地方存在的“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执行造假现象,确保党和政府政策和目标得到贯彻实现。(三)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是党和政府执行力建设“打基础、管长远”的内在要求。提高党和政府执行力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执行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上下级机关和基层的配合程度,反映基层领导和群众的水平。提高党和政府执行力,必须依靠基层过硬的整体执行力做支撑。如果基层不具备有“能执行”的措施、“善执行”的本领、“真执行”的作风,党和政府执行力就失去支撑而无法实现、无法坚持长久。客观地讲,当前基层整体执行力离基层的职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付执行、选择执行、被动执行、放任执行、甚至拒不执行等现象和问题在一些基层时有发生,“风头来了紧一紧,风头过后松一松”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纪律松懈、单位利益驱动、执行缺乏制度作保障、监督断层等多种原因。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政府的政策愿景和目标,必须夯实党的执行能力基础,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探索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基层整体执行力提高的制度,下大气力抓好基层整体执行力制度的落实,严明纪律约束,强化问责,使基层与时俱进,使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能够普惠大众,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和谐。二、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着力点执行是人的具体实践。基层整体执行力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基层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组织指挥力;二是干部骨干的模范带动力;三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目标、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向心为和支持力。只有全面提高这三种能力并形成一体化的紧密运作结构,基层整体执行力才算是坚强有力的。在平时的工作要求中,几乎都把重点放在强调班子如何提高决策力和组织指挥力上,而对干部骨干模范带动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和认同支持力的研究有所忽视,使班子的决策力和组织指挥力失去大多数基层群众执行主体的支撑,因而也就难以达到坚强有力。因此,要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就应把提高以上三个部分不同职责人员的执行力作为着力点。(一)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组织指挥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组织指挥力是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根本保证。一基层领导班子决策应当实现科学化,这是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前提条件。决策是执行的首要环节,只有决策正确,执行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形成统一意志的正确决策。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关键是坚持基层单位的集体领导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基层单位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二基层领导班子应当坚持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决策民主化,为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营造良好环境。凡属基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应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党组织中来,集思广益。党员群众也应该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积极建言献策。三基层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为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提供制度保障。把制度建设作为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重点环节来抓,首先要明确责任目标,根据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目标,提出切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其次要把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明确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准、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及奖惩措施。再次要强化督办查办,跟踪问效,对高标准高质量地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区分不同情况给予处罚。(二)提高干部骨干的模范带动力。干部骨干既是执行者,又是基层领导班子下层的带头人,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基层领导班子联系群众的坚固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基层领导班子与群众之间的一堵墙。因此要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就必须提高干部骨干的模范带动力。一要提高干部骨干的模范带动意识。强化他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模范带动意识,服从政令、坚决执行、令行禁止的模范带动意识,只争朝夕、奋勇争先、赶超发展的模范带动意识,骨干带头、齐心创业、团结干事的模范带动意识,创新执行手段、提高执行实效的的模范带动意识。二要提高干部骨干的模范带动能力。增强他们的领悟能力、判断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带头实干能力等,使他们成为坚强有力的“二传手”。三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能够独当一面,做到各司其职,经营好自己的家园,充分发挥好个体的最大效能,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给他们一定的授权,放手让他们去做事情,让他们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四要抓好对干部骨干的执行监督,确保“二传手”把基层领导班子的决策传到位,履行好正确做事的职责,防止出现“截留”、“漏传”和“误传”现象。(三)提高基层党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目标、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和支持力。党员群众个体是基层整体的细胞,总的来说这些细胞本质上是好的,目前基层整体执行力不强,关键责任在基层领导,而不在基层党员群众。但由于基层党员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有时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导致在实际执行中各行其是,很难形成合力。为此,建议基层单位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提高党员群众个体的向心力和支持力∶一是健全政策教育机制,提高党员群众对政策的认知度。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基层单位政策教育培训机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反映状况,经常进行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着力提高党员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认识、认同以及支持拥护程度,强化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思想基础。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强化个体做事能力。对党员群众个人来说,执行政策的关键还是“做”的问题,让党员群众尽心尽力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基层单位如果党员群众个人岗位职责不明确,不仅会出现对组织交办的事情互相推诿、办事拖拉的问题,造成效率低下,而且一旦出现问题还找不到责任人。要强化党员群众个体做事能力,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1.分解目标。对执行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做到人人有任务、有目标、有职责,让党员群众明白自己肩负的工作和要达到的标准。2.强调沟通。包括帮助党员群众实现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原因寻求改进都要加强沟通。3.使工作流程化。将日常工作流程化、制度化、简单化,用优化流程的方式梳理各个岗位工作程序,让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做事,并提高做事的效率。三是培育团队精神,提升整体执行能力。基层单位在系统中是执行个体,而其本身又是一个执行群体,只有把执行群体转变成执行团队,形成合力,基层整体执行力才能达到坚强有力。为此,需要教育党员群众牢固树立集体观念,始终用团队精神武装头脑,指导行动,维护团体荣誉、通力合作执行政策、落实工作目标;需要大力营造团结协作的执行环境,使每个基层单位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合作、关系和谐的友善集体。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基层单位应根据党员群众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励方法。核心是进行岗位绩效考核,用奖励机制推行计划执行,按检查执行和落实情况论功行赏,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根据执行结果决定奖励挡次,决定晋升快慢,根除消极行为,促进党和政府政策和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实现途经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的实现途经,一方面源自于基层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觉悟、执行素质和执行能力自发地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基层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激发、培养和巩固。(一)增强全员责任意识,使提高基层整体执行力成为自觉行动。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通过有效的责任教育,使基层党员群众增强三种意识∶一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增强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执行上级部署的自觉性。二是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其位,谋其政”,尽职尽责,以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的态度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工作要求。三是工作岗位是每位基层成员施展才华和干事创业的舞台,岗位虽然可能平凡,分工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