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具存放情况的调查报告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实验中,学具应用研究,学具能把学生推向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我校每学期都有定购学具,并且做到学生人手一份学具,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感到学具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玩具”,不能发挥学具的作用。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学具作用的发挥。存放学具的方法不同,是否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呢?为此,我选取了二年级两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二(1)班的学具存放在学生那里,二(2)班的学具由老师统一保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保存学具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保存的完整性1班的学具保存完整的学生不多。全班50名学生,通过调查发现,23名学生,即占全班46%的学生能较好的保存学具,但大部分学生把学具丢失了一两个,有2个学生将学具袋整个弄丢了。学具保管可能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学具的丢失带来了别的问题。如有学生没带学具或没有学具,不但其本人无法进行动手操作,影响其对数学抽象知识的形象化,而且对课堂秩序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由于他们“无所事事”,很容易会出现抢夺其他学生的学具、互相聊天、打闹等违纪现象,对课堂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而2班的学具每次在课堂中使用完,便存放在教师这里,绝大部分学生的学具都是完整的。虽然教师花一定的课余时间保存2班的学具,能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不带学具、丢失学具”的难题。可给教师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2、学具发放的时间存放在学生那里,每次上课需要使用学具时,只需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即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省下许多时间。然而,在2班上课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且考虑好学具出示的顺序。如,是在课前就放入学生课桌里,还是于课中让由教师发给学生,抑或是在课堂中让学生来领取?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3、学生操作学具的不同在平时的观察及课堂中,有时会看到1班的个别学生在摆弄学具袋里的学具,有时也会听到学生说:“我在学具袋里玩过这个学具。”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学生将放入自己书包中的学具袋,已经或多或少地关注到它。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已经将它自主地作为帮助学习的“伙伴”。学生往往是在一堂课后,这节课用了学具进行操作,才会在课后继续“玩”一会儿。在课堂中进行操作时,有些学生在课间及平时已玩过它了,便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去操作。2班的学生,只在课堂中有用学具操作的时候才接触到学具。对教师发下的学具很好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一拿到学具,课堂上的纪律便很难管理,很多学生将学具当玩具来玩。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存放方式对学生使用学具,运用学具,进行学具操作是有不同的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水平来源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活动、操作既是思维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存放在学生自己那里,由于在平时已对这些感兴趣的“学具”玩过了,那么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时,便会不关注学具所蕴含的无关因素,而容易集中注意力进行动手操作,从而从操作中构建出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除此之外,学具由学生保管,不仅减轻教师保存学具的压力,又能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学具,好好保存学具的思想,并将学具逐渐纳入数学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