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产业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敦煌文化产业研究人文敦煌文化产业分析璀璨敦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四大文明体系在这里交汇融合。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文化产业经济利益随着莫高窟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人数的迅速增多,莫高窟对敦煌经济带来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一些新兴岗位也正应运而生,如当地农民弃农,转而经营农家小吃、土特产,提供家庭小旅馆,出租骆驼等。据不完全统计,敦煌市8万农民中现在有1万多人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产业,每年净增收入人均达3000~5000元左右。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2021年敦煌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3亿元。甘肃运作的《又见敦煌》情景剧,属于典型的创意文化产品,5亿元的项目正在落实。而胡玫导演投资额1.5亿元的西域公主影视剧,甘肃政协委员彭丹策划筹拍的60集电视剧《南泥湾》,还有一部敦煌魔幻片,都在协调立项备案。投资2亿多元的莫高窟数字中心建成投用后,吸引了《又见敦煌》的投资落地,这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效益。智慧城市建设,让世界任何地方均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敦煌旅游的实时动态,敦煌由地上变在线,现实结合虚拟,物质升华精神,做到了千里之外、咫尺之遥。游客数量从350万增至500余万。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甘肃省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49.29亿元,增速为32%,全省新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125.8亿元,完成投资24.5亿元,对外文化贸易类项目共计10个,计划总投资8.5亿元,完成投资4.6亿元。仅敦煌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8%。千年莫高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旧病陈疾1)洞窟空间狭小,壁画材质脆弱、年久多病与旅游开放的矛盾莫高窟洞窟大多数洞窟空间狭小。其中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的洞窟占了洞窟总数的83%以上,因此洞窟可承载的游客容量十分有限。洞窟内的壁画和彩塑是采用当地的麦草、泥土、木材制作而成,经历千余年后,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壁画和彩塑程度不同地存在多种病害,如酥碱、起甲、空鼓等。(2)过量的游客参观造成了一些洞窟过度“疲劳”。过量的游客进窟参观会给本有各种病害且空间狭小的洞窟造成新的危害。以莫高窟每批游客人数为25人计算,如果当天的游客人数为2021人,则游客批次为80批,按每批游客在一个洞窟中的滞留时间为6分钟计,则一个洞窟一天的开放时间为480分钟,超过8个小时,使得开放洞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3)游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恒定的小环境实验所监测的数据表明,40个人进人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00,空气温度升高4'C。众所周知,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以及窟内空气湿度增加,温度上升,都会侵蚀壁画,加速病害的发展。这将对洞窟内十分脆弱的壁画、彩塑的保存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辩证发展我们不能以牺牲珍贵文化遗产为代价换取旅游业发展,但也不能因为要保护文化遗产而拒游客于门外。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吸收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利用已经取得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的成果,拟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中心将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设置演播厅、洞窟虚拟漫游厅等设施。游客将在这个中心全面了解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虚拟漫游厅身临其境地观赏典型洞窟和丰富的敦煌文化,又适度结合组织游客参观洞窟实景,这样既能使游客获得更多、更清晰的敦煌文化信息,又可提高接待能力,极大地缓解游客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压力。3D重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3d模拟展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位于莫高窟保护区域15公里外,总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中心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多媒体陈列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购物区等。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由敦煌研究院实施,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核心项目,总投资3.4亿元,2021年8月1日投入运营,被称为“数字莫高窟”。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石窟艺术通过数字技术虚拟实景再现的体验场所,影院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全面采集与保存敦煌莫高窟壁画图像,借助具有最佳视觉艺术效果的8K影院系统,向游客播放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虚拟漫游洞窟的《梦幻佛宫》两部20分钟数字电影,让游客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观体验。在巨大的360度环回投影环境内,观众有如置身石窟中,一面近距离鉴赏实物原大的壁画与佛龛影像,一面欣赏壁画中呈现的轻曲曼舞。观众在约10分钟的片段中,除了可看到模拟开启手电筒浏览.的情况外,亦可看到放大后的画面,欣赏石窟内的每个细节。复原后的壁画加上立体动画和数码音效,令石窟仿如重生,充分凸显.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魅力,同时亦让人思考以先进数码科技保存珍贵文物的可能性。展览的难度在于如何运用虚拟技术诠释画像内容,把平面的壁画变成立体影像。整个项目历时半年,30多位佛教、艺术、数码科技等专家参与其中。他们首先将220号石窟激光扫描,并实境拍摄超过7000张高清照片,再运用虚拟实景技术作加工,制作2D及3D动画,重现敦煌石窟的瑰宝。壁画展示多种已失传的乐器,例如方响、杬阮、箜篌等,配合无极乐团的演奏,活灵活现地飘浮于空气中。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者的演绎下,壁画中的飞天舞者,亦有如破画而出。观众只需佩戴3D眼镜,便能将这些栩栩如生的影像尽收眼底。展示中心通过在线调控,高效配置旅游资源,优化参观游览流程,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延年益寿”;又将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破解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使敦煌莫高窟成为国内外首个通过数字化应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范。对国内外的文化遗产保护都有借鉴意义。数字化技术不仅仅限于壁画建筑的保护,还可以应用于书画古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人文旅游中国西北游首选看敦煌经典两日游第一天上午莫高窟及展览馆下午鸣沙山月牙泉晚上沙洲夜市第二天西线一日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汉长城玉门关阳关特色纪念品:印有壁画图案的丝巾披肩附属延伸影视取景热张艺谋电影《英雄》、唐国强主演电视剧《大敦煌》、央视巨制《敦煌》、韩剧《善德女王》以及《神探狄仁杰》《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大敦煌》、《天将雄师》、《神探狄仁杰》、《奔跑吧兄弟》等50余部中外影视作品都在此取景拍摄。纪录片1.央视纪录片《敦煌》10集全《敦煌》作为目前最全面展示敦煌真实场景的纪录片,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第1集探险者来了第2集千年的营造第3集藏经洞之谜第4集无名的大师第5集敦煌彩塑第6集家住敦煌时长第7集天涯商旅时长第8集舞梦敦煌时长第9集敦煌的召唤时长《敦煌》第10集守望敦煌时长《敦煌》主创访谈时长《敦煌》总导演周兵的敦煌情结时长2.河西走廊(央视大型纪录片共十集)影片第七集:《敦煌》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3.NHK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片中对莫高窟佛教壁画雕塑的娓娓道来,让人渐渐进入了千百年来的历史云雾中,如梦如幻,浑然不觉时间。莫高窟的价值毋庸赘言,可一部反应这里的片子,确让我对历史民族有了一种更加深沉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理解,一种尊敬。一部片子带给人这么重要的感受,可谓善莫大焉。NHK的讲述温和感性,对物的描述中逐渐渗透出其背后人的衍变和感触。世间一切无非人啊!人造之,人受之,人观之,人变之,无往非人也。莫高窟的佛教遗存,更是承载了中国及周边历史民族文化传承演化的生动印记。4.日本纪录片《敦煌莫高窟·上篇·重现大唐帝国的辉煌》经典案例动画片《九色鹿》中文名敦煌九色鹿王本生图壁画位置莫高窟257窟形式横卷式连续画年代北魏壁画以横幅长卷形式连续画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种种情节:鹿王在江边救起溺水人,溺水人叩谢;王后梦见鹿王,要求国王捕捉鹿王;国王悬赏捕鹿,溺水人告密,国王带人捕鹿,鹿王向国王诉说救溺水人经过;国王放走鹿王,王后心碎而死;告密者得到报应,身上长癞,口中恶臭。每一段落均附有文字榜题。显然是继承了汉画的传统手法。画面以人物为主,衬以山石树木。土红地色上配以青绿山水,点缀花草,有浓厚装饰风。画中的建筑物格式、车马形制、骏马形态等,都与汉画中的形十分相似。歌曲FIR《月牙湾》刀郎《大敦煌》孙楠《敦煌日月》丁菲飞《敦煌》李慧珍《欲望敦煌》《敦煌美》《花语纷飞》《月牙泉》舞蹈反弹琵琶经典造型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它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我们很难知道,当初是否真的有个善歌善舞且才华非凡的朗姬作为模特,还是画工们离奇的的想象和杰出的创造。不管怎样,反弹琵琶都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反弹琵琶图唐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中国民族舞剧的里程碑《丝路花雨》这部舞剧以以崭新的舞蹈语言创造了一个清新而罕见的敦煌舞系列,将敦煌壁画中静止的舞蹈形象转化为立体流动、富有生命力的舞台形象,给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创造了有别于习见的古典舞蹈又不失中国民族舞蹈传统风格的崭新舞蹈语言,复活了莫高窟壁画中的敦煌乐舞艺术。“艺术家们长时间潜心观摩、研究敦煌壁画,收集和临摹壁画中最富有特点、别致新颖的舞蹈造型,然后通过形体一遍又一遍模仿体会,寻找这一个动作和另一个动作的内在联系和韵律,经过不懈地艰苦探索,最后提炼出S型‘三道弯’式的舞蹈造型。这个动率的创立,给舞蹈开辟了一条新路,将壁画中那典雅、蕴藉、浑厚、流畅的神韵展现于舞台,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可谓“一出敦煌剧引出一批敦煌戏”。其中有大型乐舞《敦煌古乐》、《敦煌韵》,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还有儿童剧《九色鹿》,舞剧《大梦敦煌》,陇剧《敦煌魂》,秦腔《茸宝记》,京剧《丝路花雨》,杂技剧《敦煌神女》等十台敦煌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文学作品1,常书鸿《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2,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杨秀清编著)3,丝路明珠--敦煌三秦出版社4,解读敦煌——中世纪的敦煌上海人民出版社5,敦煌(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代表杰作!全球百万读者手持本书奔赴敦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6,《敦煌旅伴》7,《图解敦煌》8,余秋雨《文化苦旅》道士塔阳关雪重点三毛《夜半逾城敦煌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