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居住社区的应用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居住社区的应用研究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居住社区的应用研究母冠桦1,刘苏蓉2(11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21中建国际设计集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还比较低,但城市化速度比较快,由于城市中心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在逐步减少,新一轮的居住郊区化时代已经来临。在分析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同时,对我国居住社区加以研究,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指导性的规划和设计原则,这样可以使我国居住社区的发展步入更加良性的轨道。=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居住社区;郊区化;中国国情;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9841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3-07[作者简介]母冠桦,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刘苏蓉,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及环境景观。今日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处于全方位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口膨胀、建筑(特别是住宅)高密度发展,高速运载系统与大量人口需求对.和生态造成巨大影响。.问题、环境污染加剧和大量住房、城市的更新与改造,成为中国建筑面临的基本难题。如何应对、如何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而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是一条有效途径。呈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的/新城市主义0思潮,以其在城市复兴和郊区蔓延重整领域的重大功效引起建筑界的广泛关注。新城市主义强调传统、社区性、邻里感、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和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设计观念,对我国现时城市及居住社区建设有着直接而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城市主义0思潮进行分析认识与思考,以期从中得出有益于我国居住社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并探索在相应发展层面上的应用开发模式和原则、方法。1新城市主义理论中的居住社区规划与设计理念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等问题,并使邻里观念变得淡薄。自1980年以来产生了几种以矫正这些城市病为宗旨的探索,包括由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Duany)与伊丽莎白#普拉特#赞伯克(ElizabethPlaterZyber)提出的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简称TND)和彼得#卡尔索普(PeterCalthorpe)倡导的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简称TOD)。这些实践就其理念而言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统称/新城市主义0。/新城市主义0重在设计,在居住社区规划中极具可操作性。在总结了/TOD0和/TND0之后,得出其社区规划与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1可持久性/新城市主义0设计思想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强调城市的生长性,即承认城市或社区发展的极限,使社区发展具有可持久性,就像自然界的生物群落那样的可以持久、稳定地生长。为了保证社区发展的可持久性,/新城市主义0主张设定城市或社区发展的界限,防止社区规模过大,否则会使社区生态条件恶化。因此,一定要限制社区漫无边际的扩展,对社区生长界限内的土地要做好远期规划,保证城市健康地发展。新城市主义者有意识地将生态多样性原理应用在他们的设计实践中,主张在设计时采用并坚持/集合经验0。认为所有的城镇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都有着集合经验。这种/集合0的性质是城市和社区具有多元性的保证。因此,在规划设计社区时,要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兼顾.、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0的方式促进社区暂时的/繁荣0,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地发展(图1)。图1/新城市主义0社区(资料来源:)112可拓展性/新城市主义0对社区的可拓展性有着深入的思考,主张规划形态既要满足当今的小区业主的居家生活之需,又要充分考虑和预测小区未来发展之需。因为他们所主张的城市及社区发展的有边界性,决定了这种发展不是平面线性扩大的模式,而是功能更新和拓展的模式。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时,应事先考虑到某些空间和局部形态的可更改性和多功能性,以及在总体格局和基本格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充分留有简便易行的改、扩建的余地,而不必伤筋动骨、大动干戈,也不会因为今后的局部改、扩建,而影响原有的绿化率和间距、采光等。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时多费思量,巧妙构思,体现出空间的可塑性和多用性,以满足未来之需。113生态优化/新城市主义0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社区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处理好这个系统的基本问题就在于正确地处理人、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人应该顺应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自然为人服务。技术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生态居住区的设计,要充分合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的生态环境和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机械通风和照明;综合考虑交通和停车系统,饮水供水系统,供热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社区建筑应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包括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自然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设计中应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天然资源。社区建筑应是节约成本、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材料,创造符合地方特性的建筑形式以降低成本。114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既是/新城市主义0的根本宗旨,也是一条指导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法则。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的一切建设与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是城市和社区发展的主题,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新城市主义主张社区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体现人文精神,有利于居民的交往与沟通,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之间的关系,让社区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0,而不仅仅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文化应该成为社区发展最重要的功能和核心内容。社区规划与设计要从人性的角度营造环境,使空间布置最大限度地与人的生活轨迹相吻合,为居民的交流、交往创造适宜的条件。/新城市主义0力求通过巧妙布局各种.、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总之,要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让社区成为真正的美好家园。115文化传承新城市主义者关于城市生长性的理论还导致他们对城市或社区文化传承问题的关注。他们认为虽然城市永远不断地变化,成为人们提供这各种各样实验和探索的机会和场地,但其变化应有一条健康和恒定的主线。应当把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0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一旦遗失,这个城市或社区便会失去灵魂。因此,/新城市主义0主张在改造和更新城区时,一定要注意文化传承的意义,不要对城市中原有的邻里和街段的基本布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而只是对它们加以修复,对于少部分不合时宜的街段,进行必要的更新(图2)。图2/新城市主义0街区设计(资料来源:)116易交流性新城市主义者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步行极其重视,甚至认为,传统城市成功的最主要的一点,正在于此。步行不仅是新城市主义者所关心的一个设计焦点,也是他们所要构筑的一种新的.结构的基点。这种新的.结构,是人与人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和睦相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欧洲规划设计师克里尔提出了/十分钟步行区0设想,针对美国的情况,又提出了/五分钟步行0的法则,都是基于易于居民交流的考虑。他们认为,高密度生活环境的一个目的是使步行在生活中重现,而步行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要求居住区规划紧凑、密度较高,居住区周边步行半径内拥有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居住区内部的场所设计可把人们的各种活动混合在一起,将人们的步行与/顺路做0的各类事情及与邻居、熟人、售货员碰面的机会连接在一起,如此就营造出一种无处不在的社区和邻里关系。此外,在规划设计社区的人行交通组织中,/新城市主义0主张应多设置一些让人们停留的空间、各单元的人口过渡空间,以增加人们随机接触的机会,通过园林设计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空间区隔,化整为零式的空间布局,以创造更多的半公共、半私密的环境空间,以使人们能不受干扰地促膝交谈,或三五成群的无拘相处。同时,加强对城市和社区中的车辆的限制,在各个住宅区都设立限制车辆进入的装置,以调节行人和车辆的关系,这样街道格局虽然没有变,但走在街上的车却少多了,行人也安全多了,更容易展开交流。117人与建筑的融合/新城市主义0主张人与建筑融合的规划法则,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人与建筑以及自然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即做到建筑生态化。118社区个性#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新城市主义0的社区规划与设计十分注重社区文化个性,这反映在对城市设计中的/关键因素0与/关键内核0的认定与寻求上。他们认为一个城市或一个社区的正常衍化和稳定需要有一个/内核0来保持,只要这个/基本内核0不变,城市或社区的特色就会一直保持下去。这个内核可以是该城镇或社区的某一个象征,也可以是居民对该城的一个特别的意念的长久思念。这就是城市或社区的个性。新城市主义者在设计实践中,会努力发现小城镇中那些现成的、经过历史筛选的设计程式和经验,这种发现与发明一件新东西在难易程度上是一样的。只有那些眼光和感觉敏锐的设计师才能发现它们,并对其进行重新解释、整理、改进,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1]。2新城市主义与我国基本国情211新城市主义与我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其应用也必须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新城市主义0作为当代西方国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较为成熟科学的理论,其在中国的应用也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土地供应紧张,人口稠密,生态环境恶化是我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先进国家的最大差别,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任何规划设计理论的运用都离不开这个背景。这也注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抄袭西方国家商业住宅区的开发模式。但是,从人类对居住的追求来看,或由.对居住环境和.关系的要求来看,或由.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发展趋势来看,西方目前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因素是具有共性的。它们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新城市主义0倡导的高密度与低密度相结合的组群开发模式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情况。目前的中国,高档别墅区越建越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其为极少数人所私有,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完全不符合我国现实的需要。而/新城市主义0所提倡的保持一定强度的开发模式却能满足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需要。(2)/新城市主义0提倡的留出部分开发用地,保持自然生态不加开发的做法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我国目前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首先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尽量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新城市主义0提倡建立社区.生态绿地,使自然资源为所有住户所共享,打破了/绿地入户0的模式,符合环境保护的需要。(3)/新城市主义0所提倡的强化步行概念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城市主义0要求在工作空间、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之间建立人行道联系网,做到居民能步行到达社区内的任何一个职能空间。这样的要求使居民摆脱了车行的束缚,居民不必开车即可在社区内完成各种活动,这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十分积极的意义。(4)/新城市主义0社区在不进行重复建设的情况下,在内部设立中心区,包括办公楼空间、商业空间、交通枢纽,形成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社区,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