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5.江南古镇的传承之路——以慈溪鸣鹤古镇详细规划为例卢新宇【摘要】“保护古镇,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古镇的发展与保护过程中也暴露出“重眼前轻长远、重外在轻内涵、重局部轻整体”等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江南水乡古镇发展的核心,也是古镇规划的核心。传承不仅仅包括对特定历史物质空间载体的保护继承,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精神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组成、生活形态等全方位整体性的传承。处理好历史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关系是古镇规划的关键”的观点。并以慈溪鸣鹤历史文化名镇详细规划为例,介绍了“传承”在规划中的具体落实。【关键词】传承与发展、历史脉络、特色物质空间、非物质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形态1水乡古镇开发保护现状与问题苏南浙北自古为鱼米之乡,加之河网纵横,水运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人们依河成市、依水建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众多独具地域特征、文化魅力与审美情趣的江南水乡古镇。近代在经历了战乱、文革、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建设性破坏之后,江南水乡古镇保留的数量已很有限。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为代表)的水乡保护实践,成功地塑造了以“江南六镇”(周庄、乌镇、西塘、南浔、同理、)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品牌,并在此类城镇遗产的整体保护模式上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保护古镇,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检验,由于多以旅游开发为主导,过度强调地方经济发展,在古镇的发展与保护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重眼前轻长远。偏重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过度的商业化,大大降低了古镇的文化魅力,损失了古镇淳朴的特色。(2)重外在轻内涵。古镇的社会生活形态及传统习俗未得到很好的延伸与保护,使古镇难以可持续发展。(3)重局部轻整体。古镇的空间保护大多局限于以建筑和街道为主的局部物质空间,而忽视其存在的更为广阔的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使古镇有成为城市中的盆景趋势。2规划反思——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江南水乡古镇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地域民俗的符号,其承载着这一特定地区的2历史记忆。阮仪三教授提出:“古镇旅游的发展,是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的战略内容,是文化现状、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载体,不能把它当作赚钱的资本。这需要我们在“匡正”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地、有限制地利用,……,不能狭隘理解为促进经济发展。”这正道出了学术界对近二、三十年来古镇旅游发展的担忧、反思与引导。江南水乡古镇数量有限,有的已经开发建设,仍有一些尚未开发。对于那些尚未规划或正在规划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加以规划作为。笔者认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江南水乡古镇发展的核心,也是古镇规划的核心。传承不仅仅包括对特定历史物质空间载体的保护继承,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精神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组成、生活形态等全方位整体性的传承。同时在经济发展为第一诉求的大的历史背景下,也必须考虑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古镇适应现代生活的休闲旅游及经济的发展,使古镇融入现代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处理好历史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关系是古镇规划的关键。3规划实例概况鸣鹤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它是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尚未开发的江南古镇之一。“临水望山背有田,五里路外与城连,曾有街河商贾事,巷深已忘是何年。”是鸣鹤古镇生动的写照。古镇位于杭州湾南岸慈溪市东南部观海卫镇域内,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38年),为慈溪市最古老的集镇。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并且同时兼有山水与古镇特色。古镇内部街河穿镇而过,具有典型的街河相依、小桥流水、巷如蛛网的江南水乡古镇格局,且整体格局完好。虽然文革期间及改革开放初期遭受重创,不少祠堂、老宅被拆毁,但至今仍保存有古桥、寺庙、祠堂及完整精致的古宅大院、传统民居等40多处,历史遗存数量相对可观。然而古镇同时也存在建筑破败、设施老化、配套不足、环境恶化、人口外流与社区衰退等诸多问题。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鸣鹤古镇交通区位优势凸显。在沉寂多年之后,2010年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为此专门成立了“浙江省慈溪市鸣鹤风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我们有幸承担了鸣鹤古镇核心区详细规划。面对这样一个犹如未被雕琢的噗玉一般的千年古镇,我们小心翼翼、认真思考该如何规划?图1区位图3在全面详实的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我们认为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偏向于开发的保护规划。鸣鹤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其保护价值勿庸质疑。然而委托方为鸣鹤风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旅游开发是本项目编制的主要目的。如何在保护中发展旅游,在发展中保存特色,是本规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是典型的古镇复兴规划。在人类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快速变更演进下,传统古镇日益走向没落、衰败,鸣鹤也处于社会经济与物质环境的衰败困境之中。如何延续古镇的生机,再现古镇的活力,实现古镇的复兴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命题。由此我们确定规划的核心理念为:“传承+发展”。既是——在强调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兼顾古镇物质环境的更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限于篇幅,仅就“传承”展开阐述。4传承之路4.1古镇历史脉络的研究要传承历史,就要先研究历史。历史发展的脉络既象植物的藤蔓,顺着它才能摸到“瓜”;又象串起珍珠项链的线绳,有了它才能将一颗颗散粒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研究分析古镇的历史演变,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挖掘古镇有价值的文化遗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保护并传承这些有价值的文化遗存。研究鸣鹤古镇的发展历史,我们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宋代以前生活居住型小镇、宋代至明中期的盐场重镇、明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商贸重镇、建国以后生活居住型小镇。鸣鹤古镇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38年),鸣鹤虞氏世家,自三国至唐代,兴盛500余年。虞氏出了杰出的天文学家虞喜;虞喜之弟——虞书宁,不仅是东晋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唐初重臣,大书法家——虞世南,博学善文,尤工书法。虞世南之孙——虞九皋,字鸣鹤,其父虞当,曾任郭子仪从事。唐元和年间(806-820),九皋第进士,可及第不久,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鸣鹤由此而来至今已有1200年了。古镇西端的金仙寺,初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5年),原名精进庵,至今已有1400余年,虽几经重修,仍延续至今,香火旺盛。由此看来,当时的鸣鹤是一个以居住为主的小镇,金仙寺和虞氏家族的存在证明它当时也是三北一带的文化交流重镇。宋代至明中期鸣鹤镇应该为一个盐业为主的工业小镇。鸣鹤场自宋咸平(998-1003年)开设,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盐课司以来,曾是浙江三大古盐场之一。小镇在功能的设置上,主要分成三个区,管理区(鸣鹤场大使署)、生产区(煮盐、晒盐、储盐等工艺流程所需场地)、居住区(主要是制盐的盐民)。当时大部分的建筑,无论是生产区的厂房,还是盐民的住宅,都应是比较简单的。虽然现在建筑都没有踪迹了,但是很多街巷的名字仍可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例如衙门巷的起因是因为“鸣鹤场大使署”,是管理盐务的政府机构。到清乾隆间,沙涂远涨,尤其到了清末,海涂北移,盐场才名存实亡。鸣鹤盐场故址即今鸣鹤镇。4为运盐方便,在明代开掘了横穿镇中的街河(或是宋代就已经开掘,有待进一步考证)。水运交通的便利更带来了商贸的繁荣。自明中期往后,鸣鹤商贸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盐业。明万历年间,就开始每逢旧一、三、五、八为市日。民国初年,鸣鹤场街上已有各类贸易行30余家,南货、日杂等店铺100多家,是慈溪重要的“三白”(棉花、白布、大米)集散地。每逢集日,交易极为兴旺。至清康熙时,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诗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随着在外的经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商人们衣锦还乡。例如叶天霖为6个儿子分别建造了六幢用料上乘,结构考究,很有气派的深宅大院。只是光阴荏苒,沦桑变迁,这些建筑有的已经荡然无存了。今天鸣鹤镇的格局、老建筑、街河七桥等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进入了近代,由于国家对粮食、棉花实行统购统销以及县境更动,因山南山北交通要道的优势相对减弱等因素,鸣鹤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停滞衰退期。文革及70年代的城市大建设时期,将很多的大祠堂拆毁,将木料用于工厂或其他建设,鸣鹤镇的很多古建筑在那时遭到了极大的损坏。近年来,相对于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失去了交通优势的鸣鹤古镇的经济发展没有了动力,商贸业衰退,又倒退回了以家庭作坊式的二产和农业生产位主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古镇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剩下的多半为老年人和儿童。经济的衰退也使得古镇的物质空间日益衰败。富有传统特色老建筑缺乏维护,逐渐凋敝,有些甚至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章法的简易的现代民房。一些小型家庭作坊对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污染。纵观古镇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镇的发展从属于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其空间形态的演变跟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空间形态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表现形式的之一,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是古镇生命力的核心。古镇需要找寻新的发展动力。在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整体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的现实背景下,我们认为鸣鹤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应是不二的选择。因此,规划明确古镇功能定位为:以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型历史文化名镇。我们的规划目标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古镇功能,恢复古镇生机,使古镇融入到现代文明发展的洪流之中,重新焕发出光彩和魅力!古镇历史演进分析表分类/时期宋代以前宋代到明中期明中期至民国初年建国以后2010年后发展阶段雏形期盐业鼎盛期商贸鼎盛期停滞衰退期休闲产业发达期功能(发展的直接原因)一般性居住以“制盐业”为主的工业小镇以“商业”为主的居住小镇;外地资本的直接引入;一般性居住;家庭性质小作坊;旅游发达;居住舒适;休闲寻古;古镇地位-浙江三大古盐场之一;三北一带重镇;-浙东休闲旅游度假重镇环境评价良好较差良好较差良好居民成分渔民;盐民;官员;盐民(灶户);商人;手工业者;普通居民;外来打工者;旅游者;热爱古镇生活的居住者;明中期至民国初年发展格局图建国以后发展格局图54.2特色物质空间的保护4.2.1山水格局的保护与发扬鸣鹤古镇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小镇,具有完整的“山、水、田、城、街”的特色格局。依山而筑城、沿水而成街的传统居住文化理念清晰可鉴。古镇西依禹皇山、盐仓山;南临白洋湖、杜湖;隔湖南望是连绵的五磊山、栲栳山群峰;北面为广阔的田野,那是古镇千百年来所依附的自然本底;古镇内部有街河横贯,街河一带曾是古镇中最为热闹和繁华之地。面对如此完美、天人合一的山水格局,我们规划者能做的只能是保护传承与发扬。为保护传承和强化鸣鹤古镇山水相融、镇野相合的自然特质,一方面,规划提出古镇区范围内鸣兴西路以北区域应控制发展,保留镇北的田园风光,给古镇保留一个缓冲的自然本底;同时,严格控制保护好小镇适宜的山水空间尺度,严格控制各类新建建筑的高度与体量,保证小镇内部山体的突出景观地位,保护好镇与山相和谐的空间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水岸山边的整理并加强开敞景观空间设计,以及对重要的滨水景观节点和山体视觉焦点的强化,进一步突出“依山傍水背田园,小桥流水成市街,隔水望山有风景,高低错落总相宜”的自然山水格局。4.2.2古镇结构肌理的梳理继承每一个古镇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常常表现在结构肌理上。我们认为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布局结构肌理不可否认是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不仅为我们的规划提供丰富的素材,更是规划的依据和基础。我们要做的是巡着历史发展的脉络轨迹,拂去历史的尘垢,找寻出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经典的布局结构肌理,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并进一步优化创新,去描绘古镇更美好的明天。图2古镇全景图图3全景鸟瞰图6为了准确把握鸣鹤古镇的结构肌理,我们重点对历史上古镇的街巷、河网、功能及建筑布局进行了细致梳理。现在的古镇总体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江南水乡的结构肌理,古镇以前有三条主要的街,宽三到五米,上、中、下三街,成“川”字形格局。下街现在已拓宽,成为